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Too Well 向内螺旋的纷乱之红
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
blueimpromptu
作为一名常驻欧美流行音乐圈的乐迷,我最初接触Taylor Swift是通过1989——她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流行乐专辑。
在我的印象里,她一直是那个唱着Blank Space的Miss Americana,直到我第一次听到All Too Well。在她向我呈示的无比鲜明的红色里,充斥着我的视觉的是炙热、流动、烧灼的火焰,以及短暂且迷惘纷乱的青春情事——由于呈现形式的不同,这一切都在她后来的专辑中不复存在。
我一直以为她的红色是只存在于滤镜里的,如若整张专辑是一张空白的图纸,那么All Too Well将是空白之上的一切,其他曲目共同渲染的红色是它不规则的边框。它是一种极其独特的存在,在它与炙热纷乱的红色之间似乎一直有一层正在灼烧的薄纱——一个色调暗淡的怀旧滤镜。
专辑中最美好的与最糟糕的都以红色呈现,然而沿着红色漩涡向内螺旋,试图触碰这层炽焰最本质的颜色之时,我发现它是空洞的——我曾以为它是绝对的黑色或是白色,或者一定需要有一个封存、埋葬回忆的底色,却发现它过于杂乱无章,以至于整体的核心逐渐被数团赤色的烈焰吞噬,唯余一片空缺。
正是这片尚未被填补的部分成为了这份逝去的恋情的应许之地,正因为它的空缺与无形,任何故事都能够完美地添入这片能够承载时间的土地。
2. 我心目中的ATW
我第一篇关于Taylor Swift的乐评写给了folklore(folklore一周年 | 现在的她就是我最喜欢的样子。),因为这张专辑的质感一直是我最喜欢的——All Too Well的质感也是。其实她目前大多数发行的专辑我都听过(除了早期的同名专辑等一些零碎的作品),并且听过很多遍,但我对于她的音乐一直有一种疏离感,似乎所有内容都浮在表面。
作为一直了解并且熟悉她的创作方式的欧美圈群众,在听说All Too Well的十分钟完整版本将要释出的时刻,我并不是很激动,甚至有些担心。
不得不说她的叙事中总有一些细节让听者感受到触动,虽然我经常批判她的音乐题材过于局限,很多首歌写了第一句就能猜到最后一句,但All Too Well作为她最经典的叙事作品,终究以几句歌词俘获了我。
作为一直了解并且熟悉她的创作方式的欧美圈群众,在听说All Too Well的十分钟完整版本将要释出的时刻,我并不是很激动,甚至有些担心。
如果故事本身不够吸引人,或是歌词不够细腻、难以引起共鸣,再遇上我这一类的听众,十分钟的版本很有可能变成更为乏味无趣的灾难现场。事实上,她确实补充了很多故事的细节,依旧是可以猜到大概框架,不过她的词作终究没让我失望。
加之两个不同版本的发行,即使插入片段的旋律、和声、配器平淡无奇(个人非常不喜欢和声),十分钟的All Too Well凭借着她抽丝剥茧般的叙事竟逐渐深入人心。
最新的钢琴版其实最贴近我心目中的All Too Well。秉持着less is more的观点和对于极简、内敛的喜爱,我会比较偏爱这个版本里的钢琴、单调的和声,以及Taylor Swift娓娓道来的声线——在这样的处理之下,这首单曲变得更像滤镜里的遥远回忆,而那些细致入微的意象逐渐在减少了繁杂与干扰的封闭空间中更多展开,变得更加生动,却也静默,像是无言地、温柔地凝视过往,更添几分温暖。
即使旋律性的东西在这首单曲中并不是真正的重点,但它们在这个版本中做到了贴合。(这个版本的atw和另一个豪华版folklore都是在long pond录制的!)
3. 关于完整版的ATW
分享一些被触动的时刻。我想说的是,All Too Well歌词中的细节都非常有画面感,她的用词与意象虽然只是在排练间隙十分钟的即兴输出,却正中靶心。
在这段歌词中,她关于那个秋天的记忆是极其精准的,同时爱情又极大程度上美化了她的回忆——就连落叶都恰好落在那个最完美的位置。而在数日过后,她依旧能够完整地构建那幅晚秋落叶图。
在读到这两句词时我曾经想起她在Enchanted里写的那句“2 AM who do you love,” 或许都是在午夜的原因,或许都是爱情相关的问题,在Speak Now里她尚是患得患失、徘徊不前,而在Red中听者跟随她的叙事似乎完整途径了她绚烂的爱情。“Refrigerator light”的意象非常有“氛围感”。深夜里冰箱的光大概是微弱的,也是冷色的,但是在厨房的小空间起舞是如此温馨,冷色调的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酿制出了微醺的氛围。而在回忆的视角里,冰箱的灯光可以是无情的冷色,克制、抽离,而淡漠。深夜在厨房起舞这种事情除了烂漫与情趣之外,也可以是一种形式的秘密的爱——其实在像厨房一样的狭小/封闭空间里发生的事情,不难让人联想到她后来在folklore的illicit affair中写到的内容。可叹,一段存在却无名的爱。
紧接着午夜冷光的一句歌词正是暗示了秘密之爱的存在。虽然她的比喻略似陈词滥调,但放在整曲的语境里合情合理,至少不会有突然跳脱的感觉。在这一段“Nobody had to know”(没有人需要知道)的爱情里,她被当成不可言说的秘密,却依旧将对方视作永恒的誓言。其实在后面有一段描写城市雪景的歌词也很真实——大多数都会联想到的事物自然容易唤起共鸣,虽然多少还是有些陈词滥调的意味,毕竟初雪的意象在各种文艺作品里都出现得太多且太相似了。
初听All Too Well的时候就是这段歌词吸引了我。我非常喜欢这段里面“lost in translation”的用法,超越了“错译”本身的含义,延申至不恰当的表达以及误解——一些因为三观阅历导致的沟通障碍。可悲正是在此,虽然听得懂彼此话语中的每一个词,却无法理解对方的用意;虽然看得到对方的一举一动,却无法理解这些动作的意图。在这段歌词中她无法停止设想如果这段恋情顺利发展会成为的模样,但其实向后翻阅歌词便会知道,即使继续下去也绝不会是“masterpiece”。
在知乎的解读里,一位答主由“reflects”联想到了folklore里的“mirrorball”,我觉得这是非常恰当的比较,不知道是不是巧合,folklore里的很多意象都可以追溯回All Too Well。这段歌词反映了故事男主的双标,他既会说出“f**k the patriarchy”这种表面的反父权言论,又会在行动上和对女主的要求上处处符合父权的刻板印象。“never-needy”,一个对他毫无所求,却“ever-lovely”,从一而终保持着温驯,处处衬托他的光环的女性形象。
我想过All Too Well是什么样的故事,我以为是凄美的意难平,未曾料到它会如此刻薄、残酷、淡漠、卑微,甚至有些暴力。
在浏览各大乐评网站及乐评人给完整版的评论时,我找到了共鸣。其他具象元素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一个相反的效果——淡化全曲的情绪表达以及宣泄,那种酣畅淋漓的体验感被大大削弱。在原版五分钟的故事里听者很容易达到情感共鸣,因为它在三分半左右有一个很明显的情感郁积,从而达到高潮。
而十分钟的版本更像是单纯地叙事,一部分也是因为Taylor Swift站在创作日期无数期年以后的视角,再次审视过去的时候会有一些细微的改变——她的释然也使得完整版和原版比起来更加温和,无论是在和声、配器,还是鼓点、唱腔上,或者是在新发行的一个现场版和一个钢琴版上,带给听众的听感都是截然不同的。
Anyways,恭喜重录版Red终于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