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无法再次聆听

再次听到泰勒演唱1989的曲目竟然距离2014年第一次过去了8年,重录版发布后我才发现,《1989》无疑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张专辑。
能想起来的1989存在于我的场景很多很多,循环多次之后我能清楚记得每个气息每个转音,每个和声进入的时间,每个bridge的重复和淡出。一个萝卜一个坑,哪个不见了我都能敏锐察觉得到。
重录版时长没变,但给我留下一种急促的感觉,她好像很不耐烦,只想快点草草了事唱完重回到和老公热乎乎甜蜜蜜的婚姻生活中去,我不敢否认是我先入为主!虽然泰勒回顾旧作的态度让很多歌迷觉得可喜可贺,怎么说,back to its former glory,但是我说,好吧!还是算了吧。
可也正是这张专辑的重录给我一个机会回首去想,音乐在我的生活中占了怎样大的一部分。中学时代上完自习写完作业,向爸妈借手机几分钟用刷牙的时间打开QQ音乐听一下就会觉得很快乐;现在的生活是明知道第二天要6点钟起床跑操,可只有熄灯后躺在宿舍床上戴着耳机花大量时间循环一些音乐感受堆积一整天的情绪从眼角流出到枕巾这件事才能让我感觉自己活着还不至于是个物品啊。那天晚上躺着听重录版的时候,我真的搞不懂这么久改变了什么,好像只是快乐的门槛变高了吧?现在有的东西,明明过去也能拥有,延迟满足是一场巨大的骗局吗?8年来我得到的东西与其说是自己挣得的,不如说是生活许诺的“成长奖励”,告诉你,只要继续玩下去,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是谁说,the No.1 rule of the game is to stay in the game?可我只是不想让别人来告诉我我想要什么了啊。
姑且说生活是螺旋上升的吧,代表着既重复也上升。在这个蜗牛壳一样的旋转楼梯,我想那些我听过很多遍的那些的音乐的意义就是它们会提醒我,我走过的那些楼梯既不是完全一样,也不是完全不一样。音乐和其他媒介不一样,和照片视频不一样,和文字不一样,和书籍电影也不一样。照片太精确,文字太朦胧,电影太完整,书籍太片面。但是音乐介入我的程度恰到好处,点明一些东西却不会过了头。凭借几秒钟的旋律我就能瞬间闪回当时的情景,五感皆失,就像溺水,谁溺谁知道。我没办法命名和定义的那些心情,我沉默的那些片段,那些歌手那些乐器代我张口。我看到我的泪水从他人的眼眶滑落,这本就比什么都令人吃惊啊。
正是无法掌握日常很多事发生,所以我会心甘情愿让相同的旋律一遍一遍把浪重复推起,去鞭笞那条很小的船。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陷进去,我模拟我是怎么被对待,并且得以看清楚是我怎么放纵自己被巨大的他者打碎打烂然后在窒息里面吸收快感。是的,听音乐,然后被它们唤起相应的种种之痛苦,是我的习惯性重复的一个表现。
也许这就是我无法再次聆听《This Love》重录版的原因,是的!你怎么能确定!你的!生活!是在!上升!??!!!制作更精致了,版权也回来了,很好的,但是我就是没办法接受啊!!我很想知道对Taylor本人来说,重录1989是对过去那个自己的肯定还是否定?还是仅仅是一种商业行为?但我敢肯定,8年后的她再也无法演绎出当时那种气势磅礴的自信,小心翼翼的试探,大胆的嘲讽和对复古流行恰到好处的把握,粗砺与精致融合,厚重和轻巧交织。《1989》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容器,装下了我好舍不得的一部分泰勒斯。我经常在想她会不会也更喜欢那时候的自己,在音乐生涯那么重要的转折点,台前幕后切割那么多的荣誉和诽谤。应该不会吧!!少意淫了,我对自己说。
扶着螺旋的扶手我走在螺旋的楼梯上。我只能眺望别人的生活,我们的楼梯形状都不太一样,走多了就发现其实台阶走向也在随你我去向而变。35岁的lana写歌纪念在奥兰多穿白裙做侍应生的夏日,Taylor在《1989》序言中记录永远不会剪短发不会搬去纽约的自己,但也许现在已经根本不再纠结。通过循环不同的音乐我介入他人形形色色的人生,也用不同的容器装过我自己的破碎与缝补。我唯一能希冀的是,在同一个地方下一次跌倒的时候能少痛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