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镜到底”的跨界展览+音乐会?欧阳娜娜真的太会玩了!


撰文 / 王击凡

欧阳娜娜在21岁这一年,开了一场“一镜到底”的线上音乐会。
这个音乐会的概念可以说是相当新颖,除了透过某短视频平台向歌迷直播,就连舞台也都一反常规,特意选在美术馆里进行。一边听歌,观众还可以一边跟随长镜头在不同展厅的移动,“云观看”欧阳娜娜整个跨界艺术展览Arts+Play的好玩概念。
“一镜到底”听上去好像非常酷炫,但在现实中操作起来,其实一点也不简单。每一个表面看似轻松随意的机位、灯光、走位、乃至视觉语言,甚至歌手是跟歌迷的隔空互动环节,其实在镜头背后,都经过欧阳娜娜及其团队的精准设计。


在艺术展里,“浴室”这个充满了设计感的展厅,是不少观众热爱拍照打卡的景点之一。在浴室演唱《To Be Happy》时,欧阳娜娜也藉由“一镜到底”互动式镜头的运用,就像是在对着屏幕另一头的“你”演唱一样,把跟观众之间的互动,提升到了新的境界。
之所以要把线上音乐会做成“一镜到底”的模式,也是因为想要让更多无法亲临美术馆现场观看展览的世界各地歌迷,可以透过手机参与到展览当中,仿佛如同身临其境一样。也只有“一镜到底”的拍法,可以更完整地实现欧阳娜娜的概念。
在这个完全由自己来主导的展览里,欧阳娜娜还贴心地埋藏了很多小密码,而这些密码,也都跟她的歌密切相关:日落灯下的小鸟,导览展览资讯的电话亭,粉红色的长长走廊,墙纸上娜娜亲自绘制的插画,还有在镜子上散落的文艺诗句……


“一镜到底”的拍法,也使得这些原本在美术馆展厅里很难被观众留意到的微细角落,得以有更多机会被放大、被观看。欧阳娜娜还会特意Cue到其中的一些隐藏式彩蛋,作为留给歌迷的独家福利,这也大大升级了整场线上音乐会的观看体验。
比方说,那一只被放在展览入口处背板的小鸟,如果你稍不留神,就会错过欧阳娜娜试图赋予它的艺术隐喻:日落灯下的鸟儿,所连结的正是欧阳娜娜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就正如她从《NANA I》《NANA II》到《NANA III》之间的进化与成长。
如果你也有收集欧阳娜娜这三张《NANA》的实体唱片的话,你一定会明白我在说什么。在与设计师讨论每张实体专辑的装帧设计时,欧阳娜娜就是以做展览的这种心情,根据不同歌曲的特质,在实体唱片里,注入更多不一样的跨界设计idea。


有藏着少女心事的信笺,有设计独特的纸上电影书,有记录心情的铅笔跟日志本,还有欧阳娜娜特意留在实体唱片中的私密信息……你很少会在流行歌手的实体专辑里,发现这么多可爱的Bonus(就像艺术品一样),这是唱片概念的一个延伸。
欧阳娜娜把这三张设计精妙的实体EP,以拆解逐一展示的方式挂在了展厅里,并作为整个跨界艺术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儿时苦练大提琴的时候,欧阳娜娜就很喜欢收集不同演奏家的实体CD,她也希望能把自己的实体专辑,做成艺术品一样的收藏。
这三张展示少女时代不同阶段的EP,以及跨界艺术展里不同构造的多个展厅,从听觉、触觉到视觉,透过欧阳娜娜这场“一镜到底”的线上音乐会,最终也实现了打通“次元壁”的神奇作用。即使你无法亲临现场,观感却更胜似人在现场。


只是听CD、看MV的话,你可能还无法对欧阳娜娜藏在每一首歌背后的故事心领神会。所以,这个线上音乐会最棒的一点,就是借助各种新的拍摄手段,加入更多天马行空的神奇巧思,全方位地展示了欧阳娜娜赋予这些音乐作品的“艺术魂”。
当年推出时曾引发网友讨论热潮的《仿生人》MV,也在这次的跨界艺术展+线上音乐会,得到了“二次创作”的重塑机会。欧阳娜娜特意把这支MV里的经典场景,还原到布景设计当中,并延伸出全新的视角,为专辑拓展了更广阔的解读空间。
把专辑、跨界艺术展与线上音乐会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欧阳娜娜“三位一体”的独特创新,也为各位唱片业人士提供了新专辑宣发的一个全新思路。只有听过专辑、看过展览、欣赏过线上音乐会,你才能更完整地了解欧阳娜娜的音乐态度。


从起居室、书房到浴室,在展览里边走边唱的欧阳娜娜,也把我们由她的音乐世界,直接带进了她的精神领地。跟去年6月还略显稚嫩的20岁生日音乐会相比,此刻的欧阳娜娜,在努力成为一名更专业的歌手的道路上,有了质的飞跃,但仍不忘初心。
有乐迷赞叹,线上音乐会的前五首歌,被拍得像MV一样美,“一镜到底的处理太棒了,看得出团队花了不少心思!”不同场景之间的无缝切换,对关键细节的重点镜头处理,也使得欧阳娜娜这个线上音乐会比起其它的同类型演出,更显匠心独具。
平时如果自己来美术馆看展的话,你只能靠着自己去摸索展览的大概脉络。比起照本宣科的导览员,由策展人欧阳娜娜自己来担任这个导览的角色,观展的过程就会变得有意思得多了。最了解整个展览是如何从无到有诞生的,当然是欧阳娜娜本人。


观看这一场特别的线上音乐会,仿佛就像是跟随着“导览员”欧阳娜娜的声音导航,走进这个跨越不同界别的艺术展,聆听一首接一首的歌曲,穿越一个又一个的房间,了解一环扣一环的展览细节,最终解开欧阳娜娜秘而不宣的“1042”密码。
千万不要以为展览跟专辑、跟音乐没有关系,其实无论是这个跨界艺术展,还是别开生面的线上音乐会,都是欧阳娜娜试图拓展音乐边界的方法。她想让更多受众可以透过这些不一样的方式,更愿意去了解她在创作、在演唱这些歌时的真实心声。
发专辑、做展览、把实体唱片做成收藏品级别……在一连发了三张以《NANA》为名的1-3号创作EP之后,现在的欧阳娜娜已经越来越懂得,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品在兼顾流行度与受众口味的同时,也能呈现出更精致、更深邃的跨界艺术特质。


其中,Living Room的部分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从留声机到Walkman、MD机,不同年代的播放载体,也承载着不同世代族群各自对音乐的记忆。拿出15岁时发表的第一张黑胶唱片,唱起人生的第一首创作,欧阳娜娜也在这些回忆里,找到前进的勇气。
为整场音乐会作完美收尾的“安可曲”,就是当年让欧阳娜娜走上创作之路的首支单曲《藏》。抱着吉他自弹自唱的欧阳娜娜,以这一首“藏”起来好几年才发表的作品,表达自己最诚实的内心想法:“当我在孤单北半球流浪,有谁在听我歌唱……”
在欧阳娜娜的跨界艺术展里,还有一个特别的展厅,欧阳娜娜把它称作“记忆的墙”。挂在墙上的数十部大小不一的电视机,循环播放着欧阳娜娜这些年来练习大提琴、写歌、在录音室里练唱、拍MV的各种音乐细节,同时也记录了她的音乐回忆。
21岁是青春风华正茂的年纪,线上音乐会这些关于夏天的歌,都被欧阳娜娜演绎得恰如其分。她的唱功有了更大的进步,但更动人的,是成长后的欧阳娜娜,赋予每一首歌最真挚、最投入的情感浓度,自然而然地,就能感动正在听歌的你。




微博:@王击凡
公众号:豁达音乐时代
邮箱:xiaowangzi1984@126.com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