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载而后望

高中的时候,有一些歌,是给人听了眼眶会噙了泪水的。这就是其中一首。
不知作词是抱着怎样的心情与态度去写的,至少听众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方式。
听了歌,有了旧时感觉,自然脑海也会有朋友的影响轮番显现。
腾,那个最怕高中毕业了大学不能再在一起的朋友,以至于高二就开始算计着考同一所大学。
appooo,一个让我罄尽自己头脑里所有的词汇都难以尽述的朋友,何等意义。
芳,她是什么,要认定为自己30岁之前铁定了的异性知己?她知人,人亦知她。
......
高中三年,值得回忆的是高一下半学期分了文理班之后的部分,不光是用来回忆的,更是不会被光阴磨灭的。
然而还是忘了,appooo是什么时候让我写他的了。我应了只是说高考后的暑假完全闲暇下来再好好写,他不同意也没别的办法,好像是源于我说我要写下高中做回忆录,他便要求我专门写他一篇。暑假开始,磨磨蹭蹭了许久,他开始催促我,于是我拿起笔,手写,一页纸,两页纸,洋洋洒洒到七页纸,后来又转战到电脑上打。全然是很零散的,他也不在乎,而且看了大体的内容后,及其夸张(实而平时都会这样)地作委屈状“我有这样吗?”,我再适当解释,他会平静下来“哦,好像(应该/可能)是吧!”最后他还当个宝儿似的把我写他的这篇处女作适当修改放到QQ空间上去了,炫耀?
他的书桌一眼望去毫无规律可言,然而问他借什么资料书本甚至一张报纸,他都会在一阵翻箱倒柜地动静后那给你。那个带时钟的绿色笔筒,好像是他从贝塔斯曼书友会怎么订购的,很新鲜,对什么都是,刚拿到手研究了良久。最令我佩服的是,呵呵,即便是高三,他骑他那辆他人根本无法驾驭的座骑,前面那个晃晃荡荡的筐,装着的一个手提袋,里面基本上,都是日记本。我看他临下课整理的时候,净是。
记叙他的内容太多了,足以用“冗长”来形容。
其实还是分开了,有什么不舍得的?说不好听了,恋人还有异地的,我们只不过不会是那么粘的。似乎是因为,印证了我说的,任何人一辈子的话是有限的,先前说很多了,后来的只有的是默契而已了。我们应该就是这样的吧。或许后半辈子还有得说。可以带着一个人成长,共同成长,也应该给他时间和空间来自己成长。想想,我对另外的朋友说,时间、空间真的是可畏的。
高中时候,我俩会是其他同学眼中的“特权一族”,乃至加上硕,我们就是“纨绔子弟”,可是还是跟朋友们悉数合得来。单独在一起最多的应该是周日晚上去健身房,油炸臭豆腐、双双、街景、碰碰凉。还有曾经的冬天日落夏天日出。我们才离开高中一年,怎么现在看,明显地觉得老了自己,以至于总是把“哎呀不行了,老了”挂在嘴上,这不是我希望的啊!没给我成熟的感觉,却是满心疲惫?烟草味道会萦绕着刻画记忆的刻刀。
高考成绩出来后,她愤然地对我说“凭什么你出去玩儿半年,我在这儿学半年,结果还没你考得多?!”我知道,你是佯装逗趣,然而心里果真是愤懑的。我这个踩到屁蹦上去的,还是给了她高中最后小小的“打击”。她不是个聪明孩子,但却是个形如appooo说的招人喜欢的孩子,上到99,下到刚会走,她都吃得消、拿得来,天给她这般本领。
跟侃的“兄妹情亲”辗转为“兄妹恋情”,那是她不愿揭起的伤疤嘛?她不会是个单亲孩子,她不觉得自己缺少什么爱,但她会很矛盾地,表现着她的空泛成长精力。高三课间要跟我打羽毛球,都会孩子气地说我、腾等人何等何等地幸福,有着怎样怎样的家庭,什么优越的条件,咬住“特权一族”这个专有名词不松口。是的,她会耍孩子气,却容易被人从一本正经瞬间引领到大咧无拘。你,芳,大家亲昵的称呼为芳芳的同学,最终会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成长。
自己印象深刻的一篇日记,写操场的景致都写得相当细腻有感觉,现在,花红柳绿却是高级灰色,设计的崇尚色彩,只有跑跳在操场上的人是彩色的,甚至声音都是鸦雀的,篮球极大着地面都不做声响,动态的ps过的照片一般。再回头,再回母校看,想一载前的高考,我会记得我的高考成绩,和那个大家会在雨后跑出教室外不惧校长主任地掏出手机拍彩虹的高三夏天。
ps:歌名和歌词内容,是我看来不搭调的。
不知作词是抱着怎样的心情与态度去写的,至少听众可以有自己的理解方式。
听了歌,有了旧时感觉,自然脑海也会有朋友的影响轮番显现。
腾,那个最怕高中毕业了大学不能再在一起的朋友,以至于高二就开始算计着考同一所大学。
appooo,一个让我罄尽自己头脑里所有的词汇都难以尽述的朋友,何等意义。
芳,她是什么,要认定为自己30岁之前铁定了的异性知己?她知人,人亦知她。
......
高中三年,值得回忆的是高一下半学期分了文理班之后的部分,不光是用来回忆的,更是不会被光阴磨灭的。
然而还是忘了,appooo是什么时候让我写他的了。我应了只是说高考后的暑假完全闲暇下来再好好写,他不同意也没别的办法,好像是源于我说我要写下高中做回忆录,他便要求我专门写他一篇。暑假开始,磨磨蹭蹭了许久,他开始催促我,于是我拿起笔,手写,一页纸,两页纸,洋洋洒洒到七页纸,后来又转战到电脑上打。全然是很零散的,他也不在乎,而且看了大体的内容后,及其夸张(实而平时都会这样)地作委屈状“我有这样吗?”,我再适当解释,他会平静下来“哦,好像(应该/可能)是吧!”最后他还当个宝儿似的把我写他的这篇处女作适当修改放到QQ空间上去了,炫耀?
他的书桌一眼望去毫无规律可言,然而问他借什么资料书本甚至一张报纸,他都会在一阵翻箱倒柜地动静后那给你。那个带时钟的绿色笔筒,好像是他从贝塔斯曼书友会怎么订购的,很新鲜,对什么都是,刚拿到手研究了良久。最令我佩服的是,呵呵,即便是高三,他骑他那辆他人根本无法驾驭的座骑,前面那个晃晃荡荡的筐,装着的一个手提袋,里面基本上,都是日记本。我看他临下课整理的时候,净是。
记叙他的内容太多了,足以用“冗长”来形容。
其实还是分开了,有什么不舍得的?说不好听了,恋人还有异地的,我们只不过不会是那么粘的。似乎是因为,印证了我说的,任何人一辈子的话是有限的,先前说很多了,后来的只有的是默契而已了。我们应该就是这样的吧。或许后半辈子还有得说。可以带着一个人成长,共同成长,也应该给他时间和空间来自己成长。想想,我对另外的朋友说,时间、空间真的是可畏的。
高中时候,我俩会是其他同学眼中的“特权一族”,乃至加上硕,我们就是“纨绔子弟”,可是还是跟朋友们悉数合得来。单独在一起最多的应该是周日晚上去健身房,油炸臭豆腐、双双、街景、碰碰凉。还有曾经的冬天日落夏天日出。我们才离开高中一年,怎么现在看,明显地觉得老了自己,以至于总是把“哎呀不行了,老了”挂在嘴上,这不是我希望的啊!没给我成熟的感觉,却是满心疲惫?烟草味道会萦绕着刻画记忆的刻刀。
高考成绩出来后,她愤然地对我说“凭什么你出去玩儿半年,我在这儿学半年,结果还没你考得多?!”我知道,你是佯装逗趣,然而心里果真是愤懑的。我这个踩到屁蹦上去的,还是给了她高中最后小小的“打击”。她不是个聪明孩子,但却是个形如appooo说的招人喜欢的孩子,上到99,下到刚会走,她都吃得消、拿得来,天给她这般本领。
跟侃的“兄妹情亲”辗转为“兄妹恋情”,那是她不愿揭起的伤疤嘛?她不会是个单亲孩子,她不觉得自己缺少什么爱,但她会很矛盾地,表现着她的空泛成长精力。高三课间要跟我打羽毛球,都会孩子气地说我、腾等人何等何等地幸福,有着怎样怎样的家庭,什么优越的条件,咬住“特权一族”这个专有名词不松口。是的,她会耍孩子气,却容易被人从一本正经瞬间引领到大咧无拘。你,芳,大家亲昵的称呼为芳芳的同学,最终会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成长。
自己印象深刻的一篇日记,写操场的景致都写得相当细腻有感觉,现在,花红柳绿却是高级灰色,设计的崇尚色彩,只有跑跳在操场上的人是彩色的,甚至声音都是鸦雀的,篮球极大着地面都不做声响,动态的ps过的照片一般。再回头,再回母校看,想一载前的高考,我会记得我的高考成绩,和那个大家会在雨后跑出教室外不惧校长主任地掏出手机拍彩虹的高三夏天。
ps:歌名和歌词内容,是我看来不搭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