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epta的这张专辑,曾打响Grime流派的出圈之战

冲出大不列颠
作者豆瓣 @叫累焦雷
在世纪初期的惊艳亮相后,Grime这个新生的音乐流派仿佛就停滞不前,陷入了无止境的内卷。打造出<Boy In Da Corner>的Dizzee Rascal在2003年取得斐然的成功后,毅然决然地朝着主流乐坛迈进;虽说销量可观屡创新高,但他已然逐步驶离了自己土生土长的地下街区。而后十三四年左右的Grime领军人马,跟先前相比,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Skepta,作为坚实伦敦地下厂牌Boy Better Know(BBK)的老大哥之一,同许多坚守在街头一线的Grime MC一样,对自己现今的处境不甚满意。观察到瓶颈的Skepta于是便萌生了去美国寻求机会的念头:既然本地的市场已然饱和,长久没有起色,那为何不奔赴更繁盛的美国音乐市场,去主动寻求机遇呢?

长久以来,英国的说唱乐听众大都艳羡美国Hip-Hop文化的欣欣向荣,且为自己本地音乐的颓势而深感不安;同时他们在潜意识中还认为,美国现今的说唱音乐中为了流量而生的快餐产物比比皆是,俗不可耐。那Grime音乐作为英国本土电子乐的子分支,只是在发展过程中借鉴了部分说唱元素,而并非美国嘻哈文化的衍生品。换句话说,Grime跟你们美国佬玩的东西一点都不一样。同时,由于口音和用词的差异,使得英音经常被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对象,想进一步推广肯定会受阻。考虑到这些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和同僚Dizzee Rascal先前偏转的音乐道路,Skepta沉淀许久;终于,在长达两年的铺垫和预告之后,我们盼到了这张众人期待已久的、于2016年发布的录音室作品<Konnichiwa>。
针对上述几项困境,Skepta对症下药,在英美音乐文化的中间地带寻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落脚。得以Kanye West和Drake等人的大力推崇,加上A$AP Bari,A$AP Nast和Pharrell Williams等美国知名音乐人的客串合作,这张专辑一经问世就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音乐风格上来讲,<Konnichiwa>大致能细分为两种类型:纯粹的Grime狠货,以及混合了向美国主流靠拢元素的半商业作品。<Konnichiwa>整体下来还是较为简洁的,Banger不断的同时,还尽最大限度保留了Grime音乐的地下原始泥泞神态。全专12首歌曲有8支是Skepta自己制作的;融合了Dancehall、Jungle、UK Funky等元素的曲风是驱动舞曲不断前行的马达,很有他若干年前早期伴奏的野蛮冲撞律动。
专辑的主打先行曲之一<That’s Not Me>便很好地奠定了专辑的Grime基调。电话呼叫铃声般的旋律无疑受到了许多电子乐的影响,而有着亲弟弟Jme加持的唱段也把Grime Set经典的对峙情形凸显地活灵活现。

<Man>是另外一首充满躁动节奏的歌曲,也是笔者心目中的全专前三;这首歌的旋律线采样了美国著名摇滚乐队Queens of the Stone Age的<Regular John>。Skepta敏锐地察觉到这中频十分丰满的电吉他音色,于是便把左声道隔离出来,再给每个节拍都加上了Garage音乐里常用的人声采样,就有了这狰狞凶猛的经典制作。
<It Ain’t Safe>则是Grime和美国风格的实验性交融。来自著名的A$AP Mob团体的潮牌设计师Young Lord (A$AP Bari)贡献了一段颇为洗脑的副歌,“It ain’t safe for the block, not even for the cops”。这个街区危机四伏,哪怕对警察而言也不甚安全。Skepta则在三段verse中从侧面刻画了充斥着枪支弹药的街头,以及其中暗藏的多桩非法交易。这是许多英国底层贫困黑人青年对社会法则的认知:想发家致富的唯一出路便是铤而走险,希冀在街头混战中夺得一席之地。

Skepta的歌词往往简单直接,却时常引人深思反复琢磨。白话式的语句讲述着混迹街头生活独立自主的必要性,以及扎根于原始血性中的不信任。字里行间的他像一名混迹于地下武道馆的硕壮拳击手,他深谙周遭各种下三滥的手段,却依旧秉持自己公正行事的信条。<Konnichiwa>便是引领如此精神的风向标,扎根于街头的Grime文化乍一看是内敛平庸的,充斥着许多朴实无华的衣着穿搭;可简单的黑白红蓝耐克运动衫和阿迪达斯夹克不仅物美价廉,还能提供简单粗暴的视觉冲击,这对于混迹街头的诸多“污垢青年”而言,是再理想不过的选择了。我们可以从<Shutdown>的MV中一探究竟:
Skepta作为众人拥戴的主心骨,自然十分推崇这一潮流,正如他在<That’s Not Me>里陈述的那样:“I used to wear Gucci / I put it all in the bin ‘cause that’s not me”,我把奢侈名牌都扔进了垃圾箱里——他们才不能代表我们咧!如此颇为反常的我行我素举措,却恰好反映了这一票底层出身音乐人的独立意识:我们不会被金钱和浮于表面的装饰迷惑;无论你是哪个阶层来的人,都应该秉持一定的低调作风。可别被周遭的浮躁给冲垮了!
其实Dizzee Rascal彼时所做的也是希望通过拓展市场份额延续生命力,只不过他和Calvin Harris等美国流量电音制作人的合作从本质上而言,已经背离了Grime音乐的本质;像<Hype>这类的热单依旧保留了快速的说唱部分,却再没有那大量合成器所营造出的低廉却激进的氛围。至于从底层出发拳拳到肉的叙事讨论,则更被派对狂欢的节日氛围冲刷的一干二净了。这也正是Skepta试图避免的结果——我不仅仅是一个有着英国口音的快嘴说唱歌手;同时我还要以身作则,带领真正的Grime音乐冲出大不列颠,走向世界。

Skepta很清楚,倘若想在时代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就必须永远信赖、关怀家人和亲信朋友,时刻铭记自己生长的地方。三十四岁的Skepta肩负重任举步维艰,试图力挽狂澜让他心心念念的流派在国际舞台中央大放异彩。也许,这正是标题<Konnichiwa>所要传达的另一层含义:Skepta作为现今英国Grime音乐的杰出代表,正用纯粹躁动的生涩韵律向美利坚的Hip-Hop听众们招手问候,同时也很清晰地阐明,这来自大洋彼岸的新生音乐力量,必将掀起一股不可阻挡的街区风暴。
图片与视频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