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时
其实孟庭苇也算赶上了流行音乐的好时光,孟庭苇80年代末出道,在90年代的头五年大放光芒,红极一时,成为了我至今为止唯一一个追过的星。
那个时候大陆流行乐处在一个高速膨胀的时期,盗版磁带满街都是,盗版也能卖到10块钱一盘,可见当时流行歌曲的扩张程度。台湾流行乐坛那时已经快要从民谣时代走出来,很多新的流行元素开始进入到歌坛的创作,歌手的路线也开始更加多元化,孟庭苇当时的定位算是比较大众,事实上当时孟庭苇的传唱度和流行度也是非常的高,记得我初中那时很多女生都会唱孟庭苇的歌。初中毕业写同学录,当时孟庭苇的《真的还是假的》居然成为了班里一半女生最喜欢的歌曲……
现在不是很好查那时候歌手的销量,但是不难想象,如果算上盗版,1997年之前的孟庭苇,销量将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应该不亚于陈淑桦和张清芳等同时代的女歌手。
但是我还是觉得孟庭苇生不逢时。尤其是看到台湾百大唱片排行的时候。百大的排行只排到1993年,虽然这之前孟庭苇的专辑已经出到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前面还有谁的眼泪在飞和你看你看月亮的脸,但是还是没有能够跻身这个行列。我想,我还是希望她有一张能被历史镌刻的专辑的。还是希望她也有一张很人文的,整体性很强的专辑的。
怪只能怪孟庭苇出生的晚了几年,这种感觉在听孟庭苇的翻唱专辑的时候尤其强烈。孟庭苇在民歌餐厅唱过歌,唱的应该都是这些她热爱的台湾民谣,不然也不会出了两张翻唱专辑,将经典的台湾民谣唱了又唱。所以,当她功成名就之时,推出了第一张民谣经典的翻唱专辑《纯真年代》。
97年的第二道彩虹,翻唱了张艾嘉,罗大佑,齐豫,潘越云,郑华娟,王海玲一系列大牌唱将的经典歌曲!!!!!
五个感叹号,我确实佩服她丝毫不在意被拿来比。
我可能是偏爱她了一点,当然重新的制作也更加精良了一些。我实在认为孟庭苇唱得一点也不比原唱差,而这张专辑听起来也无比的有情调。
罗大佑的声音很沧桑,他的词很有诗意,但是嗓子却不太有诗意。孟庭苇的“爱的箴言”和“闪亮的日子”,有了那种朦胧的诗意。
齐豫是我很钟爱的歌手,但是她的“她沿着沙滩的边缘走”唱得不够落寞。
潘越云的唱法比价顿挫,所以唱起天天天蓝的时候,天似乎还不够蓝,似乎还有几丝愁云,几点雨露,不够单纯。我以为这首歌不应该有那么多的情绪和表情。所以孟庭苇的声线和表情的流畅,我觉得更适合这首歌的诠释。
《偈》唱得比王海玲更加空灵,一首偈,不应该是王海玲那样字正腔圆的。
反倒是专辑同名曲,我觉得孟庭苇唱得气氛太冷,没有个歌曲本身那种蠢蠢欲动的情愫。
孟庭苇用两张专辑,至少向我证明了,这些民谣,她唱得也可以很好,换成她来原唱,一样会是经典。
所以说,孟庭苇也确实有点生不逢时,没有赶上台湾民谣最昌盛的时期。虽然流行,但是终究缺了一张我想要的东西。
不过,这两张也算弥补了,那么喜欢齐豫,我听《走在雨中》,也基本上都是听孟庭苇的。
那个时候大陆流行乐处在一个高速膨胀的时期,盗版磁带满街都是,盗版也能卖到10块钱一盘,可见当时流行歌曲的扩张程度。台湾流行乐坛那时已经快要从民谣时代走出来,很多新的流行元素开始进入到歌坛的创作,歌手的路线也开始更加多元化,孟庭苇当时的定位算是比较大众,事实上当时孟庭苇的传唱度和流行度也是非常的高,记得我初中那时很多女生都会唱孟庭苇的歌。初中毕业写同学录,当时孟庭苇的《真的还是假的》居然成为了班里一半女生最喜欢的歌曲……
现在不是很好查那时候歌手的销量,但是不难想象,如果算上盗版,1997年之前的孟庭苇,销量将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应该不亚于陈淑桦和张清芳等同时代的女歌手。
但是我还是觉得孟庭苇生不逢时。尤其是看到台湾百大唱片排行的时候。百大的排行只排到1993年,虽然这之前孟庭苇的专辑已经出到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前面还有谁的眼泪在飞和你看你看月亮的脸,但是还是没有能够跻身这个行列。我想,我还是希望她有一张能被历史镌刻的专辑的。还是希望她也有一张很人文的,整体性很强的专辑的。
怪只能怪孟庭苇出生的晚了几年,这种感觉在听孟庭苇的翻唱专辑的时候尤其强烈。孟庭苇在民歌餐厅唱过歌,唱的应该都是这些她热爱的台湾民谣,不然也不会出了两张翻唱专辑,将经典的台湾民谣唱了又唱。所以,当她功成名就之时,推出了第一张民谣经典的翻唱专辑《纯真年代》。
97年的第二道彩虹,翻唱了张艾嘉,罗大佑,齐豫,潘越云,郑华娟,王海玲一系列大牌唱将的经典歌曲!!!!!
五个感叹号,我确实佩服她丝毫不在意被拿来比。
我可能是偏爱她了一点,当然重新的制作也更加精良了一些。我实在认为孟庭苇唱得一点也不比原唱差,而这张专辑听起来也无比的有情调。
罗大佑的声音很沧桑,他的词很有诗意,但是嗓子却不太有诗意。孟庭苇的“爱的箴言”和“闪亮的日子”,有了那种朦胧的诗意。
齐豫是我很钟爱的歌手,但是她的“她沿着沙滩的边缘走”唱得不够落寞。
潘越云的唱法比价顿挫,所以唱起天天天蓝的时候,天似乎还不够蓝,似乎还有几丝愁云,几点雨露,不够单纯。我以为这首歌不应该有那么多的情绪和表情。所以孟庭苇的声线和表情的流畅,我觉得更适合这首歌的诠释。
《偈》唱得比王海玲更加空灵,一首偈,不应该是王海玲那样字正腔圆的。
反倒是专辑同名曲,我觉得孟庭苇唱得气氛太冷,没有个歌曲本身那种蠢蠢欲动的情愫。
孟庭苇用两张专辑,至少向我证明了,这些民谣,她唱得也可以很好,换成她来原唱,一样会是经典。
所以说,孟庭苇也确实有点生不逢时,没有赶上台湾民谣最昌盛的时期。虽然流行,但是终究缺了一张我想要的东西。
不过,这两张也算弥补了,那么喜欢齐豫,我听《走在雨中》,也基本上都是听孟庭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