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坨就趁少年时

第一次听《世界第一等》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大概是千禧年吧,当时是刘德华的版本,我想大多数人也是吧。
我们老家以前住门对面的阿哥是大我五六岁的中学生,那个时候正是刘德华谢霆锋红的发紫、周杰伦还有一年才出现的时代,他的书架上会有很多磁带,其中最多的就是刘德华。他以听英语听力为理由买有一个收音机,那时候收音机已经是“飞入寻常百姓家”了,但是像索尼Walkman那样的高级随身听却还是土豪人家才有的,普通人家里是不会出现这个东西的。老式收音机需要自己绕磁带,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插在铅笔上拼命地甩。
现在的小孩子无法想象,刘德华的声线因为磁带被放太多次而附带上特有的沙哑感,是多么的美妙,这首歌第一次就抓住了我的耳朵。作为一个潮汕人,一首闽南歌曲毫无疑问会让我格外亲切,但又无法熟练掌握每个歌词发音(潮汕话虽然是闽南话的一支,但是也是只能大致听懂,交流还有点障碍的),一个二年级小学生,字都没认全,却在阿哥的帮助下把歌词七七八八的记下来了。因为实在出奇的好记,就跟平时长辈们教育孩童一样,朗朗上口,似激励,似训诫,似开导,似玩笑:
人生的风景 乞丐也有出头天 莫怨天莫尤人 命顺命歹拢是一生
短短的光阴 踢坨就趁少年时 求名利无了时 千金难买好人生
个人认为这八句堪称这首歌歌词的点睛之笔,你能想象当一个小学生渐渐读懂歌词的意思,认识到这些词多有魔力时候,会对他后面的人生观产生多大的影响么?当然太小的小孩意识到名利金钱如粪土、踢坨趁少年总感觉有点不妙。总之不管怎样,那个小孩成年后成为一个没什么金钱观念、不喜欢计较得失的乐天派,应该缘由在此,这可能是阿哥从来没想过的吧。
后来从作词找到了李安修、陈富荣,才发现作曲是伍佰,又找到了China Blue,从而意识到上面那些歌词有的魔力,有一部分来自于伍佰的神一般的作曲。
作为一个海边长大的人,“海的味道,我知道”,海腥味就是家乡的味道,说白了,伍佰的曲子里透出一股浓浓的海腥味,所以一直认为伍佰的歌特别适合夏天乘车、喝着汽水、吹着海风的时候听,也适合演唱会的时候所有的人一起挥洒汗水、大声合唱给台上那个人听。
说回这首歌,其实这首歌华仔唱得是真不赖,但是在我心目中伍佰的版本无法动摇。要说什么原因,要怪只能怪华仔太帅了,这首歌实在太适合伍佰的派头了,戴个墨镜,嚼着槟榔,穿双人字拖,那个气质不能更像啦(好了啦,槟榔会致癌的啦)。
一首闽南语歌让我写那么多,只能证明我在外头呆太久,想家了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