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青春游戏
本文刊登于《通俗歌曲·摇滚》08年6月号,请勿转载~~谢了
近两年英国乐坛呈现出的是一种别样的繁荣。在老一辈英伦乐队纷纷改头换面重新上路的同时,一批又一批年轻乐队也前仆后继地涌向听众。讽刺的是,纵观这些走在时代前沿的新乐队,无不是打着复古怀旧的招牌,当我们一头扎进新英伦的队伍中,竟然不知道自己是在怀念三四十年前的黄金时代还是在追赶潮流。在NME杂志不知疲倦的造星运动中,这些在一定保质期内可以呼风唤雨的乐队究竟能走多远,谁也没有答案。甚至在有限的主流市场空间外还有多少乐队被深埋于地下,也只能由我们自己去发现。而对于那些因为一张处女专辑破浪而出的幸运儿们,听众的态度也就有些微妙了,对于他们的未来不仅仅是期待,同时还带着质疑。
The Kooks就是这批幸运儿里的佼佼者,当我们19岁还在为学业奔波的时候,这些孩子已经用一张处女专辑赚了个满堂彩。2004年7月发行了首张单曲《Eddie's Gun》之后,准备两年终于在06年初交出了他们的第一份答卷《Inside In Inside Out》。虽然当年各个音乐榜单上有着无比奢华的名字,Muse,Jarvis Cocker,Thom Yorke等一批老油条重装上阵,现在走在风口浪尖上的Arctic Monkeys等新丁也是在当年发迹,但是The Kooks能在这些名字中傲然而出,让人们依然惦记着,光靠一张张漂亮脸蛋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张专辑一经发行就登上了英国金榜的第九名,在年度英国音乐奖中,他们还和The Fratellis,Lily Allen等人一同提名最具突破团体/个人奖。显然,这张在年初就发行的处女专辑带给了他们一个华丽的开场。
虽然英伦复古风几乎吹遍了大大小小所有的新晋乐队,但是仔细去听每个乐队的专辑,还是能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这也就是让他们取胜的砝码,在复古的大范围内融入自己擅长的风格似乎已经成为了惯用的做法,对于这支年轻的英国朋克复古乐队The Kooks来说也不例外,带着当年Blur和Supergrass这些元老乐队血脉的爽朗吉他声,同时融入雷鬼和放克的节奏使得他们的有些歌听起来有着让你跳舞的冲动。当然他们比其他新乐队高明的一点是,他们并不惧怕自己年轻,而是更多的发挥了年轻的资本,直来直去坦荡荡的做了这张《Inside In Inside Out》。
刚发行专辑的时候,就有乐评人尖锐地指出,听这张专辑就像是在听一个Pop-Punk乐队的杂耍,如果这样说,那么他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相对像The Libertines这种一出现就表现出生猛迷醉气息的乐队和Razorlight那种傲慢的不可一世的主唱,The Kooks显然更知道怎么去讨好歌迷的心,他们不仅显露出必要的自我意识,同时也在最大限度上拉近着与听众之间的距离。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也有他们的大批歌迷,流行并不是什么耻辱,最主要的是如何在增加流行度的同时保持自我风格,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张《Inside In Inside Out》显然是成功的,不要说我们听到了多么幼稚的声线,多么无味的歌词,在专辑CD停止运转的时候,你能说你忘记《Eddie's Gun》戏谑一般的曲调和《Naive》里别样的深情吗?虽然整体上这张专辑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范本,整整14首歌说是一张专辑还不如说使他们以往写作歌曲的精选辑,在一阵木吉他悠扬的开场《Seaside》之后紧接着就是急速嘈杂的《See The World》,整张专辑就像是一个故意打乱的拼盘,五花八门没有一条连贯的线索,但是正是这样的杂乱,才凸显了每首歌的地位,在这张变化丰富的专辑里,似乎没有一刻不让你感觉到青春爆发的力量。就算因为乐队本身技术和阅历的限制,他们无法带给我们一场最高水准的表演,但是至少《Inside In Inside Out》留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夏天。
转眼间夏天又要到来了,The Kooks赶在夏天之前给我们带来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Konk》,专辑的名字从字面上看并不怎么雅致,但是其实来自他们制作这张专辑的录音室的名字,封面也从上一张的白色成为了黑色主导,显然对于他们来说,贝司手Max的离队就像是笼罩在这些年轻人头顶的乌云,主唱Luke Pritchard在去年年底向NME表示他们其实有一段时间有着解散的危机,但是最后他们还是挺过来了。而这张名为《Konk》的专辑里还是不难看出他们的改变的。
在《Inside In Inside Out》里,不管他们唱着多么复古的曲调,敲着多么复古的节奏,给人的感觉都像是一群现代孩子的玩耍,我们可以想起我们最美好的时光,我们年少轻狂时做的疯狂事,但是这些记忆都跟时代无关,Funk元素和Pop-Rock混合的节奏更容易让人兴奋而不是怀旧,但是在《Konk》里,大部分曲目都是围绕着英国朋克复古的框架构建的,这种明确的时代感马上就把我们拉入了怀旧的氛围当中。从细节上来看,The Kooks经过这两年的磨砺还是成熟了不少。首先这张专辑是一个很明白的概念,跟处女作放纵随意的编排不同,这张新专辑有着很明确的线索,歌与歌之间的连贯度明显加强,它不再是一张精选辑一样的作品,而是有了紧凑的行进速度和起伏。而每首歌的处理上,The Kooks也放弃了《Inside In》里单一的方法,因为在前作中,The Kooks每写一首歌,那放在专辑里的效果就是一首歌而已,它把某一种元素融入单独的歌曲中,而在下一首歌里却忽然变成了另一种元素,就像我们在上一张专辑里《Jakie Big Tits》清脆的木吉他伴奏后突然听到《Time Awaits》里雷鬼的节奏那种突然的感觉,这样跳跃性的点缀显然表明他们并没有把这些风格真正彻底的融入于专辑这个整体。而《Konk》的成熟就在于他们把一些细微的变化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了每首歌里,这也让专辑听上去在延续性上更加流畅。从开场曲到《The Tick Of Time》,The Kooks没有让中心发生什么大的偏移。而在某些曲目上,The Kooks运用吉他和弦的方式也比前作显得更加大胆和饱满,在《Stormy Weather》和《Sway》里我们都能听到一些与前作不同的细节。
可是让我疑惑不解的不是他们细节上表现出的进步,而是关于这张专辑的定位。可以说,《Konk》的着力点还是在青春琐事上,年龄阅历摆在那里,想扮成熟还不如用自己的真实面貌示人来的豪爽,跟处女作High到底的气氛比起来,这张专辑的基调显然更低沉一些,但是在基调变暗的同时,他们所作的并不是把自己在《Inside In Inside Out》里添加的个性元素延伸到这张新专辑里,把乐队的风格变得更加完善,而是选择剔除这些原有的音乐因素,大量减少了混搭和融合的做法,我们在《Konk》中能够找到带着明显Funk气息的歌曲似乎只剩下《Gap》一首了,而当我们细数他们最受歌迷欢迎的几首歌曲时,无不发现听众对于他们这种个性风格的期待。《Konk》在维系专辑整体齐整度的同时,竟然使自己的风格更加接近纯粹的朋克复古风潮,在一个如果没有个性风格就会被时代大潮吞没的年代,这对于这个年轻的乐队来说无疑是非常不明智的,如果我们想听这种趋于流行的朋克复古,我们就没有必要一定要选择The Kooks,这批复古浪潮里有技术的新乐队还是不少的。如果说他们在处女作里表现出的青春热力感染了大众,那么他们要拿出什么样的作品才能满足听众日益挑剔的耳朵,我想这个问题他们不是没有考虑过。
听着新专辑里这些曲调变得更加流行的歌曲,我想The Kooks最初的目的可能并不是给听众一个意外,而是想更贴近主流市场,在大范围内吸引更多不同层面的听众,他们像一个邻家男孩一样,细心的揣摩着你心里最柔软的部分,新专辑里大部分的歌在吉他运用上虽然有着更丰富的细节,更急速的节奏和活力,但是总体走向上还是趋于平淡,甚至整张专辑听下来,没有一首能让人记住的曲目,因为大部分歌为了保持这个整体,都选择了相同的模式。编曲上更像是直接的连接,缺少过渡和精彩的桥段,The Kooks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旋律概念,而是直接套用了朋克流行的惯常曲式,这也让某些歌听起来非常僵硬,而屈指可数的几首有些趣味的歌曲更像是灵光一现。专辑首先发行的单曲《Always Where I Need To Be》只是让我木然的想起了Mcfly的腔调,我们能记住The Kooks的面貌或许只能从那些他们擅长的木吉他抒情小曲中重温了,他们很知趣的增加了木吉他拨弦的比重,而你说《Shine On》和《Mr. Maker》在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或许只是调子不同罢了,评论家们所戏称的"boy band with guitar"似乎没有在他们的处女作中应验,相反却在这张二年级的答卷中找到了攻击的对象。这张专辑写的更加Easy Listening,但是却丧失了那些可以在瞬间抓住听众神经的音乐元素,我不知道这种牺牲是他们为成熟所付出的代价,还是因为他们还是太过年轻,以至于内心的矛盾让他们把握不住自己前进的方向。这种成也青春,败也青春的感觉,让他们看起来是在一个在青春期左右徘徊的孩子。可是现实是,往往在没有等到一支乐队冲破青春期的时候,时代的音乐浪潮就把他们淹没了。
虽然《Inside In Inside Out》是一张略显青涩的处女专辑,但是至少它让我们记住了《Naive》,《Eddie's Gun》,《Ooh La》等等这些带着小趣味的俏皮歌曲,而《Konk》却让我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进步肯定是有的,他们不愿意原封不动的复制自己的做法还是很让人赞赏的,但是可能由于乐队成员自身音乐素养和理念的限制,使得这张实际上想更上一层楼的专辑变得像是一场追逐潮流的作秀。转眼间,这些走在时代前沿的新英伦乐队都交出了自己的第二份答卷,而新一轮的年度造星运动还在火热进行中。The Kooks没有Arctic Monkeys那种大胆到乘胜追击,把火爆程度无限延伸的气魄,也没有像Editors,Bloc Party这些复古乐队过硬的技术支持,他们还要面对像The Twang等一批时髦新乐队的挑战,如果他们不想把自己的命运变成一场生于大众,死于大众的游戏,那么我想是时候让他们走出迷失的青春,找到自我了。
原文出处:http://frengermandy.blogbus.com/logs/21941367.html
近两年英国乐坛呈现出的是一种别样的繁荣。在老一辈英伦乐队纷纷改头换面重新上路的同时,一批又一批年轻乐队也前仆后继地涌向听众。讽刺的是,纵观这些走在时代前沿的新乐队,无不是打着复古怀旧的招牌,当我们一头扎进新英伦的队伍中,竟然不知道自己是在怀念三四十年前的黄金时代还是在追赶潮流。在NME杂志不知疲倦的造星运动中,这些在一定保质期内可以呼风唤雨的乐队究竟能走多远,谁也没有答案。甚至在有限的主流市场空间外还有多少乐队被深埋于地下,也只能由我们自己去发现。而对于那些因为一张处女专辑破浪而出的幸运儿们,听众的态度也就有些微妙了,对于他们的未来不仅仅是期待,同时还带着质疑。
The Kooks就是这批幸运儿里的佼佼者,当我们19岁还在为学业奔波的时候,这些孩子已经用一张处女专辑赚了个满堂彩。2004年7月发行了首张单曲《Eddie's Gun》之后,准备两年终于在06年初交出了他们的第一份答卷《Inside In Inside Out》。虽然当年各个音乐榜单上有着无比奢华的名字,Muse,Jarvis Cocker,Thom Yorke等一批老油条重装上阵,现在走在风口浪尖上的Arctic Monkeys等新丁也是在当年发迹,但是The Kooks能在这些名字中傲然而出,让人们依然惦记着,光靠一张张漂亮脸蛋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张专辑一经发行就登上了英国金榜的第九名,在年度英国音乐奖中,他们还和The Fratellis,Lily Allen等人一同提名最具突破团体/个人奖。显然,这张在年初就发行的处女专辑带给了他们一个华丽的开场。
虽然英伦复古风几乎吹遍了大大小小所有的新晋乐队,但是仔细去听每个乐队的专辑,还是能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这也就是让他们取胜的砝码,在复古的大范围内融入自己擅长的风格似乎已经成为了惯用的做法,对于这支年轻的英国朋克复古乐队The Kooks来说也不例外,带着当年Blur和Supergrass这些元老乐队血脉的爽朗吉他声,同时融入雷鬼和放克的节奏使得他们的有些歌听起来有着让你跳舞的冲动。当然他们比其他新乐队高明的一点是,他们并不惧怕自己年轻,而是更多的发挥了年轻的资本,直来直去坦荡荡的做了这张《Inside In Inside Out》。
刚发行专辑的时候,就有乐评人尖锐地指出,听这张专辑就像是在听一个Pop-Punk乐队的杂耍,如果这样说,那么他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相对像The Libertines这种一出现就表现出生猛迷醉气息的乐队和Razorlight那种傲慢的不可一世的主唱,The Kooks显然更知道怎么去讨好歌迷的心,他们不仅显露出必要的自我意识,同时也在最大限度上拉近着与听众之间的距离。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也有他们的大批歌迷,流行并不是什么耻辱,最主要的是如何在增加流行度的同时保持自我风格,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张《Inside In Inside Out》显然是成功的,不要说我们听到了多么幼稚的声线,多么无味的歌词,在专辑CD停止运转的时候,你能说你忘记《Eddie's Gun》戏谑一般的曲调和《Naive》里别样的深情吗?虽然整体上这张专辑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范本,整整14首歌说是一张专辑还不如说使他们以往写作歌曲的精选辑,在一阵木吉他悠扬的开场《Seaside》之后紧接着就是急速嘈杂的《See The World》,整张专辑就像是一个故意打乱的拼盘,五花八门没有一条连贯的线索,但是正是这样的杂乱,才凸显了每首歌的地位,在这张变化丰富的专辑里,似乎没有一刻不让你感觉到青春爆发的力量。就算因为乐队本身技术和阅历的限制,他们无法带给我们一场最高水准的表演,但是至少《Inside In Inside Out》留给了我们一个美好的夏天。
转眼间夏天又要到来了,The Kooks赶在夏天之前给我们带来了他们的第二张专辑《Konk》,专辑的名字从字面上看并不怎么雅致,但是其实来自他们制作这张专辑的录音室的名字,封面也从上一张的白色成为了黑色主导,显然对于他们来说,贝司手Max的离队就像是笼罩在这些年轻人头顶的乌云,主唱Luke Pritchard在去年年底向NME表示他们其实有一段时间有着解散的危机,但是最后他们还是挺过来了。而这张名为《Konk》的专辑里还是不难看出他们的改变的。
在《Inside In Inside Out》里,不管他们唱着多么复古的曲调,敲着多么复古的节奏,给人的感觉都像是一群现代孩子的玩耍,我们可以想起我们最美好的时光,我们年少轻狂时做的疯狂事,但是这些记忆都跟时代无关,Funk元素和Pop-Rock混合的节奏更容易让人兴奋而不是怀旧,但是在《Konk》里,大部分曲目都是围绕着英国朋克复古的框架构建的,这种明确的时代感马上就把我们拉入了怀旧的氛围当中。从细节上来看,The Kooks经过这两年的磨砺还是成熟了不少。首先这张专辑是一个很明白的概念,跟处女作放纵随意的编排不同,这张新专辑有着很明确的线索,歌与歌之间的连贯度明显加强,它不再是一张精选辑一样的作品,而是有了紧凑的行进速度和起伏。而每首歌的处理上,The Kooks也放弃了《Inside In》里单一的方法,因为在前作中,The Kooks每写一首歌,那放在专辑里的效果就是一首歌而已,它把某一种元素融入单独的歌曲中,而在下一首歌里却忽然变成了另一种元素,就像我们在上一张专辑里《Jakie Big Tits》清脆的木吉他伴奏后突然听到《Time Awaits》里雷鬼的节奏那种突然的感觉,这样跳跃性的点缀显然表明他们并没有把这些风格真正彻底的融入于专辑这个整体。而《Konk》的成熟就在于他们把一些细微的变化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了每首歌里,这也让专辑听上去在延续性上更加流畅。从开场曲到《The Tick Of Time》,The Kooks没有让中心发生什么大的偏移。而在某些曲目上,The Kooks运用吉他和弦的方式也比前作显得更加大胆和饱满,在《Stormy Weather》和《Sway》里我们都能听到一些与前作不同的细节。
可是让我疑惑不解的不是他们细节上表现出的进步,而是关于这张专辑的定位。可以说,《Konk》的着力点还是在青春琐事上,年龄阅历摆在那里,想扮成熟还不如用自己的真实面貌示人来的豪爽,跟处女作High到底的气氛比起来,这张专辑的基调显然更低沉一些,但是在基调变暗的同时,他们所作的并不是把自己在《Inside In Inside Out》里添加的个性元素延伸到这张新专辑里,把乐队的风格变得更加完善,而是选择剔除这些原有的音乐因素,大量减少了混搭和融合的做法,我们在《Konk》中能够找到带着明显Funk气息的歌曲似乎只剩下《Gap》一首了,而当我们细数他们最受歌迷欢迎的几首歌曲时,无不发现听众对于他们这种个性风格的期待。《Konk》在维系专辑整体齐整度的同时,竟然使自己的风格更加接近纯粹的朋克复古风潮,在一个如果没有个性风格就会被时代大潮吞没的年代,这对于这个年轻的乐队来说无疑是非常不明智的,如果我们想听这种趋于流行的朋克复古,我们就没有必要一定要选择The Kooks,这批复古浪潮里有技术的新乐队还是不少的。如果说他们在处女作里表现出的青春热力感染了大众,那么他们要拿出什么样的作品才能满足听众日益挑剔的耳朵,我想这个问题他们不是没有考虑过。
听着新专辑里这些曲调变得更加流行的歌曲,我想The Kooks最初的目的可能并不是给听众一个意外,而是想更贴近主流市场,在大范围内吸引更多不同层面的听众,他们像一个邻家男孩一样,细心的揣摩着你心里最柔软的部分,新专辑里大部分的歌在吉他运用上虽然有着更丰富的细节,更急速的节奏和活力,但是总体走向上还是趋于平淡,甚至整张专辑听下来,没有一首能让人记住的曲目,因为大部分歌为了保持这个整体,都选择了相同的模式。编曲上更像是直接的连接,缺少过渡和精彩的桥段,The Kooks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旋律概念,而是直接套用了朋克流行的惯常曲式,这也让某些歌听起来非常僵硬,而屈指可数的几首有些趣味的歌曲更像是灵光一现。专辑首先发行的单曲《Always Where I Need To Be》只是让我木然的想起了Mcfly的腔调,我们能记住The Kooks的面貌或许只能从那些他们擅长的木吉他抒情小曲中重温了,他们很知趣的增加了木吉他拨弦的比重,而你说《Shine On》和《Mr. Maker》在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或许只是调子不同罢了,评论家们所戏称的"boy band with guitar"似乎没有在他们的处女作中应验,相反却在这张二年级的答卷中找到了攻击的对象。这张专辑写的更加Easy Listening,但是却丧失了那些可以在瞬间抓住听众神经的音乐元素,我不知道这种牺牲是他们为成熟所付出的代价,还是因为他们还是太过年轻,以至于内心的矛盾让他们把握不住自己前进的方向。这种成也青春,败也青春的感觉,让他们看起来是在一个在青春期左右徘徊的孩子。可是现实是,往往在没有等到一支乐队冲破青春期的时候,时代的音乐浪潮就把他们淹没了。
虽然《Inside In Inside Out》是一张略显青涩的处女专辑,但是至少它让我们记住了《Naive》,《Eddie's Gun》,《Ooh La》等等这些带着小趣味的俏皮歌曲,而《Konk》却让我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形容,进步肯定是有的,他们不愿意原封不动的复制自己的做法还是很让人赞赏的,但是可能由于乐队成员自身音乐素养和理念的限制,使得这张实际上想更上一层楼的专辑变得像是一场追逐潮流的作秀。转眼间,这些走在时代前沿的新英伦乐队都交出了自己的第二份答卷,而新一轮的年度造星运动还在火热进行中。The Kooks没有Arctic Monkeys那种大胆到乘胜追击,把火爆程度无限延伸的气魄,也没有像Editors,Bloc Party这些复古乐队过硬的技术支持,他们还要面对像The Twang等一批时髦新乐队的挑战,如果他们不想把自己的命运变成一场生于大众,死于大众的游戏,那么我想是时候让他们走出迷失的青春,找到自我了。
原文出处:http://frengermandy.blogbus.com/logs/21941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