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更嘉 如果更宥嘉

区别于一般艺人的横空出世,选秀出身的歌手都有一个让人屏息等待的过程,看好或看坏,就等着他们演绎自己的歌。有人趁热打铁,挟人气以令买气,用自己最“煞食”的套路,赶忙先交一张未必完满的答卷。有人细斟慢酌,继续探索唱歌的心得,同时也锻炼唱歌之外的各个面向,以精良之名让人愈发期待。比如林宥嘉的这张《神秘嘉宾》。
之于我,因为期待太漫长了,所以当主打接踵而至,当新碟回旋在耳,感觉竟然有些不真实。这种不真实,来自于没有对宥嘉的新碟有什么具体的既订设想,相信它绝不会仅只是比赛的简单复刻,只猜度这应该会是一张很多元很丰富的专辑。所以当我一首歌一首歌地听完,每一首都充满了感动,但又觉得每一首都可以更好的。
李泉词曲的《眼色》摆在第一首似乎有重要的意义。宥嘉在《超级星光大道》一鸣惊人,同时牢牢抓住我目光的,正正是李泉的《走钢索的人》。当时我惊讶于,当全世界都在R&B,竟然有一个不到20岁的台湾小子选了这样一首内地歌手的偏冷门歌曲,而且表现精湛。其后他的表现更是惊艳不断,“迷幻”这个不知是好是坏的称号也自此伴随。其实比赛中比“迷幻”更值得称道的应该是他能将一众或芭乐或冷门或流气的歌都“据为己有”的魔力。呼应唱片封面的魔法师造型,“迷宫”演唱会的“走不出去”概念,这首歌恰如其分地带出了这种掀开帷幕准备施法让你着迷的神秘气氛。从一颗颗钢琴音的铺陈,到管弦乐的渐入,到鼓点与big band的交融推演,加上宥嘉收放得当的演绎,一场魔术表演的起承转合都表现出来了。那问题出现在哪儿呢?正如宥嘉在电台采访中说,这首歌的歌词写的是一个自负的人,于是隐隐渗出悲来。李泉填词时大概也没料到这会摆在第一首,专辑的开篇,表达“自信”会更合适吧。
接下来的《神秘嘉宾》是首波及专辑同名主打,也算是送给歌迷的歌,歌名将一个“嘉”字嵌入其中,歌中一句“唯有(宥)你的背影”更是巧妙地带及宥嘉之前收录在合辑中的一首《背影》及相关的小轶事。选秀出身,对歌迷凭歌寄谢意仿佛是必要的事,杨宗纬就在首播主打交出了《鸽子》,宥嘉的粉丝打趣说“yoga千万别来一首《包子》啊”。结果“神秘嘉宾”带出的意境好很多,歌手与歌迷,互相闯进各自生命,正中红心,填词人陈信延应记一功。郑楠的曲向来有些芭乐,这回在副歌加入了奇怪但独特的高音拖长音,作为一首专辑的第一主打算是不过不失。而同样是pop rock的第二主打《伯乐》则出色许多。写出梁静茹《崇拜》、孙燕姿《我也很想他》的马来西亚音乐人彭学斌包办词曲,以B段入歌先声夺人,再慢慢带出宥嘉各个音域的声音及一些基本技巧,这样一首抢耳又动人的作品,作为主打实在适合。赞叹于这首歌的歌词,用简单的字眼,写出一种健康的爱情观:珍惜已然离开的恋人所留下的美好回忆与情感成长。易智言导演的MV更是加固了这份感动。
而硬要扣“迷幻”的帽子,林宥嘉自己填词的这首《请说》则最为合身。歌词所描述的男生因为心烦而对身边人爱理不理的状态是适合这个慵懒的调调的。另一首透露“迷幻”风格的《慢一点》则唱得很肯定,而且仔细听能感觉到yoga好像是带着感冒录这首歌的。施人诚描写生活态度的词正中这个时代的下怀,却完全不落俗套,加上小宇优质的旋律和编曲,又一首完整的作品。(但这首歌的评价似乎很两极化)
林夕填词的《病态》是许多人没有预想到的爵士歌剧风格,夕爷最出彩的部分正是副歌字句密集的那段,“哭着笑坐着等站着睡”,CD里是口齿清晰的,MP3似乎有些消耗了。许多人都说这小孩的专辑像陈奕迅,严格说是这首最像,除了eason有唱过《男人的错》等曲风类似的歌曲外,也因为这首歌是林夕写的,带了香港人填国语词的特殊况味,所以更让人觉得似曾相识。另一首被说像eason的该是《残酷月光》了。但我觉得那其实是像陈小霞,因为陈奕迅太多重要作品出自陈小霞之手了,小霞姐在监制这首歌的时候又教了宥嘉一些独特的演绎方式,才使这首歌听起来有别人的影子。第一印象必然会听出唱腔的改变,并且稍觉yoga对这厚重有些驾驭无从。但几遍之后耐听无比,情绪推进循序渐进,画面张力逐次绽放。只是副歌编曲有些单薄,让歌者声音稍嫌疏离。
个人最不感冒的是《心有林夕》。作曲的郑楠是内地人,参加华研词曲创作比赛获奖后炙手可热,帮S.H.E写了《中国话》等热门歌曲,但他交给宥嘉的也同样是无比芭乐的旋律。作词蓝小邪作为林夕粉丝写得有些晦涩了,宥嘉咬字的毛病在这一首最为明显(“闪光灯”和“旁观者”)。不过认真聆听,还是会听见作词人的用心,她没有做最俗套的歌名串联,没有消费林夕,而是讲述一个这样的人物在人心中能给予的力量。
摆在第三首的《爱情是圆的》是整张专辑中最为轻松的一首,极其普通的R&B曲调,宥嘉带一点搞怪地唱了几句“行不行”,让这首歌稍微活起来。不过在曲序上,这唯一的轻松小品是不是应该放在中间的位置呢?相较之下,摆在末尾的《再别康桥》则让人惊艳不已。民谣旋律配上基本没有修改的诗作,宥嘉演绎起来驾轻就熟,最美妙处莫过于副歌为配合词和曲对个别字词的重复,让整首歌浑然天成。
这样的一张专辑,每一首都算得上动听,每一首都值得反复聆听以发现新的最爱。但始终有一些无法言喻的不足之处,始终觉得可以更嘉更宥嘉的。是我们对林宥嘉期待太高还是要求太高呢?华研这样一直做偶像的小公司,用自己选拔的词曲创作者或许能大大节省成本,但仿佛他们并不全能,写给S.H.E的写给yoga却不一定适合了。而在编曲方面,以门外汉的听觉,是不是流行摇滚的曲风过于吃重了些呢?
至于许多人说这张专辑不像比赛时的林宥嘉,这大概是选秀出身歌手的普遍困境。真人秀式节目极度放大了选手的生活面,尤其像yoga这么真我的小孩,我们习惯了他的文字他的说话,当一张属于他但是是由若干个别人创作的作品呈现出来时,就难免疏离了。所以更嘉更宥嘉的祝愿,大概有赖于他本人在各个创作层面的参与吧。
之于我,因为期待太漫长了,所以当主打接踵而至,当新碟回旋在耳,感觉竟然有些不真实。这种不真实,来自于没有对宥嘉的新碟有什么具体的既订设想,相信它绝不会仅只是比赛的简单复刻,只猜度这应该会是一张很多元很丰富的专辑。所以当我一首歌一首歌地听完,每一首都充满了感动,但又觉得每一首都可以更好的。
李泉词曲的《眼色》摆在第一首似乎有重要的意义。宥嘉在《超级星光大道》一鸣惊人,同时牢牢抓住我目光的,正正是李泉的《走钢索的人》。当时我惊讶于,当全世界都在R&B,竟然有一个不到20岁的台湾小子选了这样一首内地歌手的偏冷门歌曲,而且表现精湛。其后他的表现更是惊艳不断,“迷幻”这个不知是好是坏的称号也自此伴随。其实比赛中比“迷幻”更值得称道的应该是他能将一众或芭乐或冷门或流气的歌都“据为己有”的魔力。呼应唱片封面的魔法师造型,“迷宫”演唱会的“走不出去”概念,这首歌恰如其分地带出了这种掀开帷幕准备施法让你着迷的神秘气氛。从一颗颗钢琴音的铺陈,到管弦乐的渐入,到鼓点与big band的交融推演,加上宥嘉收放得当的演绎,一场魔术表演的起承转合都表现出来了。那问题出现在哪儿呢?正如宥嘉在电台采访中说,这首歌的歌词写的是一个自负的人,于是隐隐渗出悲来。李泉填词时大概也没料到这会摆在第一首,专辑的开篇,表达“自信”会更合适吧。
接下来的《神秘嘉宾》是首波及专辑同名主打,也算是送给歌迷的歌,歌名将一个“嘉”字嵌入其中,歌中一句“唯有(宥)你的背影”更是巧妙地带及宥嘉之前收录在合辑中的一首《背影》及相关的小轶事。选秀出身,对歌迷凭歌寄谢意仿佛是必要的事,杨宗纬就在首播主打交出了《鸽子》,宥嘉的粉丝打趣说“yoga千万别来一首《包子》啊”。结果“神秘嘉宾”带出的意境好很多,歌手与歌迷,互相闯进各自生命,正中红心,填词人陈信延应记一功。郑楠的曲向来有些芭乐,这回在副歌加入了奇怪但独特的高音拖长音,作为一首专辑的第一主打算是不过不失。而同样是pop rock的第二主打《伯乐》则出色许多。写出梁静茹《崇拜》、孙燕姿《我也很想他》的马来西亚音乐人彭学斌包办词曲,以B段入歌先声夺人,再慢慢带出宥嘉各个音域的声音及一些基本技巧,这样一首抢耳又动人的作品,作为主打实在适合。赞叹于这首歌的歌词,用简单的字眼,写出一种健康的爱情观:珍惜已然离开的恋人所留下的美好回忆与情感成长。易智言导演的MV更是加固了这份感动。
而硬要扣“迷幻”的帽子,林宥嘉自己填词的这首《请说》则最为合身。歌词所描述的男生因为心烦而对身边人爱理不理的状态是适合这个慵懒的调调的。另一首透露“迷幻”风格的《慢一点》则唱得很肯定,而且仔细听能感觉到yoga好像是带着感冒录这首歌的。施人诚描写生活态度的词正中这个时代的下怀,却完全不落俗套,加上小宇优质的旋律和编曲,又一首完整的作品。(但这首歌的评价似乎很两极化)
林夕填词的《病态》是许多人没有预想到的爵士歌剧风格,夕爷最出彩的部分正是副歌字句密集的那段,“哭着笑坐着等站着睡”,CD里是口齿清晰的,MP3似乎有些消耗了。许多人都说这小孩的专辑像陈奕迅,严格说是这首最像,除了eason有唱过《男人的错》等曲风类似的歌曲外,也因为这首歌是林夕写的,带了香港人填国语词的特殊况味,所以更让人觉得似曾相识。另一首被说像eason的该是《残酷月光》了。但我觉得那其实是像陈小霞,因为陈奕迅太多重要作品出自陈小霞之手了,小霞姐在监制这首歌的时候又教了宥嘉一些独特的演绎方式,才使这首歌听起来有别人的影子。第一印象必然会听出唱腔的改变,并且稍觉yoga对这厚重有些驾驭无从。但几遍之后耐听无比,情绪推进循序渐进,画面张力逐次绽放。只是副歌编曲有些单薄,让歌者声音稍嫌疏离。
个人最不感冒的是《心有林夕》。作曲的郑楠是内地人,参加华研词曲创作比赛获奖后炙手可热,帮S.H.E写了《中国话》等热门歌曲,但他交给宥嘉的也同样是无比芭乐的旋律。作词蓝小邪作为林夕粉丝写得有些晦涩了,宥嘉咬字的毛病在这一首最为明显(“闪光灯”和“旁观者”)。不过认真聆听,还是会听见作词人的用心,她没有做最俗套的歌名串联,没有消费林夕,而是讲述一个这样的人物在人心中能给予的力量。
摆在第三首的《爱情是圆的》是整张专辑中最为轻松的一首,极其普通的R&B曲调,宥嘉带一点搞怪地唱了几句“行不行”,让这首歌稍微活起来。不过在曲序上,这唯一的轻松小品是不是应该放在中间的位置呢?相较之下,摆在末尾的《再别康桥》则让人惊艳不已。民谣旋律配上基本没有修改的诗作,宥嘉演绎起来驾轻就熟,最美妙处莫过于副歌为配合词和曲对个别字词的重复,让整首歌浑然天成。
这样的一张专辑,每一首都算得上动听,每一首都值得反复聆听以发现新的最爱。但始终有一些无法言喻的不足之处,始终觉得可以更嘉更宥嘉的。是我们对林宥嘉期待太高还是要求太高呢?华研这样一直做偶像的小公司,用自己选拔的词曲创作者或许能大大节省成本,但仿佛他们并不全能,写给S.H.E的写给yoga却不一定适合了。而在编曲方面,以门外汉的听觉,是不是流行摇滚的曲风过于吃重了些呢?
至于许多人说这张专辑不像比赛时的林宥嘉,这大概是选秀出身歌手的普遍困境。真人秀式节目极度放大了选手的生活面,尤其像yoga这么真我的小孩,我们习惯了他的文字他的说话,当一张属于他但是是由若干个别人创作的作品呈现出来时,就难免疏离了。所以更嘉更宥嘉的祝愿,大概有赖于他本人在各个创作层面的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