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揭秘:陈道长如何出家
没听过的朋友可以在下链找到试听和下载
http://indiechina.com/html/2008-03/570.htm
出家路线由梁道长提供。
<一>被透支的晚年
陈三一生下来 就已经很老了.
村里的小朋友 都叫他陈老.
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玩
而陈老也不愿意和他们玩
所以从小到大 陈老都没有什么朋友
在那个靠赌博度日的南方小镇
大部分人 都赖于运气过活
陈老不会赌博,也不相信命运
他在镇上开了一个书画班
教小朋友写毛笔字换取微薄的粮食
家长们 爹妈们 为了生活
必须在牌桌上奉献青春
因而 书画班 就成了孩子们 放学后的托儿所
但陈老 并不在意这些 他只是一再的告诉他们
书法并不只是写毛笔字 而是一门艺术
是的, 陈老搞的就是艺术.
但不是一般人眼里的那种艺术
也不是一般艺术家搞的艺术
甚至不是艺术史中的任何一种
直到十年以后
他和一个乡下文艺女青年结婚
他都没有完全告诉她
这种艺术 到底是什么
但是他写的毛笔字,那些书法和诗
每天都在他卖猪肉的岳父那里
被切分成一百二十份,包上猪肉
带进镇上居民的生活
时间在生活的河水上变成轻浮的波浪
消化过的猪肉变成粪土 在波浪中漂浮
陈老的毛笔字和诗歌 被剥离了单薄的纸面
融化在乌黑的河水里 增加着它的颜色
在每个泛着霞光的漆黑夜晚
陈老和他的女人
在河边污浊的空气中
深深地陷入一张腐朽的藤椅
一边数着微薄的收入
一边孤独的老着
<二>.隐居时代进行曲
梦想的气泡一个接着一个在河面上破裂
美好的希望一首接着一首被写进诗歌
河水开始变本加利的污浊
生活的榔头 敲击着陈老的脑壳
困顿中的陈老 已经比他的岳父还老
文艺女青年也经不住岁月的摧残
终于长出了一颗 妇女的心
那是一个与平时不一样的夜晚
浑圆的月亮 照得人心发狂
陈老看着墙上的<归去来兮辞>思绪起伏
他用小刀把他的梦想切碎
最后一次交给年迈的岳父
然后爬过土墙,翻过山岗
寻着陶渊明的足迹,悄悄的离去
于是在一个偏僻的山村
陈老和陶渊明形影不离
早上到田边散步, 夜里在村口下棋
午后在松下吟诗, 清晨在河边钓鱼
在这个寂寞寒冷的山村里
陈老只有陶渊明这一个朋友
所有心里的话只能对陶渊明一个人说
无论何时何地,反反复复 对陶渊明说的
都是关于那些艺术荣光的幻想
一个文艺青年的梦
清澈的河水拷贝着天空的倒影
就好象天空跌入水里 河水又蜿过天空
在天空水纹荡起的涟漪中
一会儿陶渊明变成陈老
一会儿陈老又变成陶渊明
让人分辨不清
小河从山里流到镇上
把蓝色的天 蓝色的梦冲进岁月的泥浆
河水保持着缄默的流淌
拖泥带水 把故事送进浑浊的生活
陈老决定离开, 陶渊明选择留下
陈三把陶渊明带到镇上又被陶渊明骗回山里
陶渊明回到山里又被陈老拖到镇上
直到许多年许多年过去以后
山里都还流传着一个青年诗人下山上山的故事
一个老农用他那蹩脚的普通话
告诉远道而来的游客
那时候有个叫‘陶怨民’的青年
留下过一首至今无人解读的诗
<三>末法时代圆舞曲
那是一部宏伟的叙述, 史诗般的故事
把时间拖回到 开元年间的长安 十八世纪的巴黎
三十年代的上海或是六十年代的纽约
那关于一个农村青年在大都市的伤心事
为了完成这部庞大史诗
陶怨民于故国乙酉年
也就是公元二零零五年
只身来到了广州
不过,更多的,似乎并不是因为诗歌
当然也不是为了陈老的梦
而是因为一个女人
那时候陶怨民也留着长发
在艺术圈频频亮相
因为在头顶扎了一个髻
圈中人称陈道长
道长的新欢是一次在广州富商
梁古几家的晚宴上认识的名媛才女文艺MM
女MM早就听说过陈道长的故事和才华
当她知道陈道长不仅工诗善画兼通音律
并且精通五行八卦
就决定在第一次见面时
深情款款的爱上他
在那段不算漫长的岁月里
陈道长把陶怨民的诗和陈三的梦忘得一干二净
或者说 他已经把它们物化成了具体的生活
就是每天兴致勃勃的买菜做饭拖地板
不遗余力的陪MM逛街爬山看电影
还立志要和她厮守在白云山下生儿育女
并且告诉她, 生活就是艺术,而艺术就是她
前世所修, 此生所求, 搞艺术的含义,其实就是搞她
当然, 除了做爱, 还有许多其他
比如在这段甜蜜的岁月里
陈道长与他的MM经常一起研究佛法
为此陈道长抄写了许多份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贴满了墙壁上每一片空隙
还在盗版图书市场
买了一套南怀瑾全集送给她
然后语重心长的告诉她
平常心是道,而道即是豁达
在道长的精心教导下
女MM每天努力精进学习豁达 终于彻悟了佛法
并在悟道后和一位著名的下半身诗人私奔去了北京
临走时 女MM依然深情款款
叮嘱陈道长留在广州继续研习佛法
但是在出人头地之前不要去北京找她
<四>送陈道长出家
一只鸟飞过旷野般的天空
两只狗在院子里展开追逐
陈三还在挣扎着生活的困顿
陶怨民伏于案头
继续着他缎锦般的长诗
而陈道长已经不再是陈道长
他决定用一种更彻底的方式
来解决自己的一生
不, 不是解决自己
而是解决这污浊的世界
光河泛着记忆的鳞波 磨洗着陈三的心
午后的昏沉变成一个饱嗝 卡在他的咽部
昔日欢笑的狂想,泪水浸淫的锈迹,都在翻腾作呕
所有伟大的叙述,所有虚妄的荣光,都在瞬间荒芜
那些走过的路,经过的房屋
房屋里的灯火和灯下的生活
就算多么温暖 都不再重要
那些认识过的人,经历过的事
故事里的真真假假爱恨情愁
不管能否承受 都不再重要
消弭的时间就像流出的血
从我们脆弱的生命中剥离
融化于污浊的河水
智慧抵抗着躯壳
遵循着恒古的定律,我们
漂浮在茫茫的黑河之上
分解着欲望中的七色光芒
那些随光而去的船只
那些乘梦远航的游魂
在因果交织的天罗地网中
我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在五行生克的万物类属中
我们偏执放任,自作自受
日暮时分 白云山下
夕阳抛出最后一片红霞 缓缓落下
猴急的城市 寂寞的人群
不顾黑夜质问灵魂的启示 点亮了万家灯火
佛陀智慧的般若光环 接引着陈三 奔向人生的上乘次第
陈三用仅剩的五十块钱 叫了出家前最后一次鸡
然后在夜色中怅然离去
那一天,陶怨民在他的长诗中写下:
陈道长出家那天,长安城下起了小雨
城中平民显贵,无一人前来送行
<五>饭前便后咏叹调
青山,古木,农庄,田舍
升腾的炊烟化作低飞的云朵
飘过陈三空荡荡的心
在古刹的烟雨中变成解脱的狂喜
终南山的薄暮,桃花源的船歌
把镶满宝石的夜宇穹空写入辋川图上的画卷
在粤西山区的小庙,六祖修行的群山
面对清净的庵堂和古朴的院落
陈三感到从未有过的自由
那些古诗古画古情古调中
行云流水的意像
仿佛电流缓缓爬过轻安中的定境
到达每一条神经
而早在陈三认识六祖之前
陶渊明来到庐山
拜会净宗祖师 高僧慧远
在东林寺白莲堆筑的高台之上
慧远 用一句阿弥陀佛 把空白的意念
与两千年沉睡的时光 连点成线
缠绕着往生之梦的千古话头
变成咒符般的枷锁
让陈三跪坐佛前 呆若木鸡
“看你这厮 痴心未了,疯疯颠颠,又好涂写书画”
“活像以前的画僧八大”
“好在根器不错,天赋甚高,还能兼通音律”
“倒也有几分弘一大师当年的味道”
“从今以后,你的法号就叫‘八一’吧”
八一跪谢师傅,一边磕头一边听师傅传授净宗心要
无论吃饭,拉屎,刷牙,睡觉, 一心只念阿弥陀佛
无论接人,待物,吹牛,放屁, 一心只念阿弥陀佛
无论走神,入定,发呆,犯病, 一心只念阿弥陀佛
无论阅经,看报,调侃,论道, 一心只念阿弥陀佛
始终如一,不断重复
若能一心不乱,可往生西天净土
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
八万四千次立方的分秒刹那
如燃冰积水投于极静的空潭
在陈三的心底掀起了层层巨浪
我是谁? 我为什么要出家?
既然出了家为什么还要念阿弥陀佛
为什么我们活在这子虚乌有的世界
还要在泡影的梦幻中去追逐
一个了无所得的西天净土
一天早课, 和尚八一
望着香炉前的佛像突然发狂
如同开悟般的喊到:
快把香灭了, 快把香灭了
佛的心都被香熏黑了
快把香灭了, 快把香灭了
佛的心都被香熏黑了
……
<六>火车经过南岳衡山
八一被师父逐出庙门,变成一个游僧
他决定去深山 修苦行 走行脚,做一个头陀和尚
像古代那些大德一样 走遍名山大川
参访各地的寺院茅蓬 庵堂精舍
在历经了种种现实的苦难与臆想的虚幻后
比丘八一 只想找一个老师,一位真正的高僧大德
带领他 跨越人生无涯的茫茫黑夜
然后在接下来的岁月里
火车 汽车 摩托车 徒步翻山越岭
米饭 馒头 青稞面 乞讨画饼充饥
从五岳到太行,从少林到武当
从巴蜀到吴越,从云南到西藏
八一走遍所有可能隐藏大师的名山庙宇
而那位宿命中的大德 始终鸟不见影
但八一并不这么认为
他相信真正的菩萨就在我们身边
悄悄的窥伺着我们,以待考验
而他命中的这位高僧大德
已经化身为每一个有可能与他擦肩而过的路人
向他展示着顿悟的机缘
甚至一阵清凉的风,随风摇摆的树
一片枯落的叶子,乃至树下飞舞的蚊虫蝼蚁
任何风吹草动,一切受想行识
无不蕴涵着佛陀奥义的启示
那是在一列南行的火车上
八一法师 持咒坐驰 于万里晴空之下
穿越崇山峻岭 布匹河川
田野包围的村庄零星散落
犁牛在葱绿的稻田间耕耘
“现在火车正在经过南岳衡山”
广播里传来播音员温柔的解说
“南岳是我国著名的宗教名山旅游圣地。。。。。。”
是啊,南岳衡山
那百丈丛林的衡山 怀让磨砖的衡山
马祖道一的衡山 懒残烤芋的衡山
一则则熟悉的禅宗公案
曾让八一对南岳神往不已
突然,一位手拿钢刷的列车员
来到车厢中间 在陈三身旁 嚷嚷起来
这是一位操着浓烈湖南口音的肥胖中年妇女
她八倍于喇叭的音量 似乎让山岳都为她颤抖起来
也就是这一颤 把八一涣散的魂魄
从远古的大唐 招回现实社会主义的车厢
“大家都来看看啊,看看啊,这一双袜子啊”
“它和我们平时穿的袜子有什么不同呢”?
“它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列车员一边叫卖一边抡起手上的钢刷
在一只被拉直的袜子上横刷竖刷起来
在一个五花八门的推销已成家常便饭的年代
她的表演 丝毫无法让昏昏欲睡的旅客 提起半点兴趣
只有八一和尚聚精会神 若有所思
“男同志的脚汗脚臭,都是由于一种真菌引起的”。
“而这种真菌很容易带到我们女同志的下体里面去”
至于怎么带进去的呢?列车员并没有说明
望着车窗外的茫茫夜色,八一法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这个真菌 究竟是怎样带到女同志的下体里面去的呢?
他一边比画,一边琢磨,仿佛在参着一个玄秘的话头。
女列车员接着说 “科学家,发明这种绵麻的袜子”
“就是为了让我们穿出一个健康的中华民族来”
科学家真是菩萨心肠啊,把这样慈悲的胸怀
托付给一双薄薄的袜子,带进这污浊混乱的人间
“所以这一双袜子啊,可以保证您全家的平安和幸福”
“可以保证您全家的平安和幸福”
这是什么原因呢?什么原因呢?
什么原因呢?什么原因呢?…….
漫长的旅途滋生着无边的困倦
在这节硬座车厢中,似乎所有的人都在昏睡
只有八一还在半梦半醒间 留意着这场无人关注的表演
端详着列车员臃肿的脸上堆着的职业笑容
八一越看越觉得
这位苦口婆心向大家传授健康法门的中年妇女
就是一位现身说法的活菩萨
她热情精湛的表演更是‘平常心是道’
在生活中的真实体现
八一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热血与感激
冲上去紧紧抱住这位还来不及闭嘴的列车员痛哭起来
从故乡小镇的困顿到陶怨民的虚无
从广州短暂的欢爱到灵魂深处的孤独
吃了多少苦头,走了多少弯路
现在一下子 全部明白了
全部明白了,全部明白了
全部明白了,全部明白了。。。。。。
为了表示感激,八一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
买下了她所有共一百二十双袜子 回到了广州
这一次领悟,让他决定回到现实的生活中来
后来他在语录中写到:
只有回到最真切的现实中来
才是真实不虚的无上般若
<七>醉生梦死练习曲
三年光景,只如三只卷烟
云里雾里,飘渺散去
经过的时间 一分一秒 都不值得留恋
在霓虹闪烁着朝露的夜色中
这座纸醉金迷的南方城市
宛如一个徐娘半老的妓女
在铅华落尽的秋天依然风搔不减
只是无情的岁月催促着衰老的步伐
践踏着过往嫖客的脸
在为陈三接风洗尘的酒宴上
艺术家朋友们已经红的红,总的总
各自结婚生子,买车买楼
开公司的开公司,包二奶的包二奶
陈老也不再提他的毛笔字
陶怨民也不再朗读他的长诗
陈道长独自的吸着烟表达着沉默的怀念
而八一面容凝重,注视着窗外灯红酒绿的街景发呆
三年了,在一次次无限上升的虚空中
陈三总是觉得只差那么一点点
而那支阴差错阳中翻云覆雨的手
就是没让他够着
好象在命运的铁幕之后
暗夜中掌控着剧本的导演
一直在和陈三兜着圈子
把每一次命中安排的大彻大悟
都篡改成一次新的歧途
除了一副日渐臃肿神色渐衰的的面容
陈三好象一无所得,两手空空
而饭桌上,升腾的热气,澎湃的血
再次鼓起一个短暂繁华的气泡
正通过友情关爱的手把夜宴推向高潮
朋友们纷纷举杯向八一法师致敬
祝贺证悟菩提,迎接取经归来
陈三也一再满杯 轮番回敬
并趁着酒兴 脱下僧衣
在KTV的包间里 把大悲咒唱得疯狂
酒气,精气,神气,暖气
再一次凝结于陈三的还未打通的任督二脉之间
缓缓升起,犹如袅袅的青烟
陈三醉了,醉得毫无威仪,瘫睡于地
他梦见一只抄着佛经的纸船
漂浮在故乡的黑河上
两岸萤萤的灯火,都是孤唳的鬼火
拖着长长的彗尾,在纸船两边默默跟随
一群没有头的孩子,在操场上雀跃狂欢
追赶着一只泻了气的皮球,喊着一个伟人的名字
空旷的田野,放大了回响的嗡鸣
熟悉的声音,拉扯着松弛的神经
在酒精的泥沼中,陈三被朋友唤醒
夜宴已近收场
朋友们正相互道别
陈三瘫靠在圆桌的尽头,冷眼看着
这不属于他的圆桌,这不属于他的道别
这不属于他的欢乐,这不属于他的生活
看着这一切,在转瞬间 如末日狂欢般散去
服务员收拾着狼籍的桌面
把未喝完的酒,食物的残渣,喧闹的证据和酒后的寒暄
连同跌荡的激情和温暖的友情一并装进垃圾桶
呕吐的污秽将被清理,酸臭的气味将被除净
地板,沙发,茶几和桌椅被精心擦亮
桌面上的台布换然一新
只剩下陈三,挂着一副旧时代的愁容
对着茫茫的黑夜,没有人知道该如何处理
所以再见了,朋友们,尽管你们是那么的庸俗
再见了,姑娘们,你们的微笑我还没来得及受用
再见了,广州,这座淫乱而温暖的城市
再见了,古刹 青松 高僧 大德 月亮 袜子和诗歌
弘一八大 文艺女优 五岳山河 菩提萨垛
所有徒劳的感悟,所有疯狂的旅途,再见了
所有荒诞的演出,所有温情的表达,再见了
陈老走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当然也没有人真的在意,大家都很忙
在这个时代,忘记一个人比丢掉一双旧袜子容易
即使有偶尔的想念,这城市发明了太多的方法
可以帮助填补 因为怀念一个朋友而引起的空虚
所以陈老走了,就好象从未来过
所以陈老走了,也许就不再回来
是的,陈老走了,真的走了
在离开之前,陈老把一首佛经里的偈子
抄在那二百四十只袜子上
作为纪念分给广州的朋友
以后 每当这些袜子被朋友们穿上
就会把这个偈子采在脚底
每当踩着这首佛偈,也许就会想起他
“一切有为法
作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八>市井生活咏叹调
陈三回到了老家
那个海边破落的小镇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
当年租来的小屋
还保持着他走时的模样
他的琴,他的卦,他的书,他的画,
乃至茶杯内裤,鞋帽衣袜都原封不动
墙上挂着当年被他碎尸万断的《归去来兮辞》
它们应该已经被包上猪肉
流放到了河水漂零的尽头
而现在看起来 似乎也毫发未损 装裱如新
原来他的女人,那个他眼中的妇女
在他走后 为了自谋生计
借钱在镇上开了一间‘归去来发廊’
请了几个四川的姑娘一起小本经营
一边做生意,一边等陈三回来
也不知道是因为这几个姑娘干得好
还是因为国家的政策落实得好
没想到客人们兜兜转转
去去来来竟然总是这个地方
结果生意越做越火,越做越大,三年时间
居然发展成一个融洗头洗脚按摩桑拿为一体的大型洗浴中心
名曰‘归去来兮洗浴城’
现在,陈三的女人
把洗浴城里最大的客房
布置成一间念佛堂
白天陈三在佛堂里念佛作画
晚上女人们在佛堂外撒娇作法
安稳的收入,悠闲的生活
终于可以让陈三安定下来
写写他的毛笔诗,画画他的毛笔画
而这些字画将像艺术展上的展品一样
被精心装到玻璃框内
挂满洗浴城内每一个包间
陈三 刻了陈三,陈老,陶怨民,
陈道长,八一山人等几枚印章
把它们印在所有的作品上
作为对旧时光的祭奠
两年后,陈三的书法作品参加了广州三年展
绘画作品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
还有一部落款陶怨民的长诗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不久,他的女人为他生了一个孩子,取名‘陈去来’
他们卖掉了洗浴城,买下了当年租住的小屋
一家三口过起了幸福而庸俗的小日子
时光的错落,命运的阴谋
五行八字的生旺休囚
编织着封建迷信的天罗地网
为自由挣扎,为理想革命
经济时代的色空受想
让陈三掌中的卦象混乱不清
一声佛号,又一声佛号
一寸光阴,又一寸光阴
在昏沉的定境中
一条隐现的脉络
牵引着陈三
跟随一只抄着佛经的纸船
在夜色中逆流而上
两岸孤唳的鬼火,原是小饭馆里的灯火
过往的汽车 在沿河的公路上 来去匆匆
一群孩子,在操场上嬉戏玩耍
追赶着一个和尚,叫喊着他的名字
喧闹的人群,变成八万四千只苍蝇 在耳畔嗡嗡作响
浑浊的河水,风干成班驳的墨迹 在沿途留下足印
在慌乱的奔跑中,陈三突然跌倒 仿佛失去了记忆
时间的转轮 转过机械的秒针
生锈的发条 拧松岁月的负荷
墙上古老的钟 孤独地把自己敲响
回荡的钟声敲打着陈三的脑壳
释八一变回陈道长
陈道长变回陶怨民
陶怨民变回了陈老
陈老又变回了陈三
陈三从凹陷的藤椅中醒来
仿佛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梦
什么都没有发生
生活还是让人窒息地生活
陈三还是躺在椅上的陈三
夕阳还是那下山的夕阳
河水还是那污浊的河
院子里,老婆正蹲在一旁
熬着一锅浓浓的猪头汤
浓烈的炉火 已经把一个硕大的猪头
熬成脆弱的钙片
粘稠的汤已如胶汁
胶汁上漂浮着腥臭的肉沫
(故事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http://indiechina.com/html/2008-03/570.htm
出家路线由梁道长提供。
<一>被透支的晚年
陈三一生下来 就已经很老了.
村里的小朋友 都叫他陈老.
没有人愿意和他一起玩
而陈老也不愿意和他们玩
所以从小到大 陈老都没有什么朋友
在那个靠赌博度日的南方小镇
大部分人 都赖于运气过活
陈老不会赌博,也不相信命运
他在镇上开了一个书画班
教小朋友写毛笔字换取微薄的粮食
家长们 爹妈们 为了生活
必须在牌桌上奉献青春
因而 书画班 就成了孩子们 放学后的托儿所
但陈老 并不在意这些 他只是一再的告诉他们
书法并不只是写毛笔字 而是一门艺术
是的, 陈老搞的就是艺术.
但不是一般人眼里的那种艺术
也不是一般艺术家搞的艺术
甚至不是艺术史中的任何一种
直到十年以后
他和一个乡下文艺女青年结婚
他都没有完全告诉她
这种艺术 到底是什么
但是他写的毛笔字,那些书法和诗
每天都在他卖猪肉的岳父那里
被切分成一百二十份,包上猪肉
带进镇上居民的生活
时间在生活的河水上变成轻浮的波浪
消化过的猪肉变成粪土 在波浪中漂浮
陈老的毛笔字和诗歌 被剥离了单薄的纸面
融化在乌黑的河水里 增加着它的颜色
在每个泛着霞光的漆黑夜晚
陈老和他的女人
在河边污浊的空气中
深深地陷入一张腐朽的藤椅
一边数着微薄的收入
一边孤独的老着
<二>.隐居时代进行曲
梦想的气泡一个接着一个在河面上破裂
美好的希望一首接着一首被写进诗歌
河水开始变本加利的污浊
生活的榔头 敲击着陈老的脑壳
困顿中的陈老 已经比他的岳父还老
文艺女青年也经不住岁月的摧残
终于长出了一颗 妇女的心
那是一个与平时不一样的夜晚
浑圆的月亮 照得人心发狂
陈老看着墙上的<归去来兮辞>思绪起伏
他用小刀把他的梦想切碎
最后一次交给年迈的岳父
然后爬过土墙,翻过山岗
寻着陶渊明的足迹,悄悄的离去
于是在一个偏僻的山村
陈老和陶渊明形影不离
早上到田边散步, 夜里在村口下棋
午后在松下吟诗, 清晨在河边钓鱼
在这个寂寞寒冷的山村里
陈老只有陶渊明这一个朋友
所有心里的话只能对陶渊明一个人说
无论何时何地,反反复复 对陶渊明说的
都是关于那些艺术荣光的幻想
一个文艺青年的梦
清澈的河水拷贝着天空的倒影
就好象天空跌入水里 河水又蜿过天空
在天空水纹荡起的涟漪中
一会儿陶渊明变成陈老
一会儿陈老又变成陶渊明
让人分辨不清
小河从山里流到镇上
把蓝色的天 蓝色的梦冲进岁月的泥浆
河水保持着缄默的流淌
拖泥带水 把故事送进浑浊的生活
陈老决定离开, 陶渊明选择留下
陈三把陶渊明带到镇上又被陶渊明骗回山里
陶渊明回到山里又被陈老拖到镇上
直到许多年许多年过去以后
山里都还流传着一个青年诗人下山上山的故事
一个老农用他那蹩脚的普通话
告诉远道而来的游客
那时候有个叫‘陶怨民’的青年
留下过一首至今无人解读的诗
<三>末法时代圆舞曲
那是一部宏伟的叙述, 史诗般的故事
把时间拖回到 开元年间的长安 十八世纪的巴黎
三十年代的上海或是六十年代的纽约
那关于一个农村青年在大都市的伤心事
为了完成这部庞大史诗
陶怨民于故国乙酉年
也就是公元二零零五年
只身来到了广州
不过,更多的,似乎并不是因为诗歌
当然也不是为了陈老的梦
而是因为一个女人
那时候陶怨民也留着长发
在艺术圈频频亮相
因为在头顶扎了一个髻
圈中人称陈道长
道长的新欢是一次在广州富商
梁古几家的晚宴上认识的名媛才女文艺MM
女MM早就听说过陈道长的故事和才华
当她知道陈道长不仅工诗善画兼通音律
并且精通五行八卦
就决定在第一次见面时
深情款款的爱上他
在那段不算漫长的岁月里
陈道长把陶怨民的诗和陈三的梦忘得一干二净
或者说 他已经把它们物化成了具体的生活
就是每天兴致勃勃的买菜做饭拖地板
不遗余力的陪MM逛街爬山看电影
还立志要和她厮守在白云山下生儿育女
并且告诉她, 生活就是艺术,而艺术就是她
前世所修, 此生所求, 搞艺术的含义,其实就是搞她
当然, 除了做爱, 还有许多其他
比如在这段甜蜜的岁月里
陈道长与他的MM经常一起研究佛法
为此陈道长抄写了许多份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贴满了墙壁上每一片空隙
还在盗版图书市场
买了一套南怀瑾全集送给她
然后语重心长的告诉她
平常心是道,而道即是豁达
在道长的精心教导下
女MM每天努力精进学习豁达 终于彻悟了佛法
并在悟道后和一位著名的下半身诗人私奔去了北京
临走时 女MM依然深情款款
叮嘱陈道长留在广州继续研习佛法
但是在出人头地之前不要去北京找她
<四>送陈道长出家
一只鸟飞过旷野般的天空
两只狗在院子里展开追逐
陈三还在挣扎着生活的困顿
陶怨民伏于案头
继续着他缎锦般的长诗
而陈道长已经不再是陈道长
他决定用一种更彻底的方式
来解决自己的一生
不, 不是解决自己
而是解决这污浊的世界
光河泛着记忆的鳞波 磨洗着陈三的心
午后的昏沉变成一个饱嗝 卡在他的咽部
昔日欢笑的狂想,泪水浸淫的锈迹,都在翻腾作呕
所有伟大的叙述,所有虚妄的荣光,都在瞬间荒芜
那些走过的路,经过的房屋
房屋里的灯火和灯下的生活
就算多么温暖 都不再重要
那些认识过的人,经历过的事
故事里的真真假假爱恨情愁
不管能否承受 都不再重要
消弭的时间就像流出的血
从我们脆弱的生命中剥离
融化于污浊的河水
智慧抵抗着躯壳
遵循着恒古的定律,我们
漂浮在茫茫的黑河之上
分解着欲望中的七色光芒
那些随光而去的船只
那些乘梦远航的游魂
在因果交织的天罗地网中
我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在五行生克的万物类属中
我们偏执放任,自作自受
日暮时分 白云山下
夕阳抛出最后一片红霞 缓缓落下
猴急的城市 寂寞的人群
不顾黑夜质问灵魂的启示 点亮了万家灯火
佛陀智慧的般若光环 接引着陈三 奔向人生的上乘次第
陈三用仅剩的五十块钱 叫了出家前最后一次鸡
然后在夜色中怅然离去
那一天,陶怨民在他的长诗中写下:
陈道长出家那天,长安城下起了小雨
城中平民显贵,无一人前来送行
<五>饭前便后咏叹调
青山,古木,农庄,田舍
升腾的炊烟化作低飞的云朵
飘过陈三空荡荡的心
在古刹的烟雨中变成解脱的狂喜
终南山的薄暮,桃花源的船歌
把镶满宝石的夜宇穹空写入辋川图上的画卷
在粤西山区的小庙,六祖修行的群山
面对清净的庵堂和古朴的院落
陈三感到从未有过的自由
那些古诗古画古情古调中
行云流水的意像
仿佛电流缓缓爬过轻安中的定境
到达每一条神经
而早在陈三认识六祖之前
陶渊明来到庐山
拜会净宗祖师 高僧慧远
在东林寺白莲堆筑的高台之上
慧远 用一句阿弥陀佛 把空白的意念
与两千年沉睡的时光 连点成线
缠绕着往生之梦的千古话头
变成咒符般的枷锁
让陈三跪坐佛前 呆若木鸡
“看你这厮 痴心未了,疯疯颠颠,又好涂写书画”
“活像以前的画僧八大”
“好在根器不错,天赋甚高,还能兼通音律”
“倒也有几分弘一大师当年的味道”
“从今以后,你的法号就叫‘八一’吧”
八一跪谢师傅,一边磕头一边听师傅传授净宗心要
无论吃饭,拉屎,刷牙,睡觉, 一心只念阿弥陀佛
无论接人,待物,吹牛,放屁, 一心只念阿弥陀佛
无论走神,入定,发呆,犯病, 一心只念阿弥陀佛
无论阅经,看报,调侃,论道, 一心只念阿弥陀佛
始终如一,不断重复
若能一心不乱,可往生西天净土
三百六十五个日日夜夜
八万四千次立方的分秒刹那
如燃冰积水投于极静的空潭
在陈三的心底掀起了层层巨浪
我是谁? 我为什么要出家?
既然出了家为什么还要念阿弥陀佛
为什么我们活在这子虚乌有的世界
还要在泡影的梦幻中去追逐
一个了无所得的西天净土
一天早课, 和尚八一
望着香炉前的佛像突然发狂
如同开悟般的喊到:
快把香灭了, 快把香灭了
佛的心都被香熏黑了
快把香灭了, 快把香灭了
佛的心都被香熏黑了
……
<六>火车经过南岳衡山
八一被师父逐出庙门,变成一个游僧
他决定去深山 修苦行 走行脚,做一个头陀和尚
像古代那些大德一样 走遍名山大川
参访各地的寺院茅蓬 庵堂精舍
在历经了种种现实的苦难与臆想的虚幻后
比丘八一 只想找一个老师,一位真正的高僧大德
带领他 跨越人生无涯的茫茫黑夜
然后在接下来的岁月里
火车 汽车 摩托车 徒步翻山越岭
米饭 馒头 青稞面 乞讨画饼充饥
从五岳到太行,从少林到武当
从巴蜀到吴越,从云南到西藏
八一走遍所有可能隐藏大师的名山庙宇
而那位宿命中的大德 始终鸟不见影
但八一并不这么认为
他相信真正的菩萨就在我们身边
悄悄的窥伺着我们,以待考验
而他命中的这位高僧大德
已经化身为每一个有可能与他擦肩而过的路人
向他展示着顿悟的机缘
甚至一阵清凉的风,随风摇摆的树
一片枯落的叶子,乃至树下飞舞的蚊虫蝼蚁
任何风吹草动,一切受想行识
无不蕴涵着佛陀奥义的启示
那是在一列南行的火车上
八一法师 持咒坐驰 于万里晴空之下
穿越崇山峻岭 布匹河川
田野包围的村庄零星散落
犁牛在葱绿的稻田间耕耘
“现在火车正在经过南岳衡山”
广播里传来播音员温柔的解说
“南岳是我国著名的宗教名山旅游圣地。。。。。。”
是啊,南岳衡山
那百丈丛林的衡山 怀让磨砖的衡山
马祖道一的衡山 懒残烤芋的衡山
一则则熟悉的禅宗公案
曾让八一对南岳神往不已
突然,一位手拿钢刷的列车员
来到车厢中间 在陈三身旁 嚷嚷起来
这是一位操着浓烈湖南口音的肥胖中年妇女
她八倍于喇叭的音量 似乎让山岳都为她颤抖起来
也就是这一颤 把八一涣散的魂魄
从远古的大唐 招回现实社会主义的车厢
“大家都来看看啊,看看啊,这一双袜子啊”
“它和我们平时穿的袜子有什么不同呢”?
“它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列车员一边叫卖一边抡起手上的钢刷
在一只被拉直的袜子上横刷竖刷起来
在一个五花八门的推销已成家常便饭的年代
她的表演 丝毫无法让昏昏欲睡的旅客 提起半点兴趣
只有八一和尚聚精会神 若有所思
“男同志的脚汗脚臭,都是由于一种真菌引起的”。
“而这种真菌很容易带到我们女同志的下体里面去”
至于怎么带进去的呢?列车员并没有说明
望着车窗外的茫茫夜色,八一法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这个真菌 究竟是怎样带到女同志的下体里面去的呢?
他一边比画,一边琢磨,仿佛在参着一个玄秘的话头。
女列车员接着说 “科学家,发明这种绵麻的袜子”
“就是为了让我们穿出一个健康的中华民族来”
科学家真是菩萨心肠啊,把这样慈悲的胸怀
托付给一双薄薄的袜子,带进这污浊混乱的人间
“所以这一双袜子啊,可以保证您全家的平安和幸福”
“可以保证您全家的平安和幸福”
这是什么原因呢?什么原因呢?
什么原因呢?什么原因呢?…….
漫长的旅途滋生着无边的困倦
在这节硬座车厢中,似乎所有的人都在昏睡
只有八一还在半梦半醒间 留意着这场无人关注的表演
端详着列车员臃肿的脸上堆着的职业笑容
八一越看越觉得
这位苦口婆心向大家传授健康法门的中年妇女
就是一位现身说法的活菩萨
她热情精湛的表演更是‘平常心是道’
在生活中的真实体现
八一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热血与感激
冲上去紧紧抱住这位还来不及闭嘴的列车员痛哭起来
从故乡小镇的困顿到陶怨民的虚无
从广州短暂的欢爱到灵魂深处的孤独
吃了多少苦头,走了多少弯路
现在一下子 全部明白了
全部明白了,全部明白了
全部明白了,全部明白了。。。。。。
为了表示感激,八一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
买下了她所有共一百二十双袜子 回到了广州
这一次领悟,让他决定回到现实的生活中来
后来他在语录中写到:
只有回到最真切的现实中来
才是真实不虚的无上般若
<七>醉生梦死练习曲
三年光景,只如三只卷烟
云里雾里,飘渺散去
经过的时间 一分一秒 都不值得留恋
在霓虹闪烁着朝露的夜色中
这座纸醉金迷的南方城市
宛如一个徐娘半老的妓女
在铅华落尽的秋天依然风搔不减
只是无情的岁月催促着衰老的步伐
践踏着过往嫖客的脸
在为陈三接风洗尘的酒宴上
艺术家朋友们已经红的红,总的总
各自结婚生子,买车买楼
开公司的开公司,包二奶的包二奶
陈老也不再提他的毛笔字
陶怨民也不再朗读他的长诗
陈道长独自的吸着烟表达着沉默的怀念
而八一面容凝重,注视着窗外灯红酒绿的街景发呆
三年了,在一次次无限上升的虚空中
陈三总是觉得只差那么一点点
而那支阴差错阳中翻云覆雨的手
就是没让他够着
好象在命运的铁幕之后
暗夜中掌控着剧本的导演
一直在和陈三兜着圈子
把每一次命中安排的大彻大悟
都篡改成一次新的歧途
除了一副日渐臃肿神色渐衰的的面容
陈三好象一无所得,两手空空
而饭桌上,升腾的热气,澎湃的血
再次鼓起一个短暂繁华的气泡
正通过友情关爱的手把夜宴推向高潮
朋友们纷纷举杯向八一法师致敬
祝贺证悟菩提,迎接取经归来
陈三也一再满杯 轮番回敬
并趁着酒兴 脱下僧衣
在KTV的包间里 把大悲咒唱得疯狂
酒气,精气,神气,暖气
再一次凝结于陈三的还未打通的任督二脉之间
缓缓升起,犹如袅袅的青烟
陈三醉了,醉得毫无威仪,瘫睡于地
他梦见一只抄着佛经的纸船
漂浮在故乡的黑河上
两岸萤萤的灯火,都是孤唳的鬼火
拖着长长的彗尾,在纸船两边默默跟随
一群没有头的孩子,在操场上雀跃狂欢
追赶着一只泻了气的皮球,喊着一个伟人的名字
空旷的田野,放大了回响的嗡鸣
熟悉的声音,拉扯着松弛的神经
在酒精的泥沼中,陈三被朋友唤醒
夜宴已近收场
朋友们正相互道别
陈三瘫靠在圆桌的尽头,冷眼看着
这不属于他的圆桌,这不属于他的道别
这不属于他的欢乐,这不属于他的生活
看着这一切,在转瞬间 如末日狂欢般散去
服务员收拾着狼籍的桌面
把未喝完的酒,食物的残渣,喧闹的证据和酒后的寒暄
连同跌荡的激情和温暖的友情一并装进垃圾桶
呕吐的污秽将被清理,酸臭的气味将被除净
地板,沙发,茶几和桌椅被精心擦亮
桌面上的台布换然一新
只剩下陈三,挂着一副旧时代的愁容
对着茫茫的黑夜,没有人知道该如何处理
所以再见了,朋友们,尽管你们是那么的庸俗
再见了,姑娘们,你们的微笑我还没来得及受用
再见了,广州,这座淫乱而温暖的城市
再见了,古刹 青松 高僧 大德 月亮 袜子和诗歌
弘一八大 文艺女优 五岳山河 菩提萨垛
所有徒劳的感悟,所有疯狂的旅途,再见了
所有荒诞的演出,所有温情的表达,再见了
陈老走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当然也没有人真的在意,大家都很忙
在这个时代,忘记一个人比丢掉一双旧袜子容易
即使有偶尔的想念,这城市发明了太多的方法
可以帮助填补 因为怀念一个朋友而引起的空虚
所以陈老走了,就好象从未来过
所以陈老走了,也许就不再回来
是的,陈老走了,真的走了
在离开之前,陈老把一首佛经里的偈子
抄在那二百四十只袜子上
作为纪念分给广州的朋友
以后 每当这些袜子被朋友们穿上
就会把这个偈子采在脚底
每当踩着这首佛偈,也许就会想起他
“一切有为法
作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八>市井生活咏叹调
陈三回到了老家
那个海边破落的小镇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
当年租来的小屋
还保持着他走时的模样
他的琴,他的卦,他的书,他的画,
乃至茶杯内裤,鞋帽衣袜都原封不动
墙上挂着当年被他碎尸万断的《归去来兮辞》
它们应该已经被包上猪肉
流放到了河水漂零的尽头
而现在看起来 似乎也毫发未损 装裱如新
原来他的女人,那个他眼中的妇女
在他走后 为了自谋生计
借钱在镇上开了一间‘归去来发廊’
请了几个四川的姑娘一起小本经营
一边做生意,一边等陈三回来
也不知道是因为这几个姑娘干得好
还是因为国家的政策落实得好
没想到客人们兜兜转转
去去来来竟然总是这个地方
结果生意越做越火,越做越大,三年时间
居然发展成一个融洗头洗脚按摩桑拿为一体的大型洗浴中心
名曰‘归去来兮洗浴城’
现在,陈三的女人
把洗浴城里最大的客房
布置成一间念佛堂
白天陈三在佛堂里念佛作画
晚上女人们在佛堂外撒娇作法
安稳的收入,悠闲的生活
终于可以让陈三安定下来
写写他的毛笔诗,画画他的毛笔画
而这些字画将像艺术展上的展品一样
被精心装到玻璃框内
挂满洗浴城内每一个包间
陈三 刻了陈三,陈老,陶怨民,
陈道长,八一山人等几枚印章
把它们印在所有的作品上
作为对旧时光的祭奠
两年后,陈三的书法作品参加了广州三年展
绘画作品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
还有一部落款陶怨民的长诗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不久,他的女人为他生了一个孩子,取名‘陈去来’
他们卖掉了洗浴城,买下了当年租住的小屋
一家三口过起了幸福而庸俗的小日子
时光的错落,命运的阴谋
五行八字的生旺休囚
编织着封建迷信的天罗地网
为自由挣扎,为理想革命
经济时代的色空受想
让陈三掌中的卦象混乱不清
一声佛号,又一声佛号
一寸光阴,又一寸光阴
在昏沉的定境中
一条隐现的脉络
牵引着陈三
跟随一只抄着佛经的纸船
在夜色中逆流而上
两岸孤唳的鬼火,原是小饭馆里的灯火
过往的汽车 在沿河的公路上 来去匆匆
一群孩子,在操场上嬉戏玩耍
追赶着一个和尚,叫喊着他的名字
喧闹的人群,变成八万四千只苍蝇 在耳畔嗡嗡作响
浑浊的河水,风干成班驳的墨迹 在沿途留下足印
在慌乱的奔跑中,陈三突然跌倒 仿佛失去了记忆
时间的转轮 转过机械的秒针
生锈的发条 拧松岁月的负荷
墙上古老的钟 孤独地把自己敲响
回荡的钟声敲打着陈三的脑壳
释八一变回陈道长
陈道长变回陶怨民
陶怨民变回了陈老
陈老又变回了陈三
陈三从凹陷的藤椅中醒来
仿佛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梦
什么都没有发生
生活还是让人窒息地生活
陈三还是躺在椅上的陈三
夕阳还是那下山的夕阳
河水还是那污浊的河
院子里,老婆正蹲在一旁
熬着一锅浓浓的猪头汤
浓烈的炉火 已经把一个硕大的猪头
熬成脆弱的钙片
粘稠的汤已如胶汁
胶汁上漂浮着腥臭的肉沫
(故事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