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勒特在科隆
1975年ECM厂牌录制了钢琴手基思·贾勒特在科隆的现场独奏音乐会。唱片销售一空,很大程度上助力了ECM的发展,目前该唱片累计销售超过300万张。凭借在ECM旗下第一张专辑《面对你》(Facing You,1971)所取得的成功,1973年贾勒特在欧洲开了18场音乐会。自此,他开始了一系列的独奏音乐会,并在期间即兴演奏各类大型的加长作品,展现了他所受的爵士、古典、摇滚、乡村音乐的影响。ECM以三张黑胶唱片为一套发行了他在不来梅和洛桑的现场录音,该套唱片被《重拍》和《纽约时报》评选为1974年的最佳唱片。
当融合风格还沉迷于电子乐器时,贾勒特决定将重心放在原声钢琴演奏上。回想起来,这可能是那10年间最执着、最有意义的音乐态度之一。从他分配在欧洲和美国的时间上可以看出现代爵士乐日益显著的全球化特点。在20世纪70年代成名以来,贾勒特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几个固定的方面:录制古典音乐[代表性的有1988年录制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的作品以及1992年录制的绍斯塔科维奇的作品];创作音乐厅作品,有的篇幅较长;在科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即兴独奏(分别于1981年、1988年、1991年在德国、巴黎和伦敦、维也纳演奏);与加里·皮科克(贝斯)和杰克·德约翰内特(鼓)组成三重奏再度探索爵士乐的标准曲目。他还与扬·葛柏瑞克合作过一些作品,葛柏瑞克注重简洁精练的音乐内容与优美曲调,这与贾勒特英雄所见略同。
贾勒特表演中有一个不太可取的特点,他倾向于边奏边唱。对奥斯卡·彼得森这类钢琴手来说,这种习惯能够感染听众。贾勒特绵软、做作的嗓音有时会严重干扰其键盘演奏中敏感的音乐特质,比如他的三重奏在演绎《再见黑鸟》(Bye Bye Blackbird)(ECM唱片公司,1991年)致敬迈尔斯·戴维斯时,除了他的歌唱以外,其他方面都很出色。
从前有个笑话,2045年有人拿出一套彼时激光全息或虚拟现实(LHVR)格式的《基思·贾勒特精选集》,其中包含87张LHVR磁盘(还可以选择高保真爱好者青睐的黑胶唱片,但是你得开卡车来拖回家)。 ——理查德·库克(Richard Cook)和布赖恩·莫顿(Brian Morton),1994年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