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专业的乐评
个人感觉硬加离调真的,真的没那么必要。
口白没什么了不起的,在专辑里加口白纯音乐的大有人在。
专业术语我什么都不懂,不同意就是你对。
专业术语以外的部分欢迎冷静讨论。
主要说词,好评《隔代》《野人》《冰柜》;差评《乌鸦》《科幻》《万古》《超市》《庞贝》,单独说《假摔》《三尺》。
按专辑顺序说:
《乌鸦》,或许表达了对“乌鸦”一样境遇一般,受偏见的人的同情、关怀。但是,个人认为,听众切忌自我感动。《乌鸦》的热度是这样的:
难道那100W的巅峰指数都是受过什么严重偏见,有苦衷的人贡献的吗?如果不是,这首歌还能起到多少其表面上的人文关怀作用?剩下的恐怕有不少自我感动。
如果但从曲上认为它真的好听,你说得都对。只是不知道“沉迷”这种离调的和刷105度的是不是同一批人。
至于它本身,这几年的“人文关怀”已经泛滥了----尽管这种“关怀”的意义、性质还有争议。《乌鸦》在其中并不出众,没有带来想象中许嵩的“进步”。
《假摔》,让我想起《违章动物》。之前我也曾听着《违章动物》感叹社会如何凶险黑暗,直到学了高中政治,听说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知道城管也有生活、KPI和领导,所谓“上层”不是铁板一块,而是随口的构拟。
确实,外卖小哥应当关怀,通过歌曲的方式说出他们多辛苦非常重要。但是这不会影响听众今天中午点外卖,也不会让美团给小哥提一分钱工资。当听众真的有能力改变他们的境况,可能已经是下一个时代了,外卖小哥存不存在还是未知数。
所以,针砭时弊当然好,但不值得不顾一切地吹;即使有人文关怀,也是作词者的功劳,和听众有什么关系呢?除非他们真的以此为起点,践行这种关怀。故这首歌确实好,但夸它时还应谨慎,毕竟夸它不代表本人和它一样高尚。
《科幻》,包着外星人开头的简单爱情故事,建议踢出专辑。
《万古》,口白。口白本身真的没什么过人之处,如果是为了突出主题,或前后衔接,《序曲:12年前》《序曲:Welcome to the Livehouse》做得比它好得多;如果是开头、结尾的口白,那更数不胜数。如另一位评论者指出,许嵩的声线根本不适合读口白----至少不适合在这种沉郁的气氛下读这种散文。至于散文本身,或许还是不错的。
《冰柜》,个人对其的好评完全基于词曲本身,而不是某些“小心机”。不管这个故事凶手是谁,不管是否针砭了“时弊”,不管黄龄的图片是否和某人的照片能对上。至于此处的“时弊”是什么,存不存在,见仁见智。混迹豆瓣的各位想必都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也都知道豆瓣微博之外对它的评价。
至于它本身,词曲契合,画面感很强,但又不过于激进,易于接受。好。
《超市》,出现在这个位置有点莫名其妙,但或许这也是“呼吸”的一部分?目前连对专辑标题中“呼吸”一词的解释都有争议,有的说是细微的日常生活。有的说和《三尺》有关。如果照前一种,倒也说得通。
总不至于踢出专辑了是吧hhh。
《隔代》,真情实感。好。单曲循环预定。
其实若说主题,这首歌的主题也不深,但我印象里,许嵩很少写亲情相关的歌(《亲情式的爱情》不算吧哈哈哈哈),它的存在让人耳目一新。虽然词曲本身很大众化,但胜在题材。
《野人》,很显然,标题中的不是真正的“野人”,而是“在野之人”,如他五专时一样,特立独行而不做作,只是单纯地不愿,也有资本不“随波逐流”。高中心理课老师曾提问,“如果你的生命只剩24小时,你会干什么?”,最受老师认可的答案是“平淡地过完这一天,然后死去”,可能和这首歌的观念类似吧。
但个人看来,随着几年前“文艺青年”概念的火热,文青变多了,却有不少还以为自己是少数而沾沾自喜;有些亚文化群体借机宣称自己的合理性,跨过了孤芳自赏,积极扩大圈子,却还是脱离实际,只在宣传层面搞闭环;另外,多读书和独立思考确实是好事,但怎么验证思考结果的正确性呢?毕竟人生只有一次。
不过我本人可能也在这样的窠臼里而不自知,如有,恳请指正。
对于这首歌本身,其实个人感觉它的主歌小调打底,和词很契合,但副歌转为大调再离调的做法有点不伦不类,和主歌、歌词都很割裂。如有专业意见恳请指正。
《三尺》。词义分析就不说了,其他博主珠玉在前,要说可能能写出不止一篇论文;但不管怎么分析,这首歌都正好切中了(至少是其相当一部分受众认为的)社会要害,比之前的《降温》《隐隐约约》之类准得多、广得多,可以说是100周年的别样纪念了。这种宏大叙事的一大好处,就是不需要听众作出或寻找即时的、对论题的反馈----想反馈也没有办法,既没有手段又没有方向。这就不同于从实例入手的《假摔》等作,后者的论题至少表面上是应当、可以马上实践解决的,即使听众解决不了也有理由推给其他人,导致部分听众怨天尤人。听众以外的人若接受了类似的信息,也可能作出类似的反应。相对地,听《三尺》,只要留个念想就好。所谓不忘初心,这就是能够直面问题之时,我们的初心。至于“初心”是否存在、具体应当如何,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不过即使受到引导,也不能否认本人对“初心”之建立的作用;不能认为主观能动等于主观盲动。
另外,针砭时弊难免遇到观点片面的问题,网上部分事件反复反转,就是明证。在此背景下,或许可以赞同针砭时弊的态度,但个人认为绝不能把单独的“态度”捧上天,否则和捧某些看似坚定但胡说八道的自媒体无异。这也是我没有给《三尺》《假摔》直接好评的原因:寻求背景之真实同样是作者的责任,而这个责任目前没人能保证担起。
另外,这种宏大叙事的作品很难持续输出,容易导致审美疲劳。
最后一首,《庞贝》,让我想起一部看过的电影(忘了名字),片末男女主相拥,被火山灰塑成了雕像,还是很震撼的。
但是和《科幻》一样,这首歌,我想不出它在这张专辑里的理由----总不能在两千年前的火山灰下“呼吸”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