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太多了只好写乐评了(实际是瞎扯些字数)

这次在友邻的推荐下听完了这张,虽然在此前基本很少听嘻哈。 审美里是把乐器表演当做最重要的欣赏点,对于黑人音乐文化,我最喜欢的是三四十年代的根源布鲁斯。 每一种乐器都代表着一份符号,藏着情绪,技术越高潮,情绪的表达越强烈。 有时候在想,对于嘻哈并不热爱,大概是歌曲里符号系统太单薄。大体上是键盘、人声、鼓、非常单调的bass,还有采样。 因此,嘻哈歌曲里键盘的演奏程度,采样的精彩程度,决定着我的喜爱。 这张专辑里显然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jazz元素非常自然地融合进来,键盘写的很精彩,热烈。 采样里《because the sky is blue》采样了披头士的《because》,列侬标志性飘渺的声音出来是让我喜出望外的。 以及采样Chet baker的《born to be blue》一首十分柔情的歌曲也令人惊喜。 其他歌曲里或许也有许多jazz的采样,但我没有听过。 这也算是一张概念性专辑:blue,全专高度相同的主题,这样的体验以前还没有经历过。 作者起码很用心找了有关于摇滚,爵士风格里关于,blue的歌曲。 blue是忧伤的,欣赏它也正在一个雨季下午。时隔半年,又来到303机房上课,从前这里发声的事情也在脑海里不断涌现,它也是忧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