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有路:Bee Gees 1st
提及Bee Gees,公众对他们的感情总是相对复杂,既会对他们在不同时代都可以捕捉当下最流行的趋势的能力感到震撼,又对他们风格的不断大转弯感到一阵又一阵的偏头痛。像这样一支纵横乐坛数十载的常青树组合,想要用寥寥几句就去窥见它的全貌简直比登天还要难,不过我们或许还有时间,或许能够用多几期的时间来让大家好好了解一下这支流行乐历史上的传奇组合,谁知道呢。总之这次要介绍的作品,还是本人在阿睿老师上道不久之后给他推荐的专辑,彼时他的满脑子还都是他们disco盛世期的鬼畜形象,而这张专辑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阿睿老师破除了一些对Bee Gees的刻板印象。这张专辑乍一看可能会让人觉得相当诡异——他们的第三张录音室专辑《Bee Gees 1st》,大家可能会感觉很惊讶乐队的第三张专辑怎么会叫“1st”呢?但事实就是这样,纸杯也感到非常惊讶。
童年成长于曼岛[注1]的Gibb三兄弟,青年时代便随着家庭迁往曼彻斯特,并初步开启了自己的音乐生涯,所以The Stone Roses和Oasis等乐队都应该拜他们为祖师爷(误)。等到他们举家搬迁去了澳洲,并给自己的组合取好名字[注2]以后,他们开始慢慢在当地站稳脚跟,后来甚至可以发行两张专辑。然而这两张唱片仅仅是在澳新两地出版,所以许多欧美乐迷依然是不知道这几个小伙子的存在,他们自己也深知,如果没法在英国或者美国这样的地方取得成功,他们就难以获得国际上的声望与地位,于是三兄弟又一次回归英伦,来尝试达成自己音乐生涯的突破。
[注1]:曼岛(Isle of Man,又译马恩岛等)是介于英格兰与爱尔兰之间的一座岛屿,位置几乎在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与爱尔兰的正中间。该岛为王权领地,在国际法上并不属于联合王国或英国海外领土,但其国防、外交等事务均由英国负责。
[注2]:关于Bee Gees这个团名的来源,大概要找到在澳洲发掘他们的两位伯乐,一位和富豪Bill Gates同名的电台DJ,还有一个叫Bill Goode的赛车手,他们为乐团生涯的起步都做出过重大贡献。他们两位和大哥Barry Gibb的名字均以BG开头,所以该组合最早便被称作“BGs”,后来又觉得名字太单薄,于是就改为“Bee Gees”。
1967年1月,Gibb三兄弟漂洋过海终于回到英国,与此同时老爸Hugh Gibb将兄弟几人的demo寄给了名满天下的Brian Epstein,然而Brian由于要终日为The Beatles操劳,实在难以抽身,于是他便交给了自己的好友,也是刚刚加入NEMS的Robert Stigwood来全权处理此事。在面试的过程中,Robert便已发现乐团的惊人潜能,并认为他们是“这一年出现的最优秀的音乐天才”,像是捡到宝一样的Robert立即和乐团签下五年合约,而他们的“首张”专辑也迅速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为了更好地完成专辑录音,两名新成员加入了乐队——鼓手Colin Peterson以及主音吉他手Vince Melouney(均为澳大利亚人,之前也曾和乐团有过合作的经历),使得Bee Gees有了更完整的乐队编制。同样为了赶上潮流,Robert找来了两位编曲与指挥方面的好手Billy Shepherd与Phil Dennys来给他们的作品增添管弦乐的部分。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远不像Robert想得那样简单,因为这三兄弟回家后几乎不写歌,基本上每次都是到了录音室以后再去当场即兴发挥,完成歌曲的创作过程,总体来看他们的即兴创意质量极高,但在当时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可以说是心急如焚,觉得自己根本没办法和这三兄弟耗下去,只不过最终的结果比较可喜,从录制开始到管弦乐叠录的部分完成,他们也仅仅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考虑到歌曲的质量和他们的写歌模式,这样的效率也是够吓人的吧。
其实Bee Gees早期的音乐相当符合1960年代中后期盛行的巴洛克/迷幻气质,而《Bee Gees 1st》尤其如此,精巧至极的旋律与和声搭配豪华复古的乐器编排是专辑的最大特色,从这里来看他们应该从The Beatles或者The Beach Boys这样的团体偷艺到不少技巧,但也的确因为珠玉在前,像这种在突破性上没有重大贡献而只是以好听取胜的作品是不太容易在历史地位上更近一步的,然而作为乐团的第一/三张唱片,这样的表现也绝对对得起听众。开场曲“Turn of the Century”便显示出强烈的巴洛克与古典乐的特质,大键琴、双簧管与弦乐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华彩开篇似乎想把我们带去遥远的十八世纪,但三兄弟他们的Tardis似乎有点不听使唤,从最终“上交”的歌词来看,三个人的时空旅行并没能成功见证亨德尔在英王面前奏乐的绚烂场景,却更像是跑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末期,这倒也的确能和歌名“世纪之交”形成呼应[注1]:
Big wide hats and men is spats
戴着大宽边帽的男人们在喋喋不休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在世纪之交时
With those horseless carriages
还有那些不再由马拉着的车子[注2]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也在世纪之交出现
And there are lots of things to do
我们有许多事要去做
On a bicycle made for two
骑在那辆双人自行车上[注3]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在世纪之交时
Turn of the century
世纪之交
[注1]:维多利亚女王于1901年过世,故19-20世纪的世纪之交与维多利亚时代的末期基本形成对应。
[注2]:显然指代的是1880年代刚刚被发明出来的新兴产物——汽车。
[注3]:此类自行车也是19世纪末期开始出现并兴起,直到一战时期该风潮才逐渐衰落。
“Holiday”是专辑中毋庸置疑的大名曲,并被不同语种的艺人翻唱过(其中也包括许冠杰)。不过从相对阴暗的演奏方式(mellotron和弦乐部分)与小调调式,我们似乎便已经能够猜到这首歌的情绪走向——主人公和对方的感情虽然在平时就如假日一样美好,但对方极为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却又经常让主人公如木偶般被紧紧控制,就算周围人都看出异样,他也身陷其中,难以动弹。有人指出,歌曲中描绘的恋人形象可能存在边缘性人格障碍(BPD),显然在这段感情里,双方虽然也会有假期般的愉快时光,但经常出现的紧张关系也会让两人都备受煎熬,也许这首歌的创作者Barry和Robin就有过这样令人纠结不安的感情经历,不然想要把这种心理状态刻画出来的难度可想而知。“Red Chair, Fade Away”相比前两首来说,迷幻的味道相对较重,无论是开头鼓的独奏,mellotron的加入以及中间的节拍变化,都很容易让听者联想到The Beatles在这一年大杀四方的景象。而歌词中不断浮现的,也只不过是带有一点幻象感觉的美妙回忆,但真正触手可及的,也只有祖父的红椅以及那些飘香的柠檬树而已。“One Minute Woman”听上去是蛮可爱深沉的一首歌,但是标题却容易让人误会,会让人以为故事是关于一位热情不会持续太久的女人,但结合歌词,这首歌叫“One Minute, Woman”也许更为合适,毕竟是希望要对方再多等一分钟,我们的主人公还没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完整,然而这样的方式依然可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毕竟主人公真心实意希望与对方达成更亲密的关系,但只用一个轻飘飘的“woman”来称呼对方,是不是也显得有些不够尊重呢?我知道,这样去人格化的称谓在当时并不是个例,像广大摇滚迷们的终极爱豆Paul McCartney也在同时期写过一首歌“Woman”(Peter & Gordon, 1965)来描绘恋爱时主人公对对方的情感需要,也许当时的人们确实不在意这些,但我个人还是觉得可能会有些不妥。
啊哈哈,“In My Own Time”,也许很多听众听到这里都会感到有些出戏,大家几乎都以为这是The Beatles的成员换了一套新马甲后完成的作品[注]。的确,这首歌有着异常强烈的虫团(尤其是1965-66年)味道,标志性的吉他riff以及演唱的断句技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Taxman”,三部和声的处理则是有点像是“I Want to Tell You”或是快版的“Tell Me What You See”的感觉,再加上如某L姓成员(就不点名了哈)那样虚头巴脑的歌词,整首歌听起来真的一股浓浓的虫团代餐味道。邻近A面末尾,画风忽然变得有趣,这首穿越感十足的歌“Every Christian Lion Hearted Man Will Show You”在开头便开启了神父或教宗视角,大理石雕像在弦乐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就连平时看上去没有任何含义的圣咏词句也显得异常圣洁,当然要是额我略一世活到现在,听到“自己的”圣咏被改造成这样估计要被气昏过去,但同期的The Moody Blues听到这里可能就会很开心。而在歌曲的主体部分,我们似乎很难得到足够的信息,来推测“狮心教徒”都有哪些人或是他们要展示给你的东西是什么,精巧的歌曲主体与凝重的圣咏intro碰撞出的火花已经足够夺目,我们似乎也就没必要再去纠结歌词的具体内容。A面终曲“Craise Finton Kirk Royal Academy of Arts”有着异常精简的配器和轻快的旋律,这也让它在听上去的瞬间就有了欢乐儿歌的模样,虽然他们自己没能把这首歌唱红,但他们的好友Johnny Young在不久之后也录下了一个版本(里面有三兄弟的和声)并发行单曲,最后还成为了海盗电台Radio London中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原标题中的名字,同样也是Young的单曲标题“Craise Finton Kirk”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据这位歌手的回忆,这是一个脾气性格十分古怪的苏格兰人,以搬运小型广告牌来维持自己拮据的日子,没事的时候也会到牛津街来回来去地游荡。Bee Gees三兄弟初到伦敦时碰到过这个怪人,有点路痴的他们想要问路,但却发现这苏格兰口音像是天书一般难懂,好在Kirk身边的同伴解释了相关情况,告知路线的同时也和三兄弟介绍了一下Kirk这位老哥,Barry和Robin在回去后便通过想象Kirk的生活与心理状态而完成了歌曲的创作。
[注]:对于当时大多数不认识Bee Gees的乐迷来说,他们的团名非常富有误导性。许多人认为Bee Gee代表着“BG”,而“BG”显然就是“Beatles Group”的缩写,再加上音乐风格又相对接近,那时的人们大都认为该组合就是The Beatles的另一个化身(就像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一样)。
B面开场曲可谓人尽皆知,就算你不知道Bee Gees为何许人,你也很可能听过这首“New York Mining Disaster 1941”。虽然标题取得像模像样,但是这场“纽约矿难”却是完全虚构的故事,在三兄弟跑到他们的厂牌Polydor Records的办公大楼时,几个人在楼梯间遇到了惊悚的停电事故,周围一片漆黑,几个人的说话声在空间中形成回响,这让他们立刻想象到矿难发生的不幸场景,于是便以此主题来写歌。刚才我们提到歌词的内容为虚构,因为在1941年纽约州并未出现重大的矿难事故,但这并不代表整个歌词就全是凭空臆造而成,歌词的灵感来源于1966年10月发生在威尔士的一次不幸事件——艾伯凡矿难,连续三周的大雨将巨大体量的煤矿废料堆浸透,导致七八米高的泥水废料混合物以每小时三十公里的速度雪崩般冲下山崖,直奔村庄而去,最终使得144人遇难,其中有116位是当天来到学校上课的小学生。在歌曲中,从演唱到编曲都能基本对应到灾难降临时身处漩涡中心的人们的情绪变化,优美却紧张的旋律,一点一点不断放缓的节奏,以及背景越来越低沉压抑的和声,都代表着希望逐渐消失,奇迹慢慢离他们远去的折磨、绝望与无助。这首听上去充满消极能量的歌后来成为了Bee Gees他们最早在国际范围内发行的单曲之一,再一次地,由于很多人误以为他们就是取了另外一个名字的The Beatles,于是大家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给他们冲销量,他们也自然在多国的榜单里都拿到了不错的成绩,虽然此时还总是以代餐的名义出现,但体会到在英美等流行乐大国里成功的滋味,谁还会管那么多呢。
“Cucumber Castle”依然是一板一眼的巴洛克流行,整体旋律依然动听,只是一路听到现在,听者难免会在此出现审美疲劳。然而对团体来说,这首歌当然也不是一无所获,毕竟“黄瓜城堡”这个概念就像“黄色潜水艇”差不多,挺适合以此为题材拍摄动画片或是喜剧片这样的电影,他们后来也果真在1970年拍摄了这部叫做《Cucumber Castle》的搞笑电影,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继承了该曲的一些“精神遗产”。“To Love Somebody”是专辑中Bee Gees给我们留下的又一份宝贵财富,虽然这首歌几乎贯穿了他们后来绝大部分的现场演出,但它一开始却并没有要写给他们自己。兄弟三人均对美国的灵魂乐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他们一度希望当时的灵魂乐巨星Otis Redding来录制他们写下的这首歌,不过这最终没能实现,他们自己录下了歌曲的决定版,并将其作为单曲发行,而Otis在后来也有翻唱的意愿,只可惜不久后他因飞行事故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也就成了乐迷永远的遗憾。不过从个人情感上,歌曲创作者之一的Barry倒是认为这首歌更倾向于要献给他们的经纪人兼制作人Robert Stigwood,觉得它“虽然不像是同性间的吸引,倒也类似于对一个人能力与天赋的无限敬仰”,所以要是把它理解成LGBT群体的专用曲目,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在人声演唱上,Barry好像在这里找到了他在这段时间的最佳状态,好像并没有展现多少技巧就将自己心底最浓重的爱意淋漓尽致地倾吐出来,而紧致独特的和声又对歌曲的情绪演进做了适当的补充与强调,虽然管弦乐的加入让歌曲显得过于豪华了一些,但为了专辑的整体性考虑,这样宏大的配器倒也未尝不可吧。
“To Love Somebody”这首歌,应该是整张唱片里最后的大型高光时刻,最后的这四首歌在风格上基本可以说是前面内容的延续,并没有那么多值得乐迷讨论的新奇之处。虫团模仿秀再度出现在“I Close My Eyes”当中,跳脱的节奏感也不难让大家联想到前面的“In My Own Time”;“I Can See Nobody”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惊喜,这说明在成军早期,乐团至少可以把情歌的套路吃透并就此创造出隽永的旋律,他们显然有这个能力,不过偏白人R&B/Soul的风格加上大键琴和管弦乐的配器还是显得有那么一丝套路化,所以就算是旋律再动人,情感再真挚,也不能指望听了很多首相近风格歌曲的听众还能有很强烈的心气继续往下听;“Please Read Me”的前奏听上去还有不少摇滚味,但人声出现后又变成了一曲精美的ballad,副歌的和声听起来受到了The Beach Boys的一些影响,当然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专辑终曲“Close Another Door”则展现了丰富的变化,不同的情绪与乐思在不停地来回转换,搭配上巴洛克/迷幻的乐器,它同样让人不难联系到The Beatles或The Beach Boys同期的相关作品,这样的结尾就像整张唱片一样,虽然不完美,但也足够精彩。
尽管在这一年发行的处子专辑中,《Bee Gees 1st》也许会被《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与《The Doors》这样的里程碑式唱片远远地甩在身后,但作为一支传奇乐团的开场秀,这张专辑也依然有很多值得听众反复玩味的地方,而Bee Gees他们在未来的数年内一直还在继承和发展他们在首专中奠定的基础,越来越多的热门单曲与专辑在他们的笔下出现,几个人也就此向着一线巨星的目标大踏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