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魚丁糸的怪奇事务所

魚丁糸的首张专辑主要以摇滚的风格,突显了“怪”和“奇”两个字,怪诞又诡谲,甚至好些歌听第一遍你根本就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这种“奇怪”在《太空人》时期已经初见端倪。 旋律和编曲上,以《我就奇怪》这首歌为典型大量用到不和协音程、跳跃音程、不平衡节奏,甚至这种不和协音、跳跃音程、不平衡节奏的运用到了堆砌的程度。还用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加入编曲中,可以听到pvc塑胶玩具按压以后吱吱叫的声音;《星月花火》里的铃铛(我怀疑是不是青峰家的逗猫棒上的铃铛)……这种平常不会用来当作配器的东西用在编曲中发出的声响既给歌曲增加了小巧思,又对应了专辑中的“怪”。 唱法上,吴青峰延续了《册叶一:一与一》里那种“挤压发声位置”的唱法(可以理解为声音听上去有些公鸭嗓)。很明显感觉到他的唱法和休团前不太一样了。《小情歌》开始那种小清新、温暖的声线慢慢变成更具有个性甚至更有攻击性和尖锐的唱法,这种唱法在《我就奇怪》、《我就是个朴实无华的bass手》等歌曲可以很明显感受到。
歌曲内容上,《起点终点》作为专辑的前奏,用新的编曲把《小情歌》的经典前奏旋律重新演绎出来,再用不平衡节奏作为切割加进《终点起点》的哼唱和《我就奇怪》的前奏,既对应最后一首歌《终点起点》作了闭环,也无缝衔接进入专辑正式歌曲《我就奇怪》。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专辑歌曲内容很大程度收到和林暐哲的版权官司影响,很多歌听上去都带着对这件事的思考和感受。《在世界的尽头大声地说我恨你》很直白了,《joyful day》里最后循环唱着“Everyday, every night,环绕我心上的结”(by the way 这首歌听上去和魏如萱的《don't cry don't cry》的结构、渲染好像);《sorry 青春》“对话充耳不闻 关系已然失真,情谊不再回温 留我原地错愕”;《脑波弱》“情人亲友上司下属夹缝中找 出口,功成名就独立自由一生追求 好多”……歌词里可以透露出版权事件对吴青峰影响的蛛丝马迹。这个事件可以激发创作者很多灵感,从多元的角度来切割事件产生大量作品,但也会让专辑主题显得有一点单调。
除此之外,有一些遗憾是这张专辑没有像《下雨的夜晚》、《是我的海》这样“大俗烂”的情歌以及MV里没有吴青峰的手写词了
推荐且按个人喜好度排名:1.《joyful day》 2.《终点起点》 3.《在世界的尽头大声地说我恨你》 4.《脑波弱》 5.《我就奇怪》 6.《蜂蜜人参》 7.《sorry青春》
~~~~~~~~~~~~~~~~~~~~~~~~~~~~~~~~
这是我在豆瓣以来会一直关注评分和评论的专辑,看到评分从 9.0掉到8.2掉到8.1再回到8.2又掉到7.6(截止9月19日上午7点56)。评论中不乏许多人在表达“还是(苏打绿)以前的歌好听”、“不如苏打绿时期”等等。
诚然,前面部分我有提到为了凸显怪奇,这张专辑的旋律用了很多跳跃音程、不和协音程、不平衡节奏,听上去不是那么地流畅,会感觉有棱有角。因此这张专辑没有办法像《冬未了》那样用弦乐进行编曲,而是用摇滚来编写。
在说着“不如从前”的人里,有一部分的确不喜欢这种音乐风格,有一部分可能是从众心理,还有一部分表面上接受不了变化和新事物,其实质是“害怕被时代抛弃”的恐惧感吧。这部分人通过嫌弃着变革和革新,妄图让个人甚至时代一直停留在曾经的舒适圈里。
从害怕被时代抛弃的角度来看,似乎历史上经常发生这种事情。既有清朝的“马拉火车”事件,也有火车刚发明的时候美国某总统说:火车现在的速度已经达到了可怕的 35英里每小时了,这么高的速度驶过,会令庄稼枯萎,动物受惊,吓坏儿童……还有前几年获得奥斯卡奖的《绿皮车》里的桥段:托尼买了肯德基,邀请雪莱博士吃一块炸鸡,但雪莱博士以“没有餐具"”"这样不卫生”等理由,义正辞严地再三拒绝。但托尼还是不放弃,强烈劝说。最后雪莱博士勉为其难地接了一块过来,没想到吃完就被美味俘获,笑得合不拢嘴;还有在上映时票房惨淡现在被电影学院同《楚门的世界》一起被当作魔幻现实主义教材的《大话西游》……
房龙在一百年前就概括了说,人们的思维方式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科技发展速度了。我觉得这里指的“科技”是包括了唱片工业的广义工业科技。
曾看到一个很好的比喻:每个人都是一潭水,如果你只看到河流冲刷给你带来的枯叶、泥沙,却没看到它给你带来的活水,导致自我封闭时,你会变成死水一潭。而我觉得,人们生下来就是活在时代中的,无论是否抵抗无论是否恐惧,终将被时代裹挟着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