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只会问你【喝不喝咖啡】?

03年非典结束不久后出的专辑。
3月23日时刚举办过《up 2u》演唱会,她在open结束时说“希望世界和平”,这一晚,在disco part她唱了这张专辑的主打《我就是我》算作预热,然而无论是演唱会当晚,还是专辑宣传,抑或是之后十几年的时间里,这首歌再被拿出来的次数屈指可数。
5月的时候又录制了《手牵手》,接在张宇之后,后来读到一篇歌迷的评论,说:“她的声音让人想到‘性感’二字”。我不知道这种主题的歌曲里用“性感”形容其是否合适,但事实也没错。
6月周末的早晨,阳光喜人,热度不断攀升。骑着自行车买完这张卡带后马不停蹄地将磁带插入复读机里面听。那天父母不在家,楼下煤球炉子里炖着梅干菜扣肉,于是这里面的所有歌,至今想起来总还透露着肉香味。总共十一首,想继续改变,求新求突破的意思很明显,但似乎都有种凑数的意思,老式的卡带还不能切歌,只好耐着性子听下去,直到听到《想到你》和《不配》,对这张专辑的好感才有所上升。两首歌,一首写给她自己,说离开舞台后她也只是个简单的女孩;而另一首歌,写给所有人,已经分手陌路的人。
她的不少歌都有“爱而不得之遗憾”这一主题的表达,早期也有走出失恋向前看的《准备好了没有》《多爱自己一下》,但《不配》的难得之处在于:将二者用成人眼光结合后,还很冷静地附着了一个意思:“放下。” 这是我最喜欢,也认为诠释得最深刻的地方。
那时的她24岁,用经历过的各种感情记忆,并按照词曲作者的要求,很自然也很高明地唱出这首歌的无奈。十几岁的小孩并不能完全理解 “我大概只会问你‘喝不喝咖啡’”以及“想念你这样的话说来太暧昧”的具体意思,但对此记忆深刻是真的:不去追问谁对谁错,不去分析分开缘由,只是在平静地讲述,重逢的场景会是如何。
很多年以后,与曾经一个很喜欢的人分道扬镳,并不再有任何往来。最后一面时,本着“要为自己负责的态度”,我很糟糕也很没有逻辑地尝试去追问对方,虽然对方也说了一大堆,但我如今居然已对此记忆全无。事后听这歌,发现自己完全不如24岁的她聪明,如果只是用很简单的“你喝不喝咖啡?”做告别,应该会显得更体面,也更值得留念。
告别后,我还是无法非常大气地面对过往,但又不想被这种走不出来的抑郁情绪困扰太久,所以会经常用“鳄鱼的眼泪”来形容那个状态下的自己——并靠着自己骂自己的方式来面对新的开始,有时有用,有时没用。大概作词人也知道了“放不下”的是常人,所以非常贴心地在副歌最尾几句特意提醒我们这些听歌的人:
“我为你,你为我,流泪都不配,连见面都不配”。
再去纠缠这段关系,可是太恶心人了。写得可真他妈好啊,真的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