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生土长苏紫旭
洋生土长,情思丰沛,大开大合,天马行空,愈听愈喜,个人年度Top2.
乐队编制庞大,器乐配置是丰富的,但歌曲并不繁杂、并不“大乐队”。一方面,苏紫旭对器乐使用的“度”有个性的把握:在传统三大件外的管弦小打上他没有给复杂组合的旋律和solo炫技的机会,但在时空安排上却十分慷慨,直接、反复、演进、渲染至极;另一方面,在宏观上(尤其vocal)他多处有意掩藏旋律和整体节奏(vocal外比如四套三+反拍,6+6+5+5+4+4、9+6+3这样大长段对简单重复的回避等等),保持了听感上的纯净坦诚和表达上的个体关注。
在这个意义上,苏紫旭是一个邀请与整合的leader,而不是下达与指挥的boss,这在高密度创作下更加难得。这呈现了(庞大编制和成熟技术下)音乐的个人表达,像是围炉而坐、真诚舒畅的文化人聊天。在没有命题和使命,没有集体和团体,奇幻想象和个体生命同样可以美丽、丰富且深刻,这在万青模范、杨海嵩范式、左小风格、落日飞车热潮下难得可爱。
【此段偏激,请不吝批评】私以为,中国人一在时代背景下思考问题,就立刻带上集体思维和时代使命,音乐尤甚。要么全然抛开,不然就反映/剖析/反抗时代,无论内容是顺是逆。中国是缺少个人的,正如一个中国人没有祖国。苏紫旭的这张专辑中最可贵的在于他在几乎全西方乐器下,题材、用法和立意上呈现出的个人的、中式的思维与思考。苏紫旭或许不够作为标杆,但我希望看到更多在时代背景和中国环境下的个人,做“中式的”而非“中国的”音乐。更进一步的,对于传统遗产,我期待的不是二胡唢呐马头琴的传统民乐工匠,而是跳出物质、高出物性的,真正“非物质”的文化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