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琴实验
Manfred Eicher在1971年将当时爵士乐界最具创造力的两位低音提琴乐手(David Holland/Barre Phillips)聚集在一起,录制了这张颇为大胆的即兴二重奏。
在开场长达约18分钟的即兴片段里,我们可以听到两位世界级演奏家Holland和Phillips的巧妙配合。第一部分(Improvised PieceⅠ),经过5分多钟游戏一般地拨弄后,Phillips选用了略显悲伤的和弦伴随Holland持续着的solo。即兴片段第二部分(Improvised PieceⅡ)变得更富有戏剧感,充满了各种音色转换。从开头拉响的嗡嗡声到弹指演奏,两人用各种演奏方式展现了低音提琴的和声效果,比如在一连串敲击琴弦声后面紧接着一段疯狂的弹指演奏。虽然全曲在表现上显得变化莫测,但依然极富旋律性。
紧接着的Beans由一长串嗡嗡声和如幽灵似的滑音组成。Raindrops是一场两人用小拨片展开的音色探险。May Be I Can Sing It For You中Philips拉奏着宛如咏叹的乐曲,而Holland不间断的弹奏显得活泼有生气,让曲子有了更丰富的空间感。Just A Whisper从无到有,从轻语逐渐变成了怒吼。用琴弦刮擦声制造出的紧张感让人没法只是坐着安安静静地“鉴赏”,最后20秒渐弱下去的声音仿佛在告知火车即将到站,终曲即将来临。Song For Clare中展现了非常优雅的曲调,整张唱片也在这里结束。
两位爵士乐手的生平简介:
Barre Phillips是与Miroslav Vitous、Dave Holland、齐名的贝斯大师——1934年生于旧金山。
50年代多演奏Dixieland、Swing和Bop风格的爵士。后受Ornette Coleman的影响,于1962年来到纽约演奏自由爵士。在纽约期间他的演奏跨越了自由爵士的发展前沿——既有 Archie Shepp的近乎先锋的狂野,也参与Jimmy Giuffre的静谧的思索。之后他开始四处跟主流的爵士艺术家合作,如与Prter Nero和Bob James的巡回演出等。
1967年他来到伦敦,再度开始了他对爵士前沿发展的探索,次年发表了他的第一张个人独奏即兴贝斯作品《Journal Violone》(低音提琴日记)——业界里面敢玩贝斯Solo的不多,单独出片的更少,开创先河的正是Barre Phillips。从1969年开始,他和 John Surman长期合作,并在ECM留下了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最著名的是《Call Me When You Get There》(ECM里最常被人称道的Bass Solo除了Dave Hollands的《Emerald Tears》,就是这张《Call Me When You Get There》,两者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和1979年的《Journal VioloneII》(低音提琴日记2)
Dave Holland是一位低音乐手,作曲家,乐队领队,19岁时就被迈尔斯戴维斯选中接管了乐队的低音部。他对各种风格的音乐表达充满热情,并在他50多年的职业生涯致力于持续创新的音乐演奏。这为他赢得了该领域的最高荣誉,包括多个格莱美奖和2017年的NEA爵士大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