当你嗑的冷cp有粮了还是正主放饭时

【不是乐评,只是同人女写日记】
- 一开始就是冲着氛围感和可循环去的,这种低诉的轻吟可以填补生活中每个缝隙时刻,通勤工作走在买午饭的路上,地铁漫步,还有睡前撑着不想困的眼皮。
- 于是缺点也很明显,其实每首歌在第一瞬间的听感差距不大。鱼翅做的不是只适合“听”的歌,只用听觉会漏掉太多他在歌词里构建的世界和植入的一缕想法…他或许可以出版歌词本,当纸卖,我会收藏的。
- 重点瞩目和Feezy合作的〈Shoot on target?〉,第一遍什么场外信息都没有地听,悬浮在空中的声音,和在地上接住它又抛向空中的人。第二轮单曲循环,似乎终于窥见那个暧昧不明的世界一角,现实与幻想一线之隔,偶师与木偶也是转场之间。最近一次,看了歌词,获得线索,歌手的创作文案,可惜,不管是与歌名相近的《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还是歌手正名了的《正午海岛》,我有幸都没看过。
- 脑海里浮现出不可实现的梦境,Feezy扮演的角色像是那个迎接爱丽丝的兔子先生,爱丽丝入梦的引导者,也是Ta想逃离梦境必须找到的“现实”,或许最后Ta也成为了梦里的现实。
【以下涉及cp发言,建议崆峒回避】
- 和夏老师合作的〈Overcooked〉,让人想起最近在Lofter找文看时,有位作者写Ta对禹翅和飞鱼的理解。前者是“需要的”,后者是“不相配”的,因为飞鸟和鱼终究不能…emm…
- 没想到专辑里鱼翅和两位的合作也或多或少有这种体现。和feezy的合作是一章精妙的沟通,两个人在一首歌里碰撞出的光芒,像是那种名为“爱”的东西,在人体里借由激素作用带给人关于这种情感的错觉妄想。但和夏老师的合作就是,舒适的,胡闹的,安全的。
- 于是我期待前者带来的“对抗”,也期待后者带来的“安逸”。
- 最后的最后,祈祷鱼翅和Feezy以后还会有合作。我好想听这两个人以书籍电影绘画哲学等各种人文艺术为主题进行的讨论/辩论啊。
-
-
-
-
-
-
-
-
-
-
-
-
换句话说,希望我嗑的cp能自己产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