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厢情愿的叹息里,是放不下的你

这篇乐评只谈一首歌——《叹息》。这首歌与这张专辑的封面设计一样,可以凸显整张专辑的一些主题——逝去的已不再有,但只要我们还在,你就还在。从《Sound》开始,Amuse时期的管弦乐班底换成电子效果器,但三子时期的创作多少还带着过去的影子。
曾经有位记者问过家驹,“什么音乐、人物,对你的影响最深?”
家驹除了提及David Bowie外,还提到了King Crimson和Brian Eno和他们玩的技术摇滚。

在家驹收藏的30张音乐唱片里,就有一张King Crimson的《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艺术摇滚史上的杰作。这支乐队的吉他手名叫Robert Fripp,“Fripper-Tronics”(一种利用两个磁带录音机制造无限音乐循环的技术)的发明人。他在失真音色音色和循环小样上的实验,打破了吉他手只是一个演奏者的传统观念。

灵魂吉他手Fripp与Roxy Music的乐手Brian Eno组成了Fripp&Eno,二人组合创作的纯音乐《Evening Star》亦在家驹收藏之列,一首由电吉他声与键盘“绘制”的万籁俱寂的夜空,带有沉思性质的声响。可见家驹对这种极简主义的氛围音乐有多偏爱。

第一次在Beyond的音乐中听到这种风格,是在《情人》的间奏中。Fripp式电吉他发出嘶哑的长鸣,EBOW效果器增加了吉他音的延迟,在属于乐器的哭泣声中,含着遗憾和悲伤。
是缘是情是童真还是意外
有泪有罪有付出还有忍耐
是人是墙是寒冬藏在眼内
有日有夜有幻想无法等待
《情人》在Ovation木吉他的演奏和假声哼唱中结束,整首歌没有一个“爱”字,却情意绵长,成为家驹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首情歌。
有些声音,永远听不到。
再一次听Beyond式的情歌,却是两年后三子专辑《Sound》里的《叹息》,贯中曲/家强词。
为何伴着你一晚
仍是没对答
完全没有一点感应
感觉多孤单
当前奏响起,熟悉的Fripp式电吉他风格又来到耳边。细心的听众会发现,《叹息》的编曲手法亦与《情人》极为相似。
在Beyond自典中,用这样一句话来定义这首歌:“戀愛中的孤單感覺,別具淒滄”。
遗下现在这一切
随着昨日远去
迷惑令我不知所措
充塞于心间
在唱到以上几句时,戛然而止的吉他扫弦和音乐,衬托出命运的戏剧性效果,歌声更显哀怨与无奈。
只可叹息
从心底再去追忆
瑟缩于妄想一角
寻觅实在是折磨
此时,一段华丽却又“熟悉”的弗拉门戈风吉他solo响起(见《原谅我今天》)。伴随着爬升的弗吉利亚音阶,一时间仿佛家驹抱着木吉他,又回到这个世界。尾奏是长达90秒的纯音乐,让人想起《最后的对话》末尾的那段互诉。
樂評人黃志淙这样点评:
“我在1986年喜歡的和播放的第一首BEYOND的作品是《再見理想》,是那種沈鬱和憤怒的青春,攝服了人。如果要選擇BEYOND在近幾年的一首心頭愛,《嘆息》的低迥氣氛、滄涼的味道尽在阿Paul沙聲中的淒酸。自己也特別愛Robert Fripp式電吉他以及flamenco古雅木吉他的編配。這首歌的BEYOND,極歐洲低調浪漫。”
这首歌在《Love&Life》中的国语版《一厢情愿》,由贯中自己填词,表意也更直接。
知否我们的一切
依然留着没变
给我多点幻想
仿佛你就在身边
一位吉他手,模仿着另一位吉他手,在自己的作品里重构对方的喜好、风格,用音乐的方式将挚友留在自己身边。音乐的语言与歌手的语言融合于一体,此刻显得无比贴切:
一厢情愿你离我愈来愈远
不再去问为什么
不在乎没有结果
然而翻遍了MV和各种live影像资料,都没有找到贯中现场演奏的片段——毕竟,谁都没办法同时演奏两把吉他,弹木吉他的那个人也没有真的回来。
于是,这首Beyond式情歌和它的那段solo,仿佛梦境一般不可重现,成为30年来的一颗沧海遗珠,令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