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ch: 日之阴暗面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的随身听里始终都在播放着同一张唱片,那便是Finch的第一张专辑《What It Is to Burn》。那段日子里,我疯狂的爱上了其中的一首歌《Letters to You》,而且从那以后,我也终于得知评论界把这种让我痴迷的音乐称作EMO。毫不夸张的说,Finch的《What It Is to Burn》是我的EMO入门唱片之一。
如今EMO浪潮席卷全球,人们的视野中也突然间冒出了许多EMO乐队,尽管听上去大多千篇一律,然而我却始终关注着Finch的动态,热切的等待着他们的新唱片。这不仅仅因为Finch张弛有度的音乐掌控能力,把我领入了全新的音乐领域,更是因为他们的音乐中总能够迸发出大量的荷尔蒙,令我迅速体验到青春的激情四射。
如今在蛰伏了三年之后,Finch,这支来自加州圣迭哥的EMO生力军终于带着他们的全新专辑重出江湖了。正是由于处男大碟《What It Is to Burn》的大获成功,这张被命名为《Say Hello to Sunshine》的全新唱片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或许不少人都对《Say Hello to Sunshine》这个专辑名称感到好奇,但如果你完整的听过唱片之后,你便会发觉Finch似乎是在跟人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因为他们全新的音乐取向丝毫没有“阳光”的味道,反而比以往要更加阴暗而晦涩。
如果说《What It Is to Burn》的成功有一半的功劳要归结于Mark Trombino,这位曾为Blink-182、Jimmy Eat World制作唱片的Punk-Pop金牌制作人的话,那么Finch新专辑的180度大转变也与制作人有着很大关系。这次Finch并没有选择Mark Trombino担当制作人,反而是找来了摇滚鬼才Jason Cupp来操刀全新专辑,多少让人有些意外。Jason Cupp虽然不如Mark Trombino的名字那么如雷贯耳,但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多面手,他不但与洛杉基老牌Punk乐队Social Distortion合作过,还为Indie-Pop名团Rilo Kiley制作过唱片。因此当Finch与 Jason Cupp展开合作后,Jason立即给予了乐队成员们很多新的理念。此外,还有一位需要特别提及的幕后人士,那就是负责这张唱片缩混工作的知名录音师Rich Costey,他所合作过的乐队有the Mars Volta、Doves和Muse等等,这些乐队都或多或少带着艺术气息,这也同样传染给了Finch。经过这两人的共同改造,如今的Finch已经彻底改头换面了,趋于成熟的他们选择了更加内敛的音乐表达方式。
一直觉得Finch的主唱Nate Barcalow是一个出色的歌者,因为在第一张专辑里他对情绪的拿捏相当到位,自始自终他都用狂暴的嘶吼和温情的演唱两种演绎方式交替穿插着。而在新专辑中,Nate基本上只保留了狂暴的一面,有些时候他表现得只能用聒噪来形容,这让我们怀疑Finch是不是要变成一支纯粹的Screamo乐队。但在整体配器上Finch还是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的。他们抛弃了一些以往的Punk-Pop曲式,反而加重了Hardcore属性,令音乐更为凝重,更有质感。此外,大量加入的电子元素让Finch的音乐听上去趋于丰富而充满灵气。
假如你还没听过Finch的话,我会向你推荐这张专辑里的一首血气方刚的作品《Brother Bleed Brother》,百分之百够爽够猛,足以让你领教Finch最根源的音乐杀伤力。而主打单曲《Ink》则比较适合那些已经对他们有所了解的人们,因为Finch大胆的采用了电气化的编配,甚至会让你联想到the Prodigy的某些作品,听完之后你一定会对乐队有全新的认识。每次听有着纯正Nu-Metal风范的《Hopeless Host》时,我总会想到Disturbed,但这也并不奇怪,Finch曾在去年夏天与他们一同巡演,两支乐队私下交情都非常好。《Bitemarks and Bloodstains》作为另一首主打单曲,音乐上较为平淡,只是邀来了同在Drive-Thru Records旗下的Punk-Pop大团New Found Glory的Ian Grushka来客串了一下贝司手,也算得上是锦上添花之作。
也许是《What It Is to Burn》给予了我太多的惊喜,让我对Finch的期望值过高,所以我情愿把眼前的这张专辑《Say Hello to Sunshine》看作是一张过渡性的唱片。这就象夜幕降临时没有阳光一样,其实太阳依旧存在,不过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太阳的阴暗面罢了。每当清晨来临的时候,我们依旧可以Say Hello to Sunshine,不是吗?
文/小黄大夫
艺人:Finch
唱片:Say Hello to Sunshine
厂牌:Drive-Thru Records
日期:2005年6月7日
唱片曲目:
1 Insomniatic Meat
2 Revelation Song
3 Brother Bleed Brother
4 A Piece of Mind
5 Ink
6 Fireflies
7 Hopeless Host
8 Reduced to Teeth
9 A Man Alone
10 Miro
11 Ravenous
12 Bitemarks and Bloodstains
13 The Casket of Roderick Usher
14 Dreams of Psilocbin
注:本文初次发表于2005年7月号《HIT轻音乐》,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如今EMO浪潮席卷全球,人们的视野中也突然间冒出了许多EMO乐队,尽管听上去大多千篇一律,然而我却始终关注着Finch的动态,热切的等待着他们的新唱片。这不仅仅因为Finch张弛有度的音乐掌控能力,把我领入了全新的音乐领域,更是因为他们的音乐中总能够迸发出大量的荷尔蒙,令我迅速体验到青春的激情四射。
如今在蛰伏了三年之后,Finch,这支来自加州圣迭哥的EMO生力军终于带着他们的全新专辑重出江湖了。正是由于处男大碟《What It Is to Burn》的大获成功,这张被命名为《Say Hello to Sunshine》的全新唱片自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或许不少人都对《Say Hello to Sunshine》这个专辑名称感到好奇,但如果你完整的听过唱片之后,你便会发觉Finch似乎是在跟人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因为他们全新的音乐取向丝毫没有“阳光”的味道,反而比以往要更加阴暗而晦涩。
如果说《What It Is to Burn》的成功有一半的功劳要归结于Mark Trombino,这位曾为Blink-182、Jimmy Eat World制作唱片的Punk-Pop金牌制作人的话,那么Finch新专辑的180度大转变也与制作人有着很大关系。这次Finch并没有选择Mark Trombino担当制作人,反而是找来了摇滚鬼才Jason Cupp来操刀全新专辑,多少让人有些意外。Jason Cupp虽然不如Mark Trombino的名字那么如雷贯耳,但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多面手,他不但与洛杉基老牌Punk乐队Social Distortion合作过,还为Indie-Pop名团Rilo Kiley制作过唱片。因此当Finch与 Jason Cupp展开合作后,Jason立即给予了乐队成员们很多新的理念。此外,还有一位需要特别提及的幕后人士,那就是负责这张唱片缩混工作的知名录音师Rich Costey,他所合作过的乐队有the Mars Volta、Doves和Muse等等,这些乐队都或多或少带着艺术气息,这也同样传染给了Finch。经过这两人的共同改造,如今的Finch已经彻底改头换面了,趋于成熟的他们选择了更加内敛的音乐表达方式。
一直觉得Finch的主唱Nate Barcalow是一个出色的歌者,因为在第一张专辑里他对情绪的拿捏相当到位,自始自终他都用狂暴的嘶吼和温情的演唱两种演绎方式交替穿插着。而在新专辑中,Nate基本上只保留了狂暴的一面,有些时候他表现得只能用聒噪来形容,这让我们怀疑Finch是不是要变成一支纯粹的Screamo乐队。但在整体配器上Finch还是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的。他们抛弃了一些以往的Punk-Pop曲式,反而加重了Hardcore属性,令音乐更为凝重,更有质感。此外,大量加入的电子元素让Finch的音乐听上去趋于丰富而充满灵气。
假如你还没听过Finch的话,我会向你推荐这张专辑里的一首血气方刚的作品《Brother Bleed Brother》,百分之百够爽够猛,足以让你领教Finch最根源的音乐杀伤力。而主打单曲《Ink》则比较适合那些已经对他们有所了解的人们,因为Finch大胆的采用了电气化的编配,甚至会让你联想到the Prodigy的某些作品,听完之后你一定会对乐队有全新的认识。每次听有着纯正Nu-Metal风范的《Hopeless Host》时,我总会想到Disturbed,但这也并不奇怪,Finch曾在去年夏天与他们一同巡演,两支乐队私下交情都非常好。《Bitemarks and Bloodstains》作为另一首主打单曲,音乐上较为平淡,只是邀来了同在Drive-Thru Records旗下的Punk-Pop大团New Found Glory的Ian Grushka来客串了一下贝司手,也算得上是锦上添花之作。
也许是《What It Is to Burn》给予了我太多的惊喜,让我对Finch的期望值过高,所以我情愿把眼前的这张专辑《Say Hello to Sunshine》看作是一张过渡性的唱片。这就象夜幕降临时没有阳光一样,其实太阳依旧存在,不过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太阳的阴暗面罢了。每当清晨来临的时候,我们依旧可以Say Hello to Sunshine,不是吗?
文/小黄大夫
艺人:Finch
唱片:Say Hello to Sunshine
厂牌:Drive-Thru Records
日期:2005年6月7日
唱片曲目:
1 Insomniatic Meat
2 Revelation Song
3 Brother Bleed Brother
4 A Piece of Mind
5 Ink
6 Fireflies
7 Hopeless Host
8 Reduced to Teeth
9 A Man Alone
10 Miro
11 Ravenous
12 Bitemarks and Bloodstains
13 The Casket of Roderick Usher
14 Dreams of Psilocbin
注:本文初次发表于2005年7月号《HIT轻音乐》,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