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yerbeer, Cherubini

马里亚·卢伊吉·卡洛·泽诺比奥·萨尔瓦托莱·凯鲁比尼(Cherubini Maria Luigi Carlo Zenobo Salvatore,1760—1842年) ,意大利作曲家。1760年9月8日生于佛罗伦萨,1842年 3月15日卒于巴黎。父亲是哈普西科德演奏家。儿童时代由父亲传授音乐,9岁师从B.费利奇等学习作曲。18岁前写了36首乐曲,主要是帕莱斯特里纳式的教堂音乐,1778年又师从G.萨尔蒂继续深造,掌握了意大利的古典对位法技巧。1779年进入了他的意大利歌剧创作时期,演出了他的第一部歌剧《昆托·法比奥》(1779),并以《被遗弃的阿尔米达》(1782)获得成功。1784年他来到伦敦,又上演了他的两部歌剧,并任皇家作曲家1年。1786年定居巴黎后改变风格,从事法国歌剧创作。他谱写的第一部法国歌剧《德莫丰》(1788)演出失败,第二部《洛多伊丝卡》(1791)始获得巴黎公众的好评。以后演出了他的杰作《美狄亚》(1797)和《两天》(1800,在英、德上演时改名《挑水夫》)。《两天》是受法国大革命英雄主义启发而作的“拯救歌剧”,曾获得J.海顿和L.van贝多芬的赞扬。1794年后,任巴黎音乐学院督学兼教师。1805年旅居维也纳,直到法军进占时才应拿破仑的召请重返巴黎。1814年法兰西王政复辟后,任路易十八皇家小教堂音乐指导。1822—1842年任巴黎音乐学院院长。他的后期创作又回到了宗教音乐,主要作品有《B大调弥撒曲》和《d小调追思曲》等。凯鲁比尼是从古典主义过渡到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14部法国歌剧为发展法国歌剧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19世纪初期复兴意大利传统宗教音乐做出了贡献。与他人合著有《对位法与赋格敦程》(1835)等教学和理论著作多种。
吉亚克莫·梅耶贝尔 (Giacomo Meyerbeer,1791-1864),德国作曲家。自幼学习钢琴,十岁在柏林首次公开登台表演,成为知名的小钢琴家。后立志要创作歌剧,十四岁起学作曲。二十一岁时完成第一部歌剧。1826年后定居巴黎。五年后歌剧《恶魔罗勃》在巴黎歌剧院初演获得成功,以后成为法国大歌剧体裁的代表作曲家。
代表作有歌剧《埃及的十字军》、《北方的明星》、《非洲女》、《先知》等。《非洲女》中的咏叹调《啊! 美丽的人间天堂》,《先知》中的管弦乐选曲《加冕进行曲》流传很广。所作歌剧场面豪华,讲究演出效果。
吉亚克莫·梅耶贝尔 (Giacomo Meyerbeer,1791-1864),德国作曲家。自幼学习钢琴,十岁在柏林首次公开登台表演,成为知名的小钢琴家。后立志要创作歌剧,十四岁起学作曲。二十一岁时完成第一部歌剧。1826年后定居巴黎。五年后歌剧《恶魔罗勃》在巴黎歌剧院初演获得成功,以后成为法国大歌剧体裁的代表作曲家。
代表作有歌剧《埃及的十字军》、《北方的明星》、《非洲女》、《先知》等。《非洲女》中的咏叹调《啊! 美丽的人间天堂》,《先知》中的管弦乐选曲《加冕进行曲》流传很广。所作歌剧场面豪华,讲究演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