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协奏曲:听斯特拉文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听乐笔记)
布罗茨基在回答:“你为谁创作?”这个问题时向提问者反问道:“你知道斯特拉文斯基对此怎么说吗?他说,‘为我自己和可能存在的另一个自我’。” 如果一个人像斯特拉文斯基这般理智,同时又富有激情,那么他的一生必定会面对各种破碎,容易被自己伤害。然而在他的音乐中却听不到疼痛感,他只是不停地描绘各种仪式、庆典、集体行为…… 今天阿凡告诉我,袁哲生的《密封罐子》,和《幻之光》好像啊。她用一条稚拙的曲线,划在书页的那行字下面:“我在你身后紧追不舍,拼命想要知道你的心思。”而《密封罐子》里也是,妻子想让丈夫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告诉她,于是她设计了一个密封罐子的游戏。妻子去世后,丈夫挖出两个罐子。他便知道,原来妻子当初一定背着他偷看了他只在罐子里留下白纸一张,于是便抽回了自己原本写在罐子里的话。我惊叹于阿凡细腻的洞察力。又想到跳下火车的娜娜,她对莲说,她学吉他、唱歌,都是为了她自己。创作不是为了俘获一颗心,即便他的全部内在情感、内心的挫败都在塑造他的作品。 这首斯特拉文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咏叹调。旋律舒缓、清浅浮动,接近平淡生活中的琐碎愉悦。像一天中的幽冥时分,一个人心里最柔软的时刻。 听着它,不禁想起与谢野晶子的短歌——
『如果能变成秋风萧瑟的日暮时, 那飞散的断云就好了。 忘记你。』 『秋天来了,怒气,痛苦,都稍稍沉静下来的, 这流转不息的世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