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藏岁月

帷幕拉开,若世浮尘。才子佳人,舟渡老翁 。如诗吟咏,掺些许嘲讽,皆由因果其中。笔底风霜,粉墨铺张。袖藏岁月,长恨长生。砺出锋刃,挥改词文。衣袍加身,天下戏言我,只此一捧风灯。踽踽而过是载着谁的魂。戏中人,籍由鲜活姿态扮演逼真。唱几折,至此看客散去堂彩渐冷。这一怀,累累千年戏骨如何不沉。用余生,得白梅树下一隅安稳。‘二爷这是,要做我的戏台子’‘是啊,你便在我的掌心里,唱上一出吧!’世俗化话本,百态跻身。荒唐时代,颇多传闻。行头卸后,有静默温存。掌中浮游风灯,踽踽而过是载着谁的魂。戏中人,起承转合诉着淋漓爱恨。未竟的,也将曲终人散茶盏渐冷。这一怀,累累千年戏骨最是深沉。用余生,伴月落日升愿为良人。"别人捧我,是捧我的戏。程凤台,他是明白我这个人。这中间的情义不一样"叹一声,一抛水袖作台上痴的人。颦笑中,落雪纷纷映台下醉的人。故事里,戏说梅龙簪取海棠鲜红。千万语,不抵你我二三子与共。倏问起,一梦一生或一生一梦… 这一整段词写我心缝里去了,也写进了鬓边的魂里,商细蕊的魂里。越看一遍商老板和程二爷,就越喜欢一次,心里也越发纠葛,所以是万万不敢看第二遍的。我太喜欢商老板了,尤其是看影视剧里尹正扮演的商细蕊, 踽踽而过是载着谁的魂,这句话诠释的真的好!为什么我看影视剧比书里更喜欢,可能大概是画面感算出来了,姿态韵味,灵活鲜动,尹正无一不把商老板演绎到了极致,仿佛是商细蕊借着尹正的身子还了魂儿。但是单看书里,我是万万没有如此激动的心,和更多的喜欢。书里是耽美的事,但是剧里演绎的知己情却更能撩拨我的心。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一九三三年的北平,是全中国最热闹的地方。这热闹和别处不同,不是灯红酒绿,十里洋场,而是一种瑰丽的嘈杂,昆曲京戏,梆子乱弹,秦腔大鼓,快板评书,任何你能想象的传统艺术都在这里融汇到一起——这是千年梨园最辉煌的舞台,也是最后一位梨园魁首商细蕊占尽风流的地方。堂会上的一声唤,一照面,教上海来的程凤台程二爷结识了这位仿佛活在流言和传奇中的名伶,他摘下商细蕊衣襟上簪的红梅花,一笑,插在了自己西装的花眼里。双眼一闭一睁之间,已身在长生殿上。商细蕊唱,来来来,我与二爷步一回者。程凤台却道,只要你愿意,我就一直陪着你吧。两个人因戏结缘,表白的话也说得像两句戏词。后来,有风流才子将他二人的故事敷衍出来,好教各位看官瞧个明白,便是这出《鬓边不是海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