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毛怪

虽然也和Radiohead, Coldplay等乐团并称为英国乐团领军,SFA更加不为人们所知。没有Radiohead那忧郁寡愁的英伦文艺强调,至于Coldplay就没喜欢过不便评价。SFA更加小众,也更加低调。初识SFA,是在电影Snow cake里,那部为Alan Rickman量身定做的电影,蓝白色调的片子带着淡淡的哀愁和隐隐的温暖,那么的入人心扉。而为这部电影增色的就是那些穿插其中的SFA的音乐,特别是那一曲Hello Sunshine,悠扬的基调浅显的歌词随着前面的女声缓缓呵出,接着便是Gruff Rhys那句笃定的主基调,他的声音有着美国的外表和深深的英国情绪,虽然音色本身并不是很出彩,没有能够让人一听惊艳,带着一点懒散的随意,不过细品之后还是能发现那些浓厚的鼻音和嗓音之外压抑的情感。就是这样一首歌配上这部电影感动了我许久。然后很久很久我都忘记了SFA。因为我以为那只是情绪渲染的结果。
直到今年,无意识的下到了这张封面张牙舞爪的新专HEY VENUS。11首歌我听了3个月还是不觉腻烦。他完全囊括了我喜欢的所有因素。SFA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纯表演者的位置那么高高在上,前两首歌的开头的都是"This song is……"就像故事般娓娓道来。开门见山的第一曲"This song is gateway song",果然有够简明扼要,强烈的鼓点有点让我想到white stripes里的姑娘。"once you get hooked, you can't get enough"SFA自吹自擂的一把,一旦听上瘾了就怎么听不够了。可是事实证明他的却有这个自傲的资本。呼应的第二曲"run away"叙述口吻的开头,音乐一响起即会被吸引,套用别人的一句话,就是传说中的优雅。四拍的节奏稳健却富有变化,加上贝司,吉他,和一点点的摇铃配合,逐渐逐渐那个优雅的英国男子形象就出现了--不能说出口的原因,不代表不爱,可是只能逃避,这是我的选择,即使我会哭,会有谎言,我会死去,可是也只是一点点,一点点的。就像SFA说的,虽然凄凉,要不是真实的故事,那也很美好。然后优雅蔓延到了第三曲,生活不尽然美好,花会枯萎,伟大的只是错觉,举步维艰,一切却还在我们的掌握;阳光虽强烈可是能驱走阴暗,丢开烦恼走向未来……"show your hand"是那么一首激励人心的歌曲,如同那首sunshine一样,在你人生低谷的时候可以给你带来勇气。
重起一段,自嘲一下。这第四首歌,我总是以另一种意思来理解知道我看见了歌词。"it's the gift that keeps giving, receivers keep receiving"这样一句歌词我却怎样都把gift听成giver,然后这首歌曲就被我很狭隘的当作爱情的权衡,关于得失,关于付出与回报。现在仔细品来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我也还是把它升华了一般。在爱情中彷徨中的人儿啊,不妨听上这一曲,因为永远也不会有个公平的答案,你只能从一个身份转为另一个身份,如此循环不变下去。"neo-consumer"则跳出情感的圈子,SFA唱出了一个新消费者的状态,买买买,充实的物质也填满不了心灵的空虚,忙忙碌碌还是会迷失自我。反讽的是,这样看似沉重的问题,整首歌却用一种欢愉跳跃的曲式来处理,还不断的用简单的拟声词重复填满那些音符,那些反复出现的oh-oh-oh-oh,是有力的呐喊还是无病呻吟呢?之后的Baby Ate My Eight Ball还是延续了这种New Wave / Britpop风格。
"Into the night"中终于出现了本张专辑的主题人物Venus,上网查过才知道,这张专辑是一张概念专辑,讲述一名女生Venus从小镇走出大都会的经历。这使一切都解释的通了。爱与美的女神,天空中最闪耀的那颗星,这一切无不给人以勇气与信念。 流水般的旋律,不得而知是某种打击乐器又或只是吉他的反复拨弦,带出了这短短的一曲"carbon dating",为数不多的几句歌词,单看来就像是首清新的民谣小品,而SFA则表现的更加丰富,先是简单清新,然后气度恢宏,最后再缓缓收场,意犹未尽。Battersea odyssey的开头阴郁诡异十足,然而突地一个音符过后就转为热闹,直译为长途漂泊的这首歌,应该就是这个名叫venus的女孩的旅途,时有风雨,然而一路风景大好,洒满阳光。
最后,是两首最富旋律感的sucker 和 let the wolves howl at the moon。比起后者前者人缘甚佳。头一次我们知道了sucker还能这样温柔的演绎,整首歌都有一些些怜惜,一些些心痛之感,歌词的韵脚更是处理的非常诗意。虽然没有分明的曲调变化,整首歌情感表达还是十分层次分明。压轴的let the wolves howl at the moon,很是英国的冷清调子,先抑后扬再抑然后循环key word结束。然而看歌词你才能发现这是专辑所要表达的故事的前因后果都包含在了这里面。斩断过去,丢掉回忆,一步一步的跨出的征程,喊出自己的心声……就像对月嚎叫的苍狼,虽然带点悲凉的孤独,却是那样的悠长深远。
直到今年,无意识的下到了这张封面张牙舞爪的新专HEY VENUS。11首歌我听了3个月还是不觉腻烦。他完全囊括了我喜欢的所有因素。SFA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纯表演者的位置那么高高在上,前两首歌的开头的都是"This song is……"就像故事般娓娓道来。开门见山的第一曲"This song is gateway song",果然有够简明扼要,强烈的鼓点有点让我想到white stripes里的姑娘。"once you get hooked, you can't get enough"SFA自吹自擂的一把,一旦听上瘾了就怎么听不够了。可是事实证明他的却有这个自傲的资本。呼应的第二曲"run away"叙述口吻的开头,音乐一响起即会被吸引,套用别人的一句话,就是传说中的优雅。四拍的节奏稳健却富有变化,加上贝司,吉他,和一点点的摇铃配合,逐渐逐渐那个优雅的英国男子形象就出现了--不能说出口的原因,不代表不爱,可是只能逃避,这是我的选择,即使我会哭,会有谎言,我会死去,可是也只是一点点,一点点的。就像SFA说的,虽然凄凉,要不是真实的故事,那也很美好。然后优雅蔓延到了第三曲,生活不尽然美好,花会枯萎,伟大的只是错觉,举步维艰,一切却还在我们的掌握;阳光虽强烈可是能驱走阴暗,丢开烦恼走向未来……"show your hand"是那么一首激励人心的歌曲,如同那首sunshine一样,在你人生低谷的时候可以给你带来勇气。
重起一段,自嘲一下。这第四首歌,我总是以另一种意思来理解知道我看见了歌词。"it's the gift that keeps giving, receivers keep receiving"这样一句歌词我却怎样都把gift听成giver,然后这首歌曲就被我很狭隘的当作爱情的权衡,关于得失,关于付出与回报。现在仔细品来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我也还是把它升华了一般。在爱情中彷徨中的人儿啊,不妨听上这一曲,因为永远也不会有个公平的答案,你只能从一个身份转为另一个身份,如此循环不变下去。"neo-consumer"则跳出情感的圈子,SFA唱出了一个新消费者的状态,买买买,充实的物质也填满不了心灵的空虚,忙忙碌碌还是会迷失自我。反讽的是,这样看似沉重的问题,整首歌却用一种欢愉跳跃的曲式来处理,还不断的用简单的拟声词重复填满那些音符,那些反复出现的oh-oh-oh-oh,是有力的呐喊还是无病呻吟呢?之后的Baby Ate My Eight Ball还是延续了这种New Wave / Britpop风格。
"Into the night"中终于出现了本张专辑的主题人物Venus,上网查过才知道,这张专辑是一张概念专辑,讲述一名女生Venus从小镇走出大都会的经历。这使一切都解释的通了。爱与美的女神,天空中最闪耀的那颗星,这一切无不给人以勇气与信念。 流水般的旋律,不得而知是某种打击乐器又或只是吉他的反复拨弦,带出了这短短的一曲"carbon dating",为数不多的几句歌词,单看来就像是首清新的民谣小品,而SFA则表现的更加丰富,先是简单清新,然后气度恢宏,最后再缓缓收场,意犹未尽。Battersea odyssey的开头阴郁诡异十足,然而突地一个音符过后就转为热闹,直译为长途漂泊的这首歌,应该就是这个名叫venus的女孩的旅途,时有风雨,然而一路风景大好,洒满阳光。
最后,是两首最富旋律感的sucker 和 let the wolves howl at the moon。比起后者前者人缘甚佳。头一次我们知道了sucker还能这样温柔的演绎,整首歌都有一些些怜惜,一些些心痛之感,歌词的韵脚更是处理的非常诗意。虽然没有分明的曲调变化,整首歌情感表达还是十分层次分明。压轴的let the wolves howl at the moon,很是英国的冷清调子,先抑后扬再抑然后循环key word结束。然而看歌词你才能发现这是专辑所要表达的故事的前因后果都包含在了这里面。斩断过去,丢掉回忆,一步一步的跨出的征程,喊出自己的心声……就像对月嚎叫的苍狼,虽然带点悲凉的孤独,却是那样的悠长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