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 白月光
浅浅是我心中的白月光,永远的一专TOP1,我向人推荐周深的时候第一选项除了末日飞船未修音版就是浅浅(尤其是上海场)。浅浅也是一首录音室版与现场版演绎相差很大的歌曲,所以听起来格外有意思。
录音室版的整体氛围就是无边萧瑟。钱雷老师真的非常厉害。浅浅的钢琴段很返璞归真,左右手几乎都是单音旋律,连双音的和弦都不多。可就是这么简单的钢琴,搭着周深的人声,形成了如此丰满的一首作品,个人认为这是因为除了钢琴段倾泻而出的氛围渲染之外,周深的人声表达也非常丰富。只有在人声的演绎足够丰满一首作品时,听者才会一时忘记配器有多简单(我很爱提的另一个例子是元ちとせ的精灵)。
录音室版A段传递的氛围像一潭不泛涟漪的静水,寡欢的人努力压抑自我试图维持波澜不惊的表象,隐忍不发的皮囊下灵魂却嘈杂烦乱,连心跳都变成无法自抑的想念的旋律。AB段间奏的低声吟唱很有种百无聊赖时随意哼唱的感觉,带着被迫等待的无奈和无奈中的散漫,是一场失败的苦中消遣。
B段开始情绪就有了控制不住的波动。周深在吐字的轻重上真的做得非常极致(在我心里他就是歌手界的Valentina Lisitsa)。在B段“深深凋谢”这里周深唱得非常精巧细致,第二个“深”字他做了突强处理并且带出了微弱的啜泣感,在听效上相对平静些的前文和接下来起伏较大的“望穿一树枯黄”间形成了情绪上的桥,让下面的波动不至于显得突兀。“树”“枯”的咬字如泣如诉,是冷寂萧杀的夜风凄厉呼啸而过,摧败零落万物,不容分说将听者裹挟进百忧感其心的氛围中。而这一遍的“望穿一树枯黄”也应该算是录音版中吟唱段之前唯一一次情绪较大的起伏,是一个从一场繁花盛景走到如今枯枝败叶的长镜头,将受到阴郁心境煎熬的漫长感传达得淋漓尽致。这一遍的最后一句唱词是一声叹息,仿佛是在责备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那缕执念的自己。
录音室版最后的美声唱段会让我幻视到破败长街尽头斜在冰冷地面的孤单人影、老旧路灯明灭不定的昏黄灯光、以及风吹流云间时隐时现的冷月。这里周深的美声听来像是欲言又止的中提琴,既有人声的作用,也有作为乐器来与钢琴应和的意思(可能也是因为他这里的音色在我听来有中提琴的效果,所以才会让我觉得配器完全不单一)。录音室版的吟唱段只有一遍,直接旋律下行收尾,歌曲整体基本没有激烈的情绪,一路吞声踯躅压抑到底,将所有心事都锁进心底。
整体而言录音室版更像在讲自我,情绪表达的出发点是个人体验。而现场版的浅浅意境则非常不同,周深的人声听起来比录音室版更实,而且编曲也与原版几乎完全不同:加入的弦乐让作品视角更广阔,鼓的运用也让情绪激扬了许多,钢琴部分与录音室版的简约风相反、走得是稍华丽一点的路线,选用的键盘音色在我听来也是稍微有一点点暖色调的。虽然现场版每一场演绎都有一点点不同,但总体而言视角更超然,像是将孤独感作为一种人类共通的情绪在演绎,并为体验过孤独的人类找寻一束晨曦。
现场版里自己最喜欢的编曲部分之一是AB段的间奏。A段初始的编曲本是较贴录音室版的,差不多前45秒左右配器似乎都只有键盘,而且这一部分键盘旋律也比较贴钱雷老师的原版感觉。从A段“夜深深去回忆”这里开始,键盘加了一串音色偏暖的上行旋律,这时也开始进弦乐了,将曲风带往了更宏大的方向。到AB段间奏时,提琴成为了主要配器,搭配提琴的打击器非常工整,托出了庄严肃穆甚至带有圣洁感的氛围。而录音室版间奏部分的郁郁低吟在现场版被处理得偏亮一些,这里周深唱得较灵活,有的场次基本唱满了间奏小节,有的场次稍短,我最爱的上海场就彻底没唱这里(但也因为上海场这里没有人声,所以打击器听着较明显,庄重圣洁的氛围也格外强烈)。
现场版浅浅吟唱段前的最后一句唱词,听感上也不太有录音室版的叹息感,反而有点像是即便这般孤独望穿时光、也愿意任凭思绪任性发散将那一点执念捧在心头的甜蜜。而第一遍吟唱段的第二句结束时鼓点敲出了连续9次重音形成了一串下行旋律(全曲仅有一次这种安排),这时周深的吟唱高亢地飘在上面,构成了一个光与暗对峙缠斗的隐喻,而周深激昂的人声就宛如一场浸礼仪式。
现场吟唱段比录音室版增加一遍,而就是连接这两遍吟唱时的上行旋律将整首歌曲的情绪带往了曙光的方向。第一遍吟唱的尾音达到降A5并停了接近四拍,明亮的长音瞬间点燃了静默夜空,而第二遍吟唱就是晨曦对孤独者温暖的抚慰。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遍吟唱的第一个小半拍短音是降A4,接下来的长音是降D5。也就是说周深唱完降A5长音之后,迅速回碰了一下低八度的降A4,又马上跳了个纯四度稳稳地停在降D5上。我个人是觉得以这种节奏音高大起大落其实现场还蛮容易跑偏的,尤其这几个音还都是半音,真的很难找音准。但周深就是能唱到我不仔细想就完全意识不到这里居然这么难。
如果用画面来比较形容的话,个人觉得录音室版是黎明前至暗的夜,孤独者没有等到破晓的一刻就已抽身离开。而在现场版里他驻足徘徊了一刻,决定最后回望一眼封冻的夜,然后不期而遇了姗姗来迟的晨光。
自己特别喜欢的几个现场如下:
上海场:这是我最爱最爱最爱的一场。两遍美声吟唱段之间加入了其他场次都没有的处理,好听到我每一次听都觉得整个人跟着升空了。第一遍尾音降A5和第二遍首音降A4的八度之间,周深用了一个坠落式的下滑音来衔接,简直就是孤寂暗夜里用一瞬灿烂燃烧天穹的流星。每次听到这一处我都会有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战栗感。就这一个音我就还能再循环上海场一千遍。
北京场:在AB段间奏处的吟唱是比较长的,基本把小节都唱满了,而且这里也没有录音室版那么压抑,是稍微放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深圳场和苏州场:美声段结尾没用气口直接吟唱到底,技术难度不说了我只能跪一下以示敬意。意境上而言这种绵长幽远的长音会给我一种在孤单人间行路、熬过许多漫长苦楚才终于迎到一丝曙光的慢镜头的感觉。苏州场这个长音听上去似乎比深圳场要稍微强一丢丢,光明的色彩更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