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阿姆斯特朗:West End Blues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被称为“书包嘴”,由书火热包(satchel)和嘴巴(mouth)两个词结合而成]。早期在新奥尔良基德·奥赖领导的乐队(1918)、芝加哥金·奥利弗领导的乐队(1922—1924)以及纽约弗莱彻·亨德森领导的乐队中(1924)担任短号手,1925年返回芝加哥组建了他自己的“火热五人组”乐队。在加入了大号和鼓之后,这个乐队又被称为“火热七人组”。他们在奥凯厂牌旗下录制唱片,其杰出的演奏技巧对爵士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至1925年,阿姆斯特朗转而演奏比短号更为洪亮的小号,也同样展现出作为歌手的能力。火热五人组与七人组最知名的作品是1926年的《心烦意乱》(Heebie Jeebies)及1928年的《西区布鲁斯》(West End Blues)。《心烦意乱》是衬词唱法的一个先例,《西区布鲁斯》中厄尔·海因斯(Earl Hines)演奏了大师级的小号装饰乐段和出色的小号风格钢琴独奏。 阿姆斯特朗和海因斯也曾合作录制了二重奏《气候鸟》(Weather Bird),展现了两人之间空前绝后的默契。
阿姆斯特朗是爵士乐中第一个伟大的革新者,不断成就了即兴演奏。他以歌曲的和弦序列为基础,开发了延长即兴独奏的概念,经常通过自然的层次感来塑造其即兴演奏的旋律线。在迪克西兰这类的早期爵士乐形式中,即兴演奏仅局限于乐句之间的两小节变调,而在阿姆斯特朗以后,独奏者自创的旋律承担起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他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小号的吹奏技巧,音高不断提升,同时运用“上行滑奏”(RIP)的技巧进一步唤起兴奋的情绪。他是首位在爵士乐中展示连续小过门(LICKS)的乐手。除了上行滑奏之外,他经常以饱满的颤音来完成长音符的演奏,通过独具特色的旋律形式完成乐句的收尾。他在歌唱方面具有同样的创造力,凭着直觉构建旋律,以此塑造自己的即兴演唱。通过对摇摆乐稳定的把控,他所呈现的振奋人心的旋律前所未见。
20世纪30年代阿姆斯特朗常驻纽约,是多个大乐队的特邀独奏,收入很高。1935年他与强势的代理人乔·格拉泽(Joe Glaser)为伍,似乎完全屈服于流行歌曲与好莱坞电影的利益世界。在许多人看来,阿姆斯特朗为商业利益折腰,他们对此表示惋惜,也为他放弃基本的艺术价值而感到遗憾。迈尔斯·戴维斯在欣赏阿姆斯特朗演奏的同时,无法接受他习惯性地模仿黑人乐手的露齿笑容。
1947年阿姆斯特朗组建了他的“全明星”(All Stars)乐队,再次开始录制新奥尔良风格音乐,新奥尔浪风格随之迎来复兴。他也踏上了由美国国务院组织的一系列高规格国际旅行,并因此获得了新的绰号“书包大使”(Ambassador Satch)。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会在同一主题上即兴演奏整整半个小时,连续完成20首副歌。他在演奏或者歌唱时往往一动不动,眼睛紧闭,好像脱离了这个世界,眼泪会顺着他的脸颊淌下。他似乎拥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会为每段副歌加入新的想法,从而比上一段更为美妙。随着演奏继续进行,即兴成分愈演愈烈,风格越来越简单,直到最后单纯地重复一段旋律,甚至以灾难性的音调反复吹奏一个音符。” ——休斯·帕纳希,《爵士热》(1934)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