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VE THEM WRONG
珊妮算是台湾当下「音乐才能」和「商业价值」最不匹配的女歌手了吧,尽管早早就成为金曲歌后,更是担任了30届的评审团主席,但至今珊妮依旧很难撕开小众独立音乐的标签,真正打入流行的或许也只有那首「情歌」,但是作为能听懂珊妮歌曲的乐迷来说,还是钦佩着她旺盛的创作力。
还是能感受到珊妮自上一张专辑后的变化,整体的调性温柔了一些,确实不如前一张专辑那么「坚硬」,但这张本质依旧是「时代的丧」,或是找到一个更加轻快的方式,表现得更加深入而隐晦,像是都会的黑暗喜剧,通过讽刺的手法来呈现当代社会。很多年轻人在一个哀伤的的气氛中,用一个愉快的,让大家一起跳舞的方式去度过哀伤。
这张专辑首先是以恐怖谷的企划开始的,以「社会对女性的审美」的角度展开,对社会同质化的审美价值进行了质疑,在这过程中,她访问了各行各业中工作的女性,询问她们各自对美的想法,真诚而新活的人物远比社交媒体上的“照骗”更饱满也更具魅力。珊妮也提到她习惯了自己的样子,成为自己的专家,我想比起自身的模样珊妮更熟悉的是自己的声音,如何添加修饰做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如何表达自己,作为好的创作者,她的创作本身就是自身理念的最佳示范。
从中你也可以看出,珊妮一直在探索着,探索自我和世界的关系,探索当代社会关注的议题。珊妮在18年金曲奖中有过一段演讲:“金曲奖希望我今天来说说关于流行音乐如何走向未来,我想说的是:我觉得我们必须不断的重新定义流行音乐。在我出道的年代长发男生刺青玩摇滚,嘻哈饶舌穿洞,就连女性音乐从业人员都是少数,时间拉回这个世代,我现在讲了大约一分二十秒的画面被放在网络上观看都显得冗长时,Andy warhol的成名15分钟变成15秒,你会发现连时间感都回不去了。当网路社群和电商平台,正在改变一整个世代的行为模式,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不能被改变了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将会带着台湾的流行音乐走向更有趣的未来。”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珊妮提出「未来考古学」这个概念,她一定想过,该为这个时代留下怎样的声音。有很长一阵没怎么追逐过「流行」的我,突然间也很想了解现在更加年轻的世代所关注的是什么,当时正好通过了鹅组的申请,关注了很多八卦讨论和各种微博热搜话题,好久没追综艺的我甚至也去看了《心动的信号》《明日之子》《乐队的夏天》,越是了解就越是觉得被时代的焦虑所绑架,这里面充斥着太多的消费主义制造的没什么营养的商业娱乐快餐。
想到我们这一代小时候都会写关于未来想象的文章,譬如「畅想2020」或「我的理想」,那时真觉得20年是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全然不知长大会如何,世界会有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总归是怀揣着天真的期待。而今真的到了这样的年纪,科技固然有十足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方式也确实因此变革,但另一方面人们还是继承了同样的保守和偏激,这个时代真的有变得更好吗?
2019年当然没像Akira那样充斥着各式各样混乱,但是你也很难说没有凡人拥有太多的权力对时代造成破坏,虽然没有出现像1984描绘的那种集权的恐怖,但确实有美丽新世界里的洗脑术麻木着人群,极度不平衡的发展造成贫富差异的扩大,还有空气中弥漫的紧张,而这一切都被遮蔽在互联网制造的信息茧房之外,但这样的时代景观如实的记录进陈珊妮的歌曲之中。
珊妮的「成为一个厉害的普通人」很像是在回应着上一张专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那不是我唯一能做的」,或许也是她对当下时代的一种解答。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说,“在模铸自己时,我模铸了人。”在我们成为理想的自己时,其实也是坚持对某种价值的肯定,而自身的生活方式,会真实地影响着环绕在我们身边的人。我们都被流行改变着,但同时我们自身又决定着流行的走向。
在少年A巡演的结尾,珊妮照惯例有段寄语:「PROVE THEM WRONG」,她说,别人认为不可能,不相信的事,不表示你做不到,希望大家都能从怀疑中思考,证明他们是错的,如果你相信自己,时间会给予你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