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听《小星星变奏曲》
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是青年莫扎特游历欧洲,在到达法国后,以当地一首描述一位女儿向母亲倾吐自己对心上人的爱慕衷肠的民谣《妈妈请听我说》那朗朗上口的旋律为基础,谱写的十二段变奏。而且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并不契合它所营造的那种甜美浪漫的音乐氛围。当时莫扎特与自己的母亲一同来到法国,生活很困窘,也没有谋得生计,母亲很快就病倒了,在母亲逝世前四天,她已经听不到守在床边的爱子对她说的任何话语了,于是,莫扎特才创作了这套变奏曲。或许这就是他的音乐不同于贝多芬、肖邦那些人的地方。就算当自己悲痛万分的时候,他仍旧用他的音乐赋予我们一种典丽、甜美、温存、愉悦的视听感受。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我小的时候曾长期迷恋过他的原因,同时也是为什么我如今不再能够从心底过分欣赏这种音乐的原因。就像我们经常会被某种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迷离所轻易打动,心中暗然背后一定有种莫大的力量去支撑他对人世的苦难有着伟大的担荷。但现在喜欢巴赫,而且会喜欢一辈子,就是因为对于人世种种悲欣,以及贪夫殉财、烈士殉名等等不得已而为之的表演感到一种深切的倦怠与悲悯。因为我们都深谙,岁月不是静好的,现世不是安稳的。即便梭罗说,我们要施以人信念,而不是施以人绝望。但是我觉得,包括教育在内,本不该施以任何人某种不切实际的夸大其词。一种沉默的担荷,有时会胜过海市蜃楼的宏景蓝图。就像钢琴有88个琴键,某种客观的限制就不太会导致人脱轨,这是我再听这首音乐的感受,为自己创造一种生命的游戏,而不是被动地接纳商业模式、丛林法则那种游戏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