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存档..
<人 间 失 格>
太宰治:一直以来都过着羞愧的人生,讨厌的事,不说讨厌。
喜欢的事,也是偷偷摸摸的。
那是对自己,对人生最后的求爱,即使悲哀会因此尾随而至,
也无所谓,一辈子只要
有过一次狂暴的欢乐就够了。
听了《人间失格》后是没有办法不去认识太宰治的。一向来不喜欢日本作家的作品,因为总是看不到多少亮色、多少微弱的希望,即使是幸福的气息,也飘忽地如同海面上的微风,无声地从茫然的指间溜走,不露痕迹。看三岛由纪夫的时候已经抑郁地有些害怕了,太宰治比三岛更纤细、更敏感,让你痴痴咀味到天亮,任凭窗外滴答细雨,彻夜不停。
有人说初涉文墨的人,总以为只有千言万语才能穷尽满腔悲愤,而老手却知道冷漠精简的好处。往往不动声色地甩出一两句话,让人不知所以地揣在怀里,出一段路去才被怀里的毒蛇咬中,一时间更不知所以。然而更可怕的高手,却亡命到不屑于下套害你,他只站在一旁一边拿刀子捅自己,一边还怯生生的告诉你这刀扎的是哪块肉哪根筋哪条腱,这个人,可以叫太宰治。
其实这还不算完,同样是拿刀子捅自己,卢梭的《忏悔录》只叫人冷眼旁观,顶多是充满敬意地长吁短叹一番,血不是自己的,无妨,《人间失格》那一刀却是痛在看的人身上,痛到甚至让人无力掩饰。
第一次看到河村隆一在《人间失格》里的剧照时不由痴了。他穿着褐色大衣,站在吊桥上,俯瞰桥下的景色,低垂的脸遮住了脖子上那颗为众多SLAVE津津乐道的痣,只看见微微向上斜挑的眉和盛满了若有所思的双眸。尽管身后是满山满野葱茏的绿,却依然无法遮掩宿命的悲哀感。一瞬间忽然领悟到,即使是为了一个侧面或背影而爱上一个人也是完全可以原谅的。他虽然只是停留在平面上的一道凝固的风景,但勿须言语,只要一个表情、一个姿态便胜过万千煽情的文字,令人沉湎。
谁也说不清我们想看的究竟是河村隆一式的太宰治还是太宰治式的河村隆一。可惜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无缘一睹〈人间失格〉的全貌,只在杂志附送的VCD上看到寥寥几个镜头——朦胧的欢乐和痛苦,可以预见的反复与纠缠,一如太宰治的小说。勿须埋怨什么命比纸薄,悲剧美就是这样,愈痛愈美。
看不到〈人间失格〉,我们还可以听,可以想象。才拿到碟时就忍不住用手指在黑白双色的封套上来回摩挲,仿佛想通过手指来读到什么讯息似的。纯黑的盘面很冷,粗糙不透光的黑折射出难以言喻的庄严与遥远。就象第一次在外文书店看到〈人间失格〉的美国译本一样,它躺在一大堆五颜六色、装帧华丽的的书中,硬是用颜色拉开距离冷冷地跳入你的眼中——黑色封底,上面只有四个白色汉字:人、间、失、格。我看到它,不由自主地想起河村隆一在〈RED〉(收录于〈CRANBEERY SODA〉)中那声长长的叹息。两者有种微妙的共痛的气质,是暗色悲凉背后一份欲言又止的省略号。不是我刻意营造阴晦的气氛,而是几十年前太宰治往水中那轻轻一纵,已无法让人用轻松惬意的心情去面对〈人间失格〉。有些情绪是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传递的。无论人类如何的变化多端,骨子里总有亘古不变的东西,只是我们总是匆匆又匆匆,无暇或假装无意地去回避它们。然而当〈人间失格〉的音乐响起,我不得不卸下所有伪装、停下脚步、去聆听河村隆一、太宰治、或者,是我自己。
L’Arc-en-Ceil的名曲〈虹〉中有这样一段口白:
用记忆的天平去衡量/一份伤口纵然需要一百份爱来平衡
然而/人的心就像海岸上的岩石一般
被海浪拍打后/留下无数伤口
然而,正是因为有了那么多伤口/爱,才渐渐形成了……
为了平衡那些大大小小的伤口,不断地索取爱。可是对神经纤细的太宰治而言,爱是比伤口更为沉重的负担。要表现身躯随波逐流、灵魂跌跌撞撞地逆波而行,不断被挤压、遏制直至窒息的存在形态;要剥开层层外壳,直刺人性中最矛盾最无力的部分对河村隆一来说实在有点难。但他做到了,至少,他刺痛了我。
〈人间失格〉的音乐和封套一样干净,少了〈深爱〉时期半真半假的煽情,隐去了LUNA SEA(月之海)的强势,河村隆一用钢琴、提琴和自己的声线写出了让人欲罢不能的节奏——牢牢控制住听者的心情。开始还以为他会沿用与大岛合作的〈RED〉风格:以提琴合奏为背景,配上缓慢地有些麻木的打击乐器来撑起节奏部分,声音的处理则偏向低沉、麻木。而听了〈人间失格〉,我意识到自己太天真了。这种一开始就被刻意营造的沉郁风格并不具备令人沦陷的力量。要象〈人间失格〉那样让人懵懵懂懂听了一遍又一遍,听出些许似曾相识的喜悦、悲伤、无奈,走近它后却又发现它们和你想象的不太一样。于是你便开始新的寻找,但真实总在无穷远处,本题无解。
能在夜深无人,万籁俱寂的时候聆听〈人间失格〉固然是好,用自己的耳朵去挖掘那一点点看似漫不经心的匠心独具。让河村隆一温柔高亢的声音充斥在周围每一寸空气里,单纯地享受听觉美。更多时候,我听着它顶着烈日酷暑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中,随着车流茫然而行——由抢道而引起的争吵、失去理智在街道上无休漫骂的妇人、补课途中孩子们一张张不快乐的面容、露天工作的建筑工人沉重的喘息声,这些与我耳中称的上唯美的音乐比起来并没有天上人间的悬殊,相反,是惊人的合拍。太宰治与河村隆一都不是残忍的人,但当一个洞悉世事另一个入戏太深时就另当别论了,他们不动声色地毁掉你眼中单纯的世界给你温柔一刀,然后悄无声息地抽身离去。
并不是非得做在疾驰的列车上看着窗外的树木在视野中匆匆而逝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年华似水”,同样,也并不是非得听THOM YORKE在〈CREEP〉里清冷凄厉又略带神经质的唱腔才知道什么叫“细腻”和“痛楚”。一切与无忧无虑背道而驰的东西在〈人间失格〉里都找的到,所以它听了之后就无法忘却。在按下PLAY键的那一刻,请深深吸一口气,因为你注定要加入它所幻化的梦境,与东方式的伤逝一路同行。
太宰治:一直以来都过着羞愧的人生,讨厌的事,不说讨厌。
喜欢的事,也是偷偷摸摸的。
那是对自己,对人生最后的求爱,即使悲哀会因此尾随而至,
也无所谓,一辈子只要
有过一次狂暴的欢乐就够了。
听了《人间失格》后是没有办法不去认识太宰治的。一向来不喜欢日本作家的作品,因为总是看不到多少亮色、多少微弱的希望,即使是幸福的气息,也飘忽地如同海面上的微风,无声地从茫然的指间溜走,不露痕迹。看三岛由纪夫的时候已经抑郁地有些害怕了,太宰治比三岛更纤细、更敏感,让你痴痴咀味到天亮,任凭窗外滴答细雨,彻夜不停。
有人说初涉文墨的人,总以为只有千言万语才能穷尽满腔悲愤,而老手却知道冷漠精简的好处。往往不动声色地甩出一两句话,让人不知所以地揣在怀里,出一段路去才被怀里的毒蛇咬中,一时间更不知所以。然而更可怕的高手,却亡命到不屑于下套害你,他只站在一旁一边拿刀子捅自己,一边还怯生生的告诉你这刀扎的是哪块肉哪根筋哪条腱,这个人,可以叫太宰治。
其实这还不算完,同样是拿刀子捅自己,卢梭的《忏悔录》只叫人冷眼旁观,顶多是充满敬意地长吁短叹一番,血不是自己的,无妨,《人间失格》那一刀却是痛在看的人身上,痛到甚至让人无力掩饰。
第一次看到河村隆一在《人间失格》里的剧照时不由痴了。他穿着褐色大衣,站在吊桥上,俯瞰桥下的景色,低垂的脸遮住了脖子上那颗为众多SLAVE津津乐道的痣,只看见微微向上斜挑的眉和盛满了若有所思的双眸。尽管身后是满山满野葱茏的绿,却依然无法遮掩宿命的悲哀感。一瞬间忽然领悟到,即使是为了一个侧面或背影而爱上一个人也是完全可以原谅的。他虽然只是停留在平面上的一道凝固的风景,但勿须言语,只要一个表情、一个姿态便胜过万千煽情的文字,令人沉湎。
谁也说不清我们想看的究竟是河村隆一式的太宰治还是太宰治式的河村隆一。可惜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无缘一睹〈人间失格〉的全貌,只在杂志附送的VCD上看到寥寥几个镜头——朦胧的欢乐和痛苦,可以预见的反复与纠缠,一如太宰治的小说。勿须埋怨什么命比纸薄,悲剧美就是这样,愈痛愈美。
看不到〈人间失格〉,我们还可以听,可以想象。才拿到碟时就忍不住用手指在黑白双色的封套上来回摩挲,仿佛想通过手指来读到什么讯息似的。纯黑的盘面很冷,粗糙不透光的黑折射出难以言喻的庄严与遥远。就象第一次在外文书店看到〈人间失格〉的美国译本一样,它躺在一大堆五颜六色、装帧华丽的的书中,硬是用颜色拉开距离冷冷地跳入你的眼中——黑色封底,上面只有四个白色汉字:人、间、失、格。我看到它,不由自主地想起河村隆一在〈RED〉(收录于〈CRANBEERY SODA〉)中那声长长的叹息。两者有种微妙的共痛的气质,是暗色悲凉背后一份欲言又止的省略号。不是我刻意营造阴晦的气氛,而是几十年前太宰治往水中那轻轻一纵,已无法让人用轻松惬意的心情去面对〈人间失格〉。有些情绪是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传递的。无论人类如何的变化多端,骨子里总有亘古不变的东西,只是我们总是匆匆又匆匆,无暇或假装无意地去回避它们。然而当〈人间失格〉的音乐响起,我不得不卸下所有伪装、停下脚步、去聆听河村隆一、太宰治、或者,是我自己。
L’Arc-en-Ceil的名曲〈虹〉中有这样一段口白:
用记忆的天平去衡量/一份伤口纵然需要一百份爱来平衡
然而/人的心就像海岸上的岩石一般
被海浪拍打后/留下无数伤口
然而,正是因为有了那么多伤口/爱,才渐渐形成了……
为了平衡那些大大小小的伤口,不断地索取爱。可是对神经纤细的太宰治而言,爱是比伤口更为沉重的负担。要表现身躯随波逐流、灵魂跌跌撞撞地逆波而行,不断被挤压、遏制直至窒息的存在形态;要剥开层层外壳,直刺人性中最矛盾最无力的部分对河村隆一来说实在有点难。但他做到了,至少,他刺痛了我。
〈人间失格〉的音乐和封套一样干净,少了〈深爱〉时期半真半假的煽情,隐去了LUNA SEA(月之海)的强势,河村隆一用钢琴、提琴和自己的声线写出了让人欲罢不能的节奏——牢牢控制住听者的心情。开始还以为他会沿用与大岛合作的〈RED〉风格:以提琴合奏为背景,配上缓慢地有些麻木的打击乐器来撑起节奏部分,声音的处理则偏向低沉、麻木。而听了〈人间失格〉,我意识到自己太天真了。这种一开始就被刻意营造的沉郁风格并不具备令人沦陷的力量。要象〈人间失格〉那样让人懵懵懂懂听了一遍又一遍,听出些许似曾相识的喜悦、悲伤、无奈,走近它后却又发现它们和你想象的不太一样。于是你便开始新的寻找,但真实总在无穷远处,本题无解。
能在夜深无人,万籁俱寂的时候聆听〈人间失格〉固然是好,用自己的耳朵去挖掘那一点点看似漫不经心的匠心独具。让河村隆一温柔高亢的声音充斥在周围每一寸空气里,单纯地享受听觉美。更多时候,我听着它顶着烈日酷暑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中,随着车流茫然而行——由抢道而引起的争吵、失去理智在街道上无休漫骂的妇人、补课途中孩子们一张张不快乐的面容、露天工作的建筑工人沉重的喘息声,这些与我耳中称的上唯美的音乐比起来并没有天上人间的悬殊,相反,是惊人的合拍。太宰治与河村隆一都不是残忍的人,但当一个洞悉世事另一个入戏太深时就另当别论了,他们不动声色地毁掉你眼中单纯的世界给你温柔一刀,然后悄无声息地抽身离去。
并不是非得做在疾驰的列车上看着窗外的树木在视野中匆匆而逝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年华似水”,同样,也并不是非得听THOM YORKE在〈CREEP〉里清冷凄厉又略带神经质的唱腔才知道什么叫“细腻”和“痛楚”。一切与无忧无虑背道而驰的东西在〈人间失格〉里都找的到,所以它听了之后就无法忘却。在按下PLAY键的那一刻,请深深吸一口气,因为你注定要加入它所幻化的梦境,与东方式的伤逝一路同行。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