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歌手缓解倒嗓危机的三个方法
《不同名专辑》紧接着《池塘怪谈》发出来,还有什么能比这张专辑更抚慰打粉的心呢?池专的毁誉参半和同名专辑复刻版的一片赞赏形成了鲜明对比,但也让人感到怀疑:走老路固然舒适稳妥,但是鱼团的创新能力又有几何呢?
说回标题,在我看来,《不同名专辑》的另一个意义,更在于告诉听众:盼吴青峰倒嗓还未免太早。不惑之年的乐队主唱,在重新演绎学生时代的歌曲时,表现得可以说是“游刃有余加基本还原”,除了少数几个略显疲态的地方,都唱得很完美。40岁是很多男歌手的黄金时期,但也是许多男歌手倒嗓的阶段。吴青峰何以保持这样相对良好的声音状态呢,尤其是在前有《册叶一》连环的Live和大量演出、录音,后有为小巨蛋最新演唱会练团的密集工作情况下。
第一:技术。这里所说的技术,不是“科学的发声技术”,我觉得我们可以断言,吴青峰的声乐技术绝非专业的发声技术,也与主流的唱功强的男歌手路子非常不同。而且,吴青峰也算不上“男高音”,应该说是一个“小嗓、天生换声点高”的男歌手。吴青峰没有发展过强混,主要是在四组高音A4、B4上做文章,包括很多歌曲(《喜欢寂寞》《小情歌》《他夏了夏天》等)副歌用的音大量摩擦一般男生的换声点,加上他音色高频居多的特点,容易让人觉得他属于音超高的那一种歌手,其实不然。吴青峰主要是通过天生的换声点高的优势,加上(王菲/小红莓)那种假音头声技术,来完成他的作品。主要依赖的是鼻腔共鸣,这就导致有些现场会出现嗡鸣声过重的所谓“公鸭嗓”现象。但是随着年纪增长,机能下滑的趋势促使他进一步开发胸声,这就是为什么《歌手2019》的《地心》《起风了》(BC段副歌)里,吴青峰贡献了更加厚重的共鸣唱法,而这也是《不同名专辑》主要的唱腔变化。不得不说,这样的转变,充分弥补了机能下降带来的缺憾——《That I Would Be Good》充足的共鸣和转假音技巧的融合;《是我的海(鱼版)》更加厚重的音色就都是很好的例子。此前我们总说吴青峰是现场型歌手,我认为在这个阶段,吴青峰的录音室唱功反而被开发得更加全面了。而这些因时制宜的唱法调整,都基于吴青峰对自己声音的充分了解,而这就与一个歌手的唱商息息相关,也是我认为的第二个缓解倒嗓的办法——
第二:语感。技术决定歌曲的完成度,语感和唱商决定歌曲的好听程度。在我看来,吴青峰演唱的语感属于华语音乐顶尖的一档。这来源于他的性格、求学经历和天赋。语感好的歌手,会天然地知晓每一个不同位置的开口音、闭口音应该怎么处理,来优化听感;而且对于长乐句的气息调度,也绝对做得非常从容。同样一首歌曲,被语感不好的歌手唱,经常能听出粗糙感,仿佛他没有理解歌词就在演唱,而被语感好的歌手唱,就很容易让听众感到:声音技术和歌词内容是合一的,歌手是在讲述歌曲的内容和情绪,而不是把声带作为工具,机械地演绎一些音的组合。我之前评论一个咽音很好的机能怪歌手语感很差,却被他的粉丝围攻,纷纷表示“语感是什么”“这就是硬黑”,实则不然,语感是决定歌手上限的一个重要因素。我认为苏打绿所有歌曲里,最能体现吴青峰语感的是《浪漫派》和《频率》。而语感好的话,对于一个创作型歌手来说,更能帮助其写出巧妙的、合乎旋律的、听感悦耳的歌词。因此,这也关联到我以为的第三个问题。
第三:创作能力。倒嗓往往意味着事业的滑铁卢,但如果你保持创作能力在线,写词写曲都质量到位,便能缓解这种顾虑。吴青峰的创作能力自不必多说,只是在我个人看来,新人时期和鱼丁糸时期的作品,比起休团前的作品还是退步不少。把这个指标列在这里,是意味着,当技术和唱商的支持都弥补不了机能的下滑时,吴青峰的创作能力会保证他一直是台湾流行乐的常青树。
听了几遍专辑,回看豆瓣评论区,果不其然欣赏到一些虽迟但到的乐评。总有人觉得自己比苏打绿自身更懂苏打绿,这就是豆瓣乐评永恒的“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底层逻辑。这里并不讲究以理服人,而是用小资意识形态加语词主导的阶级认知来完成主体的差异化构建。纵使你可能摸都没摸过电吉他,听也听不出来他们的歌里面到底用的是哪些和声,也能在言语上建一座高高在上的城堡,俯视真正身体力行做音乐的人,这真是蛮荒唐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