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知劲草——小记Supergrass的十年历程
当拿到《Supergrass is 10》这张乐队十周年精选时,我不禁为时光的流逝而感叹:一叹曾经如日中天的Brit Pop浪潮已是昨日黄花,二叹昔日青春无敌的Supergrass的三位成员都已步入而立之年。
Supergrass,一个奇怪的乐队名字,在台湾有人把它译为“超级幼苗”,乍听上去确实很酷,但仔细一琢磨,总觉得缺少些内涵。我倒是更喜欢把他们称作“劲草”,因为古诗里的一句“疾风知劲草”非常符合Supergrass的气质。对于这支已经成军十年的英伦团体来说,“坚韧”和“乐观”,是始终贯穿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两个关键词,这与“劲草”的内涵不谋而合。
早在1991年,还处于少年时代的Danny Gofey(鼓手)和Gaz Coombes(吉他手)就在牛津二人就读的学校里组建了一支名为 the Jennifers的四人乐队,据说后来还与捧红了Suede的独立厂牌Nude签约,并发表了一支单曲。1993年年初,Gaz遇见了在当地酒店打工的校友Mickey Quinn(贝司手),三人一拍即合,并给乐队取名为Supergrass。
1994年年初,乐队录制了首支Demo单曲《Caught by the Fuzz》,这首歌的灵感源于Gaz 15岁那年被警察逮捕的经历。1994年夏,《Caught by the Fuzz》通过牛津当地一家名为“Backbeat”的独立电台播出,并限量发行了250张Demo。这主要归功于该电台的DJ对Supergrass的赏识。1994年10月,主流厂牌Parlophone通过这首单曲留意到了乐队,并将一纸合约送到乐队三位成员的手中。不久,Supergrass这首青春阳光的处男单曲《Caught by the Fuzz》在一周内同时成为英国最有影响力的两本音乐杂志《NME》和《Melody Maker》的“一周最佳单曲”。
1995年夏天,乐队首张专辑《I Should Coco》正式发表。唱片用悦耳精妙的作品《I’d Like to Know》作为开篇序曲,绝对让人眼前一亮;而《Alright》和《Lenny》则奠定了整张专辑清新爽朗而又不乏黑色幽默的基调。1995年属于自在洒脱的Supergrass,他们几乎包揽了英国流行乐颁奖礼上所有的最佳新人奖。并且在美国,他们的头号大歌迷——著名导演斯皮尔柏格甚至萌发了以Supergrass为蓝本拍摄电影的念头。更重要的是,他们音乐中所传达出的年少轻狂、游戏人生的处世理念,让Supergrass在当时的Brit Pop浪潮中独树一帜。
突如其来的成功并没有让Supergrass冲昏了头脑,他们在1996年的春天突然终止了世界巡演,悄悄的回到英国,开始重新休整。他们与制作人John Cornfield在录音室里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终于在1997年的春天炮制出了乐队具有突破性的第二张专辑《In It for the Money》。无论是扣人心弦的重型作品《Richard III》,还是深情款款的悲伤小品《Late in a Day》,我们都能清晰的听到乐队长足的进步。尽管有评论说整张专辑的基调过于阴暗,但我们不能忽略Supergrass在一些实验性作品中所呈现出的越来越多的沉稳与扎实。
1999年秋,乐队发表了同名专辑《Supergrass》,这是乐队走向成熟的里程碑式的唱片。专辑启首的是一曲充满华美弦乐的《Moving》,而灵气十足的诙谐作品《Pumping on Your Stereo》流露出来的则是典型的Supergrass式幽默。此外,充满实验电子色彩的《Eon》、怪诞风趣的乡村作品《Jesus Came From Qutta Space》、以及摇篮曲式的让人动容的《Mama & Papa》,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在音乐上更加稳健、更具有野心的Supergrass。
此后,Supergrass仿佛再次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在沉寂了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他们过着隐士般生活,偶尔也会去演出,但早已不象以往那样频繁了。当人们纷纷猜测乐队动向的时候,2002年的秋天,他们终于推出了第四张专辑《Life on Other Planets》。带着Glam Rock气质的强劲单曲《Za》颇为抢耳,低调的慢板作品《Prophet 15》则是乐队一种新的尝试,《Evening of the Day》则带有早期the Beatles的影子,清新而爽朗。这张唱片中,Supergrass对于各种音乐元素的拿捏非常自如,乐队在上一张专辑中仅存的些许少年心气也荡然无存了。
十年以来,Supergrass没有俊朗的外表,只有一直自信的音乐。正如他们的乐队名字一样,在经历了Brit Pop的大风大浪之后,他们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且他们的根也深深的扎在了英伦的音乐大地上。用“疾风知劲草”来纪念Supergrass的第十个年头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小黄大夫
注:本文初次发表于网易,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http://ent.163.com/ent/editor/music/041008/041008_323769.html
Supergrass,一个奇怪的乐队名字,在台湾有人把它译为“超级幼苗”,乍听上去确实很酷,但仔细一琢磨,总觉得缺少些内涵。我倒是更喜欢把他们称作“劲草”,因为古诗里的一句“疾风知劲草”非常符合Supergrass的气质。对于这支已经成军十年的英伦团体来说,“坚韧”和“乐观”,是始终贯穿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两个关键词,这与“劲草”的内涵不谋而合。
早在1991年,还处于少年时代的Danny Gofey(鼓手)和Gaz Coombes(吉他手)就在牛津二人就读的学校里组建了一支名为 the Jennifers的四人乐队,据说后来还与捧红了Suede的独立厂牌Nude签约,并发表了一支单曲。1993年年初,Gaz遇见了在当地酒店打工的校友Mickey Quinn(贝司手),三人一拍即合,并给乐队取名为Supergrass。
1994年年初,乐队录制了首支Demo单曲《Caught by the Fuzz》,这首歌的灵感源于Gaz 15岁那年被警察逮捕的经历。1994年夏,《Caught by the Fuzz》通过牛津当地一家名为“Backbeat”的独立电台播出,并限量发行了250张Demo。这主要归功于该电台的DJ对Supergrass的赏识。1994年10月,主流厂牌Parlophone通过这首单曲留意到了乐队,并将一纸合约送到乐队三位成员的手中。不久,Supergrass这首青春阳光的处男单曲《Caught by the Fuzz》在一周内同时成为英国最有影响力的两本音乐杂志《NME》和《Melody Maker》的“一周最佳单曲”。
1995年夏天,乐队首张专辑《I Should Coco》正式发表。唱片用悦耳精妙的作品《I’d Like to Know》作为开篇序曲,绝对让人眼前一亮;而《Alright》和《Lenny》则奠定了整张专辑清新爽朗而又不乏黑色幽默的基调。1995年属于自在洒脱的Supergrass,他们几乎包揽了英国流行乐颁奖礼上所有的最佳新人奖。并且在美国,他们的头号大歌迷——著名导演斯皮尔柏格甚至萌发了以Supergrass为蓝本拍摄电影的念头。更重要的是,他们音乐中所传达出的年少轻狂、游戏人生的处世理念,让Supergrass在当时的Brit Pop浪潮中独树一帜。
突如其来的成功并没有让Supergrass冲昏了头脑,他们在1996年的春天突然终止了世界巡演,悄悄的回到英国,开始重新休整。他们与制作人John Cornfield在录音室里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终于在1997年的春天炮制出了乐队具有突破性的第二张专辑《In It for the Money》。无论是扣人心弦的重型作品《Richard III》,还是深情款款的悲伤小品《Late in a Day》,我们都能清晰的听到乐队长足的进步。尽管有评论说整张专辑的基调过于阴暗,但我们不能忽略Supergrass在一些实验性作品中所呈现出的越来越多的沉稳与扎实。
1999年秋,乐队发表了同名专辑《Supergrass》,这是乐队走向成熟的里程碑式的唱片。专辑启首的是一曲充满华美弦乐的《Moving》,而灵气十足的诙谐作品《Pumping on Your Stereo》流露出来的则是典型的Supergrass式幽默。此外,充满实验电子色彩的《Eon》、怪诞风趣的乡村作品《Jesus Came From Qutta Space》、以及摇篮曲式的让人动容的《Mama & Papa》,从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在音乐上更加稳健、更具有野心的Supergrass。
此后,Supergrass仿佛再次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在沉寂了长达三年的时间里,他们过着隐士般生活,偶尔也会去演出,但早已不象以往那样频繁了。当人们纷纷猜测乐队动向的时候,2002年的秋天,他们终于推出了第四张专辑《Life on Other Planets》。带着Glam Rock气质的强劲单曲《Za》颇为抢耳,低调的慢板作品《Prophet 15》则是乐队一种新的尝试,《Evening of the Day》则带有早期the Beatles的影子,清新而爽朗。这张唱片中,Supergrass对于各种音乐元素的拿捏非常自如,乐队在上一张专辑中仅存的些许少年心气也荡然无存了。
十年以来,Supergrass没有俊朗的外表,只有一直自信的音乐。正如他们的乐队名字一样,在经历了Brit Pop的大风大浪之后,他们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且他们的根也深深的扎在了英伦的音乐大地上。用“疾风知劲草”来纪念Supergrass的第十个年头再合适不过了。
作者:小黄大夫
注:本文初次发表于网易,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http://ent.163.com/ent/editor/music/041008/041008_323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