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间编织古老的歌谣

1999年已经加入臧天朔乐队担任贝斯手的斯琴格日乐随乐队参加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开幕演出,节目上斯琴格日乐演唱了臧天朔改编版《山歌好比春江水》。演出当天,斯琴格日乐身穿红衣皮裤,身背斯坦伯格无头电贝斯,一开嗓便盖过了所有人风头,从此被观众熟知。 山歌好比春江水音乐:斯琴格日乐-织谣Ⅱ 从成名作发表至今,民歌元素从未离开斯琴格日乐的创作/歌唱版图。如果说《山歌好比春江水》给斯琴格日乐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那么《织谣》则引领她走进自己内心更深处。
2016年斯琴格日乐推出了《织谣》概念专辑,“织谣”意为将那些古老的少数民族歌谣,用现代的音乐元素形式编织起来。 《织谣》是斯琴格日乐的表达方式,表达着不追求名利的、热爱文艺的那个自我。然而《织谣》在2016年发表时并没有引起太大关注,在主流市场看来这是一张十分小众的专辑,直到2017年《织谣》获得首届GMA唱工委音乐奖颁发的最佳民族民间演唱奖,《织谣II》荣获GMA全球音乐奖银牌奖。
斯琴格日乐曾说,“织谣”是一朵慢慢绽放的花儿。 截止到目前,“织谣系列”已经制作发表了4张专辑,共计41首少数民族民歌,涉及30多个族群。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织谣的民歌中我们听到每个民族都有着鲜明的特色,每一张《织谣》仿佛是一场超越时空的旅行。用爵士风演绎不同语言、不同民族的民歌,保留了民歌原有的韵味,现代音乐的律动又给听者以最舒适的听感,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就这样被记录下来,传承下去。
从“织谣系列”开始,斯琴格日乐不再是歌喉清亮、带有民族元素的流行歌手,更是回归大地、世界音乐融合更加鲜明的新世纪音乐艺术家。 《织谣IV》延续了“织谣系列”的母语演绎,相比前三张织谣,这张在风格、编曲上更精进、更具现代性,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塔吉克族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以慢板bossa nova和塔吉克族方言巧妙融合,其中萨克斯演奏更画龙点睛突出了这首民歌娓娓道来的忧郁韵味。再如鄂温克族的《彩虹》中吉他与长笛的融入,增强了歌曲的律动性,让古老的民歌瞬时鲜活起来。 《织谣IV》延续“编织古老的歌谣”的概念,收录了包含蒙古族、维吾尔族、鄂温克族、景颇族等数个民族的十首古老且很有代表性的歌谣,经由斯琴格日乐携多位乐手重新改编,在现代乐器的演奏改编中,重获新生绽放光彩。
整张专辑继续保持原汁原味母语演唱,尽管听不懂歌词,但通过吟唱曲调能够感受到那超越历史长河的情深谊长。纵观已发表的四张织谣专辑,专辑封面图中色彩斑斓的编织物均出自斯琴格日乐之手,它们就如同这一首首歌谣般,温暖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