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专辑放在80年代会叫好或叫座吗?
其实盆栽这张专辑算是他自己对流行音乐的总结,我说是对整个流行音乐史而不是对他自己的。音乐商业化走到今天,到底是什么能让一首歌或者一张专辑取得成功,结合盆栽这张《Dawn FM》来探讨会挺有意思的,当然Silk Sonic《An Evening With Silk Sonic》也是。盆栽和Silk Sonic都是通过8090年代音乐作为切入点。我相信盆栽也一定有听过一些复古改编的歌,可能给了他一些灵感。
可惜的是,他的声线并不多变,整张专辑也透露出“我既要小众又要大众”的纠结感。有点类似既要做昆汀又要做迈克尔贝的感觉……另外,复古改编让人着迷的一个点在于我们听过原曲,或了解原歌手的风格,所以有些歌会有新鲜的听感,更多是来自对比。很多翻唱大火也来自于此。
《Best Friends》、《Is There Someone Else》到《Starry Eyes》的过渡做得非常顺滑,甚至三首歌如果当成一个整体来听,会有不同感受(《Starry Eyes》也只有2分28秒而已,从普遍流行歌曲的结构来说也只能算半首)。但可惜其他歌曲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如果要我建议,他应该多做点80和当代的对比。《Less Than Zero》在3分15秒有做出ABBA家突然断电的感觉,仿佛在烟酒味弥漫的舞厅中走出,一打开门呼吸到新年凌晨的新鲜空气。
倒是每首歌的前奏都挺值得反复玩味的。因为作为整体感如此强的专辑,前奏变得无比重要。但相比之下,节奏、旋律、器乐编排乃至vocals 就变得乏善可陈了。
这就回到我一开始听这张专辑带着的疑问:这张专辑放在80年代会大火或成为经典吗?大火是从市场价值来说,成为经典是从艺术价值来说。我的听后感是,盆栽都没有做好。
至于Quincy Jones和Jim Carrey的客串,我认为只是玩弄概念而已,对整体性并没有太大的升华,甚至有些概念先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