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怡良+陈建骐,如罂粟,如水蛭

我自恋地认为,艾怡良会以《偏偏我却都记得》这几个字命名五专,多少有受了我两年前和她一次长聊后的灵感启发。
那次是关于《垂直活着, 水平留恋着》的专辑宣传,我和她聊到了一个关于时间辩证的问题:如果万物能量守恒定律当真,当我们被时间治愈,渐渐愈合了肉体和心里的伤疤以后,时间吸纳的我们的灵魂苦痛,又将如何转化?
顺着这个问题,艾怡良有推荐给我一本书,美国 Kurt Vonnegut 写的「TIMEQUAKE」,然后她就回去台湾筹备别的工作了。
再然后,到了这张专辑。
其间我和艾怡良未有机会再交谈些什么,但或者,我想她上次和我聊后关于时间的能量守恒转化,已经化成了她这张专辑。
大概是奔着要再拿金曲奖歌后甚至冲击“最佳专辑”的目标,所以《偏偏我却都记得》再与陈建骐联手,整张专辑就像是艾怡良在时间的能量守恒作用下,吞下了爱的贪嗔悔痛,用诚意面对了自我——这其中的诚意,我愿称作是一种嚣张的诚意!
专辑先行的《贪》和去年作为 OST 先首发的《我这个人》单曲,都在讲着“爱与贪”之间在人心该如何把控的行为拿捏;到专辑全碟曝光的《我多想变成她》虐心的词曲和演唱,也在力证着一个人笑时有多灿烂,伤时便会沉沦到多么暗色的情绪泥淖里。
开场单曲《以灰之名》的磅礴大气感,犹如又再铺排开了艾怡良将走向 Diva 的康庄大道;但接下来《聪明》、《贪》等歌的“示弱”马上又能令听者沉浸到艾怡良的更深沉的音乐情境中。
像是一个人沉溺,朋友来了便有情绪光亮面的设定,专辑中的几首合唱曲《怀疑论》、《一个礼拜至少有一天是醒着的》、《偏爱》和《痛感》分别在叶柏成、吕士轩、9m88、BCW以及李玖哲的助力中,白羊座热情的一面就着实被挖掘到位了。
再回到在我个人社交网路上被一大片好评的《早晚》,如同《Forever Young》般感性的艾怡良又回到了一个人的 emo 时刻,相似的情感表达,又不那么相似的态度输出,曾经“二十年后 还是一样轻狂一样不枉”的呐喊变成现如今“又过了一个年 又少了点狂野”的自我认命,可是艾怡良、可是我们,真的要认命吗?
这怎么看都该是个开放结局才对。
我很喜欢这次《可是我依然还记得》的专辑文案,周全又细致,听者想了解、想窥探的,都提及了,建议大家一边细读文案,一边顺序播放这十一首歌。
最后,我想说的还有,艾怡良和制作人陈建骐的异曲同工之处都在于,他们都看似是没有侵略性的——艾怡良亲切恣意的笑总会让人觉得她是个性格大喇喇之人,陈建骐老师的文质彬彬也一直令他看起来很容易亲近——但这二人的音乐一旦碰撞相融,一旦唱入人心,会上头,会吸血,如罂粟,如水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