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之上 无碑之爱
——致无碑的爱与死。致为我辈执火的英烈。致先辈生命中的未竟之歌。
你要竭尽全力想起他
如悬丝之上的濒死之蛛
紧紧攀附住战火中最无谓却最无畏的爱与信仰。
(听完周深的演唱后,这几句话就跳在我脑海里不肯散去。)
*********PART 1***************
首先想说这部电影的片名很有意思。中文悬崖之上的意境聚焦在险象环生的状态,是一转念便从静态变成惊险万状的动态画面;而英文版Cliff Walker直接把侧重点落在了这群在极夜中为家国执火的勇者的血肉之躯上。而这首同名主题曲也是一样着眼在人。
整首作品营造足了北方凛冬冷空下的氛围,带着一丝丝苏联风味,旋律上似乎可以算是自然小调打底并兼容和声小调。和声小调在西方传统音乐中更为常用,当下流行歌曲里和声小调的使用比例似乎是被自然小调挤占了一些,于是这里引回和声小调便也给了作品一点岁月感,并且和声小调与自然小调并用似乎也是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征之一。
这首歌词曲编极佳,仿佛一卷失了绑缚的画卷,随风舒展出旧日斑驳的墨。编曲走了静水流深的简约风,因为极简而格外挑战人声的演绎能力。黯然的吉他与温凉的键盘铺底、忧郁的口风琴也带出一点点有地域特征的俄式风味,弦乐偶尔缓缓流动,鼓也是缓而延绵直到尾巴才变成重点。这些简约干净的配器与周深歌声中丰富的感情相得益彰。
周深在创四的教学花絮里说过一句“不管你技术有多好,没有打动听众你就输了”。这首歌就充分证明了技术是一定要用来打动听者才有意义的。歌曲的音域不宽,主体部分从C3-C5,吟唱段高至E5,大部分时间都徘徊在三组后半-四组前半周深的中音区。周深的演绎在整体的克制中偶尔出现无可压抑的情绪的汹涌,宛如一场深沉告诉。
如果让我总结周深音乐演绎的一些特质,那我觉得大约是:矜持、优雅、克制、收放得体有分寸。整首歌以气声弱混打底,既充分衬托着那个年代的飘摇感又带着满满的倾诉感,只有个别字眼上用了气泡音装饰或强混强调,在静与淡中突然出现别样的处理,才能达到用最少修饰传递最击中人心的情感的真挚效果。因为整曲一字一句都太值得反复循环细听,这里就先写一写自己目前印象很深刻的地方。
“假如黑夜看不到尽头,眼睛会不会生锈”:凝视深渊者,要怎样才能保证不被深渊吞噬、在极夜中依然坚持于心中燃着光,这答案或许就落在每个赴险者与人世间切裂不开的羁绊。心爱的人们,故乡食水的味道,沦为断壁残垣之前的或许简陋却能安眠的家……而这一点光,在我听来就是整个第一段主歌配器中在高声部加入了稀疏缥缈的音符。
“雪白的花儿生在那悬崖”:从这一段开始编曲中加入了键盘与吉他配合出了一组又一组的下行三音,这种安排带出了一份坠落感,在我听来是整首歌曲的灵魂,似乎是暗指消逝在那场战争中的先烈们流星般坠落的生命。
“永恒的心,奔赴的天下”;周深在尾音用一个下滑音渐弱渐消隐:不是所有捐躯都有流传的荣耀,无名之辈的热血不汹涌、只是静默地汇入深海,赴一场无人知晓的生死宴。而在这一声叹息中飘摇倾颓的天下,需要吞噬多少灵魂、献祭多少未完而不可续的爱,才能蹒跚立起。
“有信仰的孩子多想家”,这一句词曲编唱都太绝了——
我格外喜欢“信仰”这里的C3类气泡音的处理方式。这听效带出的画面是低微的、喑哑的、残缺的、沉重的……动荡年代的信仰并不是和平年代的读者在书上读到的“光荣伟大”之类的美观词汇,那不是落于纸面的汉字,而是要直面狰狞污秽的人心,要以血祭以命殉的近乎无望的执念。而周深在这里的这种不圆润的处理就格外贴合。
而且必须要提一句这里的“多想家”三个字的旋律安排(升5-3-6):这首歌是a小调歌曲,6这个音就是这个调式的主音,是其他一切调内音的归属地;而旋律上“多”这个字先由自然小调的5转换成和声小调的升5,这是距离主音最近在咫尺的音;“想”则落在3也就是小调的属音上。这一句话里满满藏着的都是对家园故土有刻骨相思的孩子们因为信仰因为重任而只能背井离家走一条险路。周深在这里用弱唱的方式去配合旋律中藏着的深重的思念,反而以这种珍重的留白疯狂地戳了我泪点。
同时编曲上在这一句使用的最后一个和弦在结尾挑上了八度,这是整体一直在用下行分解和弦的编曲中第一次非常明显地出现上行走向。词曲编唱都像是在呵护着这团明火,在整曲暗色调的忧郁中仔细地藏着这一点希望与光亮。
从副歌“别忘记冬夜漫长的北方”情绪走高,和声小调的使用更增加了一闪而逝的阴郁幽冷的色彩,如飘摇灯幡间突现的烛火。那些远离心上人的孤勇战士、那些将战士送入无疆险境的心上人,他们的念想都寄托在见证不到的明天: “为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以及他们的未来”而战,让“那时的现在比现在的现在更好”。他们守着这份执念向前走,不回头,当他们与亲爱的人们之间渐行渐远时,他们坚忍的躯壳中封存的会是怎样的无可表述的情绪,他们能听到自己被铁骨包裹的柔软心脏的激烈搏动吗,他们会感受到热血静默流淌如奏响一支践行的挽歌吗。
间奏中搭配着苍凉口琴的吟唱段简直把我的泪点戳了个千疮百孔。之前写到情不由衷时有提到过,我认为周深是可以用人声传递出动荡感的歌手。可能是与他留学的国家有关,在一直有局部冲突的地区生活的经历对于一个共情能力极强的歌手而言,应该能算是非常宝贵的素材积累。音乐大概算是一门刺激联觉的艺术,在拥有同样的声乐技术的前提下,如何能更好地运用技术、联通自己的经历与情感、最终传递出恰到好处的画面感,这是对歌手的一个考验。而周深在这方面一直是我心目中的佼佼者。
“难忘记冬夜漫长的北方”:很喜欢最后一遍从这里开始的鼓点的加入,稀疏却沉而绵长的鼓,是促着无名之辈奔赴各自战场的军鼓,是从生死之间挣出的寂静刹那中想念爱人时的眷恋心跳。而当歌词走到最后一遍“她在你离开的村庄”开始,这里的鼓则像是切换了视角的、因追忆而遥远了的带走爱人的枪声。
整个这一段周深的强弱处理实在太戳我泪点,从前面的弱处理,到“心上人滚烫了他心房”这里从弱混转突强处理得太妥帖了:行于暗夜的,为了不迷失其中,总要悄悄地珍重地藏起那一点微渺又炫目的光。要在最绝望的时刻将那一点美好小心翼翼地拿出来,回味甘甜,回味光,回味曾拥有过的如今已遥不可及的希望与爱。然而无论怎样小心翼翼,这份牵绊都是一份鲜明的重量。尤其是“心上人”三字的突强处理简直让我有种灵魂也被击穿的感觉——
在至暗时刻,在濒死之地,你要如攀附在悬丝之上的濒死之蛛,竭尽全力地想念他、然后走下去。
周深在这里的气声弱混转强闭合强混再回归平衡混,充分展现了对情感演绎的分寸拿捏,有弱有强,方见鲜活真切的铭心刻骨。
之前看路透电影中部分片段似乎取景自我曾路过的土地与街景,那些早经由城市建设改头换面的风景,若非镜头提醒,或许我们已不能瞬间联想到被战争烙下的疮疤。生在和平中的我们,仿佛只有在这样戏剧化的不真实的荧幕内外画面交叠的时刻,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本是前人的赴死的结果。
这是一首致敬勇者的歌。可是勇者也是血肉之躯。这群平凡的人们为了他们终于不能拥有的明天决意去闯今夜的暗路。他们或许在出发前已隐约预感到这夜色要用他们戛然而止的一生来走。当他们为了我们的光而在恶夜中执火时,他们心里会不会也有一首给自己、给所有亲爱的人、给遥远的希望的未竟之歌?而这首由周深真挚演绎的悬崖之上,当足以续写先辈的歌,告慰英灵。
**********PART 2*************
悬崖之上真的是词曲编唱混都优秀到无需刻意挖掘就满是令人动容的细节的程度。不过继续记录自己喜欢的细节之前也想写几句作品的整体结构:
个人认为歌词的前四句算是这首歌的引语,或者说一段满怀悲悯的画外音,比较鲜明地将创作者演绎者摆在记录者的视角,但是记录者们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而是压抑着万千翻涌的思绪、努力传承历史与信仰的后辈的视角。
接下来的两段主副歌是几乎严丝合缝的对仗关系,是不同年代的情与景的片段。间奏吟唱段由副歌旋律简化精炼而成,在歌曲中就是连接前后两段不同时空的长镜头。
大概也是因为创作整体都是由尽记录者的角度出发,因此一切从极简而克制,尤其是周深的演绎,他没有选择极尽外露的方式歌唱那段岁月,而是把一切情绪都融在歌声细节中浸染听者:
“有信仰的孩子多想家”这一句,虽然昨天就说这一句真的好绝:不但在旋律上引入了和声小调用升5去无限接近主音6,给人一种对这故土有万般眷恋却不得不流离失所无法归巢的伤感,但又把一点点希望藏在和弦最后的上行处理中;而周深的人声在“信仰”一次上的喑哑沉重的处理也极为贴合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坚持信仰的代价;另外就是“多想家”的尾音被周深做了明显的延迟处理,几乎是延迟出接近一个附点音符的效果——那时的想家是涩多于甘的,或许还带着路过青苔碧瓦堆的隐隐作痛,让人不能不想可又不敢多想。这矛盾纠结的痛楚的踟蹰就尽在周深的延迟处理中。
第一段副歌中最先戳到我的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是“别忘记冬夜漫长的北方”的“北”字,在头脑能理性思考之前就对周深这个字的咬字念念不忘。现在想了想,大约是这个字的“收”,开口极小的咬字、带着啜泣的余音般的听感。那时以为无法走过的暗夜终于迎来了终点,那些失去的散落的心爱的人们,只能在幸存者的记忆中永生,不要忘记、不可忘记。但是,每一次记起、每一次怀念,又都会带来无以言表的痛彻心扉。思念是痛的,淡忘也是痛的,所以只敢小心翼翼地饮泣怀念每一个北方。
“她在你离开的村庄,静静地守在墓碑旁”这两句单是旋律就已经用半音的引入戳了我泪点,紧接着“想象明天的人们幸福的模样”这一句,“想象”二字中间的气息其实是有一点点竭力压抑的哽咽感的,可正是这种把传达歌曲意境放在首要位置的隐忍状态才反而更能听出歌者的深情与专业,也才更会不自禁的共情泪目。
而在这一句已经很戳我泪点的情况下,作编曲还安排了基本无缝衔接的吟唱段再次对泪点精准打击。初听吟唱段时就觉得这里仿佛是一段缓缓经过战场的长镜头:
硝烟未散,浸血残旗沉沉地披在烈士们的身上,旷野的风凛冽卷走火药与生命消逝的味道,夕阳一边流走一边吞噬人世间的温度,心有余悸的禽类长鸣着仓惶展翅逃向下一片天空。
而当吟唱段作为连接两段时空的长镜头放在整曲中时,这镜头扫过的便不止是一片或任何一片战场,而是中华民族艰难前行的整段近现代历史,是我们的屈辱与振奋、喑哑与嘶吼、怒火与孤勇、以及献祭于战争的牺牲与代价。
在口风琴与人声吟唱配合带来的如此悲壮而震慑的美丽画面中,去分析吟唱段的难点或者去夸周深的气息控制的精准都堪称煞风景了。
吟唱段之后的主副歌也一样细节满满:
“血红的花儿开在屋檐下”:这里虽然旋律与第一段一致,但周深在“屋檐下”这里唱出了更明显的下滑音;而接下来的一个小节中,在此前基本一致匀速稳定的吉他忽然将34弹在了浓缩一拍中,原本就是半音音程,速度再翻倍,就形成了颤音的听感。连着第二句“无忧无虑的孩子”一起,这两句就是全曲最有动态最鲜活的镜头:时过境迁的和平年代,煦日晴空微风中,摇曳的花儿,再也不会被战火催老的孩子们……请别忘记这些静谧的温暖,都来自于悬崖之上随鲜血流失的体温。
“无忧无虑的孩子们陪伴着它”这一句对旋律进行了微调。第一段“勇士的鲜血一遍遍染红了它”本是【27676776 365#3】,旋律是一直有着曲折并且下行收尾;而这一段旋律改动后变成了【27776 776 5(52)23】,旋律的曲折明显减少,更贴合未经战火的孩子们直白无愁的形象,结尾的四度下行音程接一个大二度上行,旋律走向上也带出了有孩子们存在的青春希望。周深在这一句咬字的颗粒感也更强一些,很好地配合了歌词画面,但同时周深又在气息中加强了喟叹,这种叹息般微微颤抖的气声让这一句的音色中流着浓烈的苍老色调,用深沉的底色描摹出在和平年代看来似乎理所应当的欢乐背后的牺牲——
曾经的孩子们早经战火的蹉跎,当他们镜中沉郁的双眼凝视自己苍老的面容时,当他们望着如今不知愁的孩子们微笑时,会不会有一瞬间想象自己与回忆中永远年轻的恋人并肩老去的画面。
最后一段副歌简直就是词曲编唱一起发大招,每一种安排每一个字每一个音都仿佛长在了我泪点上:
打击器的加入进一步渲染了气氛。我自己格外喜欢这首歌里的鼓组,明明使用的是较轻较缓的鼓点安排,但每一下又都在人心上敲出沉重的回响。整首歌里我最爱的两处打击器的安排:
“她在你离开的村庄”这个小节之后的鼓点上叠了一声有强烈下坠感的下滑音效,前一句是汹涌澎湃的让灵魂都鼓噪的“心上人”,后一句则衔接着周深彷如泣诉的“静静地守在炉火旁”,这个音效的意境在我听来,就是每一个灵魂从天际坠落的模样、是每一位捐躯者从爱人的世界突兀退场的定格、是每一位悼亡者每一次想象爱人牺牲的画面时便短暂停跳的脉搏。
(尤其是“炉火旁”这里有着微弱却鲜明的哽咽感,总觉得周深仿佛录完这一遍就开始汪汪大哭了…真的很想看录音花絮…对不起破坏气氛了…)
这首歌的细节多到一直到最后一句都还有得写。
“看见明天的人们团聚的模样”这里的开头旋律也是进行了微调。上一段“想象明天的人们”是【4,42227,7,】是一段用翻八度开头象征非现实的想象,而这想象因为看不到实现的那一天而一路下行带着忧伤。而改动后“看见明天的人们”旋律是【43(12)27,17,】整体音程缩小,镜头已经聚焦在了新生活新时代的一景,这明天是切实的和平的明天,于是在“明天”二字上周深还做了个小小的上滑音处理,像是炉火旁追忆亡人的她终于在唇角浮现的一丝哀伤的微笑。
这个上滑音带给我的画面感与接下来“团聚”这个词上叠加的打击器连起来听就更让人心绪难平。这个打击器的选色有点像是是用敲击鼓边或者鼓槌互敲的方式在模拟木鱼的声音,这是全曲中唯一一次出现这个类似法器的声音。
或许是那些被留下来的幸存者们在眷恋自己终于不可得的团聚的欢声笑语时,默念起珍宝一样的心爱者,以名为咒,向英灵们进行一场告慰——
魂兮归来,请望一眼在诸君庇佑之下的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