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寸铁巡演之前


一
寸铁于2021年月24日宣布巡演。 这是吉他曹丹平截图发的刘涛朋友圈。



海报设计依旧是耐人寻味,各大巡演地名依次从上至下排列。寸铁与地名之间彼此堆叠,重影。从之前曝出的寸铁在南京欧拉的许可证,此时此刻,算是一颗大石头着落。
就如同之前寸铁宣布《近人可读》限量上架一样,最终盘都流转到黄牛、粉牛手里,变成了“理财产品”。我呆坐在电脑前,只能听过去腰乐队的《相見恨晚》。感叹其好听的同时,也觉得为什么认识腰乐队那么迟呢?等一个小众乐队被封神,走向大众,那么不纯的观众涌入,各种打卡之余,还要忍受抢不过盘的忧伤。而现在又在担心到底抢不抢得过这群以“理财产品”,以利来抢票的观众,依旧打开播放器放《相見恨晚》来缓解忧伤,结果八首歌变成了五首。呵呵,更忧伤了。

二
昨日也在朋友圈观摩了一次骂战,250元一次演出聆听权力划算吗?
几百人的群里,有那么一个跳出来说不划算,列举了诸多摇滚乐队过去一百出头就能很纯粹地享受,甚至五六十的票都感受过。而现在他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通货膨胀”,手里的钱在现在日渐走红的乐队里面,掺了水,用起来不灵光了。群里的朋友都愤然骂之,以独立之精神以说之。爱咋地咋地,别在这个群里议论寸铁的不好。
对于理性的看客,鄙人来说,骂战很有意思。一般骂战总是以另一方失控至扭打在一起,很显然大家气氛暧昧,面对着屏幕,愤怒虽通过键盘有所传达,但最终无法以拳头挥之。总是以文明人的方式,踢群,删除,拉黑解决。 当然,我其实不关注这些。对于我来说,我更看重他们的理由。我想看看那些寸铁粉丝群里的粉丝,是如何谈论寸铁250元的票价的,他们是怎么觉得值得的。
很显然,看了十来分钟,没看出来。以独立精神去贯彻寸铁,或者刘涛吗?我曾在两年前的夏天打印了刘涛的采访、笔记,厚厚的一本,大概四五百页,对于一个一年看百余本的人来说,阅读对于我来说不痛苦。可我只读了大概五十页就放弃了,放弃之余拍了一段话发朋友圈。朋友圈被其意识流感染了,都追问我是出自哪里。我心里想说,刘涛访谈啊,你没见过吗。但是没看过又如何,就不独立了吗?看完就能独立?于是我就说,网上随便找的。给别人台阶,也给自己台阶下。 所以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没有南京XX说的请把所有的赞美献给腰。那么腰乐队是不是就不会那么火。我心中的答案令人沮丧。
他曾翻唱过《公路之光》,还在结尾还加上了《一生所爱》,跳跃且舞蹈的他唱到:“你总是喜欢这样吗?”停顿一秒,下面的观众非常配合:“我就是喜欢你这样!” 鄙人在此也要来一句:"把所有的感动留给腰。"

三
实际上,我常常以“刘弢”来称呼“刘涛”,不知对错,只是习惯了。独立精神来评论他们,是很意识流的。独立精神的乐队太多,都是冠名的,在地下搞的都可谓是独立精神。独立嘛,有自己的意识,不被其他东西干扰。 我很难去真正理解刘弢的思想,包括腰乐队真正想要传递给我的。我只能以自身之所感所悟,去定义腰。这一道隔阂,令人不屈,但同样也令人感动。不用那么理解,就这样吧。 对于我来说,我这次抢到杭州、南京的原价票就去,没抢到也不想加价买。毕竟鄙人不喜欢黄牛,商人倒卖商品并没有将生产者的价值升高,而是用倒卖的钱养自己的家,糊自己的口去了。我买票是买给腰乐队,买给寸铁的,不是养黄牛的。
看一场演出,对于自己来说倒不至于热泪盈眶,看得洗心革面、相信未来。我只是觉得寸铁的前身——腰乐队带给我很多力量与感动,虽然寸铁也不赖,但我更钟情于解释于为这份曾经的感动与陪伴买单。 四
最后来聊聊《相見恨晚》吧,我相信最终腰或者寸铁的粉丝都会聚集在这里。《Unkown》、《我们究竟应该面对谁去歌唱》、《他们说忘了摇滚有问题》、《明日小城》太前卫,太多色彩。《相見恨晚》更成熟,因为它被打磨太久了。更悔恨,因为刘弢说“唱片出來,“腰”就到站,”意味着这是腰乐队,起码是腰乐队的挽歌。这个1998年成立的乐队,吉他和鼓手是在医院工作,主唱在烟厂,贝司是个体户。这么七拼八凑的乐队,能玩十几年,演唱给这么一搓观众听听已经很不错了。当更多的人听到腰的歌声,在他们愤怒和沉默自省的陈述中,我们明白他们真正想面对去歌唱的是大众,但在只有小众听他们歌唱时,腰乐队再次疑惑了。所以能明白他们为什么最终解散,重组之后的寸铁则要另谈了。
我們有幸存活的時空早已精彩過頭,我們心情經常不好;以至於我們還有興致來完成這一張甜膩黑暗的唱片;紹昆很有本事。在去年,在录音棚里的很多凌晨,只要用餘光掃到他黑着臉靠在沙發上玩手機……我就知 道,這一遍,又唱壞掉……就這樣,從雀躍的夾腳拖錄到焦慮的取暖器;2014年做成母帶 那一天,紹昆生日,李泰祥先生離世。 它在冗長工期裏反復的考慮、刪改;已經不能以數計;好比搓揉,如果它是張紙,恐怕早已成了棉絮。 結局總算對得起封面裏不好意思的英文句……當然,它在我心裏,可不止這點意思。
因為唱片出來,“腰”就到站, 所以一直拖著,想和你們多玩玩。 如果這是一場磨人的愛情…… 那麼現在就要分手。 “他們已謝幕,你們接著演”。 聽過又還喜歡,讚美不要留情。

这是刘涛在豆瓣《相見恨晚》说的话。
出版者是局部娛樂,也是同一个寸铁的出版者。 虽然某播放器上八首的专辑,被迫下架三首,仅剩下五首。但我依然觉得,这残缺的五首很完整。腰乐队本身就有独特的理解魅力,他不在乎别人去解读他,应该其实我们压根就读不懂他。正如那句名言,“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在甜腻的嗓子背后,是深不可见的痛苦与救赎。
听音乐嘛,演唱者的编排、演绎固然重要,但最终还是落在听者身上。如果听者仅有屎尿屁,再编排得好的音乐,也仅仅是吃下至迅速拉出的过程。
2012年末,主唱刘弢,想去香港听关淑怡的演唱会。他在家乡云南昭通的出入境处办理通行证,被拒绝。对方理由:“你本人系安全部门报备受限人员,至2014期间限制出境五年”。
于此,你便能明白歌词是藏在优美的旋律与歌声下的刀子,它令人痛苦。因为这是真事,你自己也会有很多类似的束缚。你会想起很多不得不做的事情,被迫放弃的东西。但同样它令人释怀,在优美的旋律中,在潮湿的南方,挣扎久了,总会适应的。你看,腰不是适应了吗,写出了《晚春》这样的歌。其歌词并非原创,乃是致敬。腰的主唱刘弢解释过这首歌的缘起:
有年冬天一家旧货店,我用手机从一个铜质的墨盒盖上拍下这几句话;偶然翻出来看一看,看了几年;最后给了绍昆也看,他也喜欢,一拍即合;曲经三易,写成这一首歌。一九二六,北伐兵兴,边隅之地,青年两个,墨盒为礼,寄语未来;惟不知抬头落款中的两个人,他们的后来,是否就达学问功名,是否完成…『伟大的人生』。我没有为之想得一个适当的标题,只好自作聪明叫做『晚春』这两个字。仅为对应落款的时序;又与小津片名相仿,也不避。藉此,作腰乐队完结终曲。
我听《晚春》不下七百次,心情低潮、人生低谷时总会循环。它带给我的感动无以言表。
奋勇呀然后休息呀完成你伟大的人生
——《晚春》

收入低是不安全至少是不快乐根源 当然薪水最薄的职业往往也是最丢脸的案例最容易悲伤的依据混前程是无解的题荒愁的永动机报废到你幸福账面蹉跎的心底
——《硬汉》
五
我曾经佩服、羡慕的另一位科班出生的公众号写手,曾在两年前,也是他毕业一年就职时,跟我说过那么一句话:“上班乘坐地铁时听《硬汉》,下班乘坐地铁则听《晚春》。”是的,就两首歌足以完成歌曲循环,人生循环。腰乐队真的太棒了。他已经不写公众号一年有余了,被生活抹平了棱角。诗意被生活搞了嘛,能理解。
如今寸铁又重新上路,不可谓不是勇士。我祝他们路途愉快。
诗意的歌词,动人的故事,挣扎的演奏,晦涩的思想,独立的精神。可谓其宝也,这也是为什么赞美不用吝啬的原因。假若仅仅是一时的风气、潮流,腰乐队就没那么伟大了。他们虽立志于游离在你我之间,但依旧游离在小众、知识分子之内。这个社会越来越不需要愤怒。 或许你听我在寸铁前说腰乐队听烦了,但你恐怕也无法明白我是多么羡慕过去那些能有幸听腰乐队现场的人。在我看来,腰乐队包含了寸铁,寸铁却不能完完全全代表腰。
最后预祝寸铁巡演顺利,旅途愉快。
祝我能抢到一张杭州或者南京的票吧。
谢谢。 实在抢不到我也明白,我会有勇气重新开场的,会完成这半死不活的人生的。我希望闻风而去的朋友,也能听到自己内心潺潺的流水声。
人生来不着边际的烂塘你像不切实际的春水在末日路过的那天我是多想你也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