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不可及 | 去你心里的歌声就是沿途最美的风景
触不可及是一首很神奇很妙的作品,并且是全方位的精妙:大祁老师的词与崔先生的旋律相当贴合,编曲妥帖,配器的位置与选色都无可挑剔,周深的演绎相当出彩,后期混音也非常良心。可夸的地方过多甚至有些无所下手所以这里只聊录音室版,当然二巡去大家心里的版本和TME版和汨罗(偏录音室版)也是很好听的=v=
这首歌的神奇之处主要体现在它的调性及使用的音上:这首作品的调性就是歌词中半颓丧半释然的意境的具现化。我们讨论的时候险些因为它究竟是大调还是小调而打一架。说它是大调,又是偏暗色的大调,始终流动着一点沉郁感;说它是小调呢,又是偏亮色的小调,特别是“触不可及”开始用八度又把副歌词曲都导向了豁然开朗的方向;更有趣的是这首歌在明面上出现的音中,副歌部分完全没有用到La,并且只有极其零星的Re,而主歌干脆彻底抹去了Re。曲作基本是只用五音完成了这首中板略偏快、唱词颇密的歌,可以说是很厉害了。
编曲老师选择让周深先声夺人,由周深的清唱开头抓住听者的耳朵然后再进吉他。这时周深还是用了他擅长的弱混,声音略缥缈地将触不可及的意境直接给出来,“又何必在意”与“未来的自己”这里有轻音量的人声重叠,像是未来的那个自己真的在与现实隔着时光遥远交谈。
副歌与第一段主歌之间基本上只在使用了一个特殊音效作为分隔,这个压在“street”上的音效听来非常像是快速的空气摩擦压缩式的效果,格外有夜色中灯红酒绿的商业街上往来车辆飞速交错而过的听感,个人非常喜欢这一声点出的公路画面。
进入A段主歌之后周深用了偏低档位的发声方式,胸声的比例加的偏多一点点,声音中流动的磁性的粒子要更浓密一些于是听来更真也更人性。因为A段的词相对静态些,这里的鼓组与吉他用的都非常克制,提供了节奏感但又不会强到破坏A段的沉郁,尤其是hi-hat用得点缀到位后期也处理得很好,完全不会让人听来有高频混乱的感觉。从“靠在窗前看着”开始,配器里出现了类似clap的声音,给了一种人间烟火熙攘的效果,搭着歌词里的我静静观望夜里依然行色匆匆的冷漠旅人的片段,把动态与静态的镜头融在了一个画面中。
整首歌周深在咬字处理上都非常注意流动性和律动感,不过A段中有一个咬字发声格外妥帖的地方是在“不止一次”这里:与前面的唱词相比,“不止”二字他唱得虽然字正腔圆但是能听出有一丝丝刻意的黏连感,这时刚好配器里也把听感利落的clap音效撤出,于是这句话就很有又要放下又放不下的不干不脆,导出了后面的患得患失。周深很多次说过他更多的是会从旋律和编曲里感受作品需要的表达方式,从这种小处理也可以窥见一点他对音乐的直感和理解的准确。
A段另一个有意思的音效是在最后的“漩涡里”后面,用来提供节奏的低音吉他被加了一个类似扭曲的短暂音效,给了一个有很强吸力的听感,形成了强烈的被人生纠缠旋涡吸引坠落难以挣脱的画面。
A段后的主歌周深用了略强的平衡混,让歌曲从A段偏着眼于主人公内心世界的静态画面向动态导去,内敛的感情开始外放。在这一次的“lonely street”之后电吉他进入间奏,给整首歌添了一点点燥。
B段开始就格外能看出首歌词曲配合的高度默契:“当夜幕降临我要开车出去”和“再放一首我最爱的音乐”这两句分别在A段的旋律基础上做了很微小的改动,改动后这两句的旋律从A段相对平稳的律动线条变成了小小的颠簸起伏的线条,更贴合B段整体的动感。
周深对于B段的处理也更加外放并且很注意强弱音的微调,根据歌词及节拍把强弱音处理得对比更明显,提升了歌曲的律动性,特别是“再放一首我最爱的音乐”这里他把“放一首”三个字的顿挫唱得很鲜明,有种近似跳音的动感;“跟着”“摇摆”“舞步就随意”这里的轻音都是很自然地轻描淡写,颇有种依着舞姿顺势旋转而出的感觉。在一首用音较少旋律相对简单的歌曲里通过精确地强弱音咬字处理来呈现AB段不同的静态与动态,可以说周深对音乐律动性的把握是很厉害的。而且他有一次采访说过这首歌他一直在琢磨如何去唱所谓“流里流气”的感觉,能听出来他是认真思考通过对作编配的理解去抓作品的气质的。
最后一遍主歌这里的编曲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地方:“触不可及”底下的鼓点做了花样,起到了一个分隔线的作用;“又何必在意,life will be easier when the sunlight in”这里配器重新放入了A段主歌用过的clap音效,搭着底下吉他有点“流里流气”的跳脱的点缀音,热热闹闹地迎出了周深那句颇高亢的“when the sunlight in”的和声。整曲收尾时也特意与开头配合做了呼应,让吉他提前撤出,最后一句又落回在周深的清唱上。当他带着一点点惆怅感的尾声震动空气时,相信他已经把自己唱进了听者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