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下的黑之呼吸

剛聽過新歌<三個字>突然想到還未聽這首於是來補一下。發現真的很不錯啊。
如果說對一位歌手而言好的作品可能需要基於經歷和體驗,譬如Y曾經話"陳奕迅已經三十歲,所以有一些歌可以寫給他"的<葡萄成熟時>,或與這首歌相比更爲貼切一點的類比:現在‘爛大街’的名曲<浮誇>一樣(當然浮誇的好并不在於所謂的高音或演唱技巧方面),這首歌在當時推出也有點類似<浮誇>之于陳肥的意義(當然這首歌沒有浮誇之于陳肥的高度),作爲唱出某段人生際遇的歌曲。因此在我耳中好像格外好聽些?(事件背景大概就是AK雖然很抱希望但很遺憾當年沒有得到叱吒新人獎,而在柳柳獲金后(如港媒言)“全程黑面”。在我個人看來是因爲對自己失望而未能控制好情緒第一時間恭喜隊友,事後也因此產生一些輿論風波。)
當然,理性來説好聽的點在於 首先,旋律上十分抓耳。
首先旋律的推進上很棒。從旋律與歌詞分佈的對應看:
旋律PART:1
人們剖析我的臉 不發一語 呼氣吸氣 便引動謠言
一分 半秒 論斷 何其 片面 眉頭額角 怎 去辨認 良善
旋律PART:2
當刻要哭 因何變污點 如真的痛心 因何要欺騙
而心的變遷 坦然去體驗 才能無悔 受得住磨練
旋律PART:3
拿起假臉 棄掉了本性 性格給削平
直角切去剩下圓形 何以把 率真修正
誰誤解修心養性 滅了反應 當是種本領 猶似快樂
或是 不甘 憤慨 要被人決定 為何認命
——接著重複旋律段落
旋律PART:1
人們扭曲我心意 招惹口舌 不會反駁 就卸下言詞
只知 我信 偽善 毫無 意義 誠實做我 寫我舊日名字
旋律PART:2
怎可覺得 因情緒羞恥 從不想作假 只活這一次
人的喜與悲 怎樣詐不知 埋藏情緒 又所謂何事
旋律PART:3
拿起假臉 棄掉了本性 性格給削平
直角切去剩下圓形 何以把 率真修正
誰誤解修心養性 滅了反應 當是種本領 尤似快樂
或是 不甘 憤慨 要被人決定
旋律PART:4(或者説是P2plus)
(第一句是P2)
願我的黑令我清醒
(變換旋律的P2+)
而黑中有光 心很清 柔似水 守護 感性結晶
(P2)
黑是百種色
(變換旋律的P2+)
混於這世間 越變幻 越感受這熱情 越看清
旋律PART:3
拿起假臉 棄掉了本性 性格給削平
直角切去剩下圓形 何以把 率真修正
誰誤解修心養性 滅了反應 當是種本領
尤似快樂 或是 不甘 憤慨 要被人決定
旋律PART:4(或者説是P2plus)
(P2)
願我的黑令我清醒
(變換旋律的P2+)
而黑中有光 心很清 柔似水
守護 感性結晶
(P2)
黑是百種色
(變換旋律的P2+)
混於這世間 越變幻 越感受這熱情 越看清
如上,從旋律和編曲上可以將整首歌的旋律分爲4個part。
前半部分奠定了主要基調是1+2+3的推進這種形式,我個人認爲1=開篇(平衡的力量),2=抓耳高潮(是一個變調 +向下的力量),3=副歌主高潮(一個向上的力量)。因爲P2部分的變調具有記憶點,而P3的旋律連同歌詞則進一步將歌曲推向高潮,2和3之間也形成了歌曲的起伏。
后半部分在重複PART123的基礎上,PART4將最爲抓耳的part2進行擴展后又達成了進一步的旋律推進(向下+向上的兩種旋律結合),因此尾端在形成了3434的副歌主高潮+抓耳高潮的雙重推進下,形成了“上——下—上——上——下—上”的旋律起伏。到此是從整體上對歌曲的旋律進行了劃分。而從細節上看,在歌曲后半段的推進中1,2,3之間的連接方式也和前半部分不同。
因此,從旋律上看,整首歌前後呼應下的完整度與聽覺刺激兩個方面都很完善。而在歌詞上,整首歌的前半和後半相比也進行了進一步的闡釋而不是簡單的重複(在此辣菜一下OOO歌和XXX歌)。
雖然我個人聽粵語歌其實最看重歌詞,但在此不具體分析了,除了開頭所說的最好聽的歌曲是要記錄或讓歌手唱出某段經歷外,單純從圍繞主題而言詞也寫得挺好的,我相信AK和作詞人肯定有一定深度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