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里的诗人——听毛不易三专《幼鸟指南》(一听不屑,二听沉迷,三四五听欲罢不能ing...)
大概是从我妈病了之后,我开始喜欢毛不易的歌。
像我这种听欧美音乐比较多、国内音乐相对听得少的人,我对毛不易甚至有点盲从的喜欢,其实是有点没逻辑的。
管他呢,世上很多喜欢,都是没有逻辑的。
也可能不是。
听歌总和心境有关,当你在你这辈子最难的时候,偶然听到某些写到你心上的词,无论过去多久再听到这些歌,听到这些词,总容易又泪眼婆娑。
他的某些歌我第一次听的时候,我妈还健健康康的,四处旅行,也从不催我回国,那时我听毛不易的歌只感觉悲悯(《无问》《借》《消愁》《像我这样的人》),但那悲悯,多少有点事不关己。
等到我妈病倒了,我回国呆在她床边,再听他某些歌的时候,都是我在医院里陪床每天闻着熟悉的双氧水味儿的时候,到后来整理遗物的时候,我成了歌曲里的人(《一荤一素》),悲悯变成了悲恸。
我在豆瓣最多人读的乐评是Taylor Swift那两张民谣的歌词赏析,作为霉霉十年老粉,我最爱的反而是她的POP粉感觉最“寡淡”的那两张民谣,还有那首写她母亲患癌后的“Soon You'll Get Better”。
对
“寡淡” 、“千篇一律”,也被很多不喜欢毛不易二专《小王》和三专《幼鸟指南》的人用来形容他最近这些歌。
可我就是抗拒不了这些具有诗性、触及灵魂的歌词。
“很多人说诗人是不是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实际上流行歌曲就是我们现在的诗词……对我来讲,不管他有没有把他自己的歌当成诗(毛不易在我心目中)就是这么一位创作者。” ——蔡康永
自称不是诗人的毛不易,把平常的生活写成了诗、唱成了诗。
截止6月30日整张专辑循环了五次后回来四星改五星! 这张词作笔力可以说是至今他发挥最好的一次,曲子没有第一张POP但是更耐听!
这张大多数的曲风依旧是流行+民谣。
果不其然,发行之初又因为哇唧唧哇流量歌星一样的发行营销方式而被诟病(只放一首歌就开始预售整张专辑)。
有时候我觉得,毛不易这种歌手是不是不该签大厂,被资本这样把玩和运作。
但后来我发现:
人在吃饭面前真的啥也不是。
他这种被大多数人称之为“寡淡”的流行民谣,要是当年没走选秀、不签大厂的话,估计没那么多综艺资源、没那么多曝光率,也就没那么多途径来宣传自己写的歌儿吧,也许,会被埋没也说不定。
人要吃饭。
尽管很多人看不爽艺术家变得有钱。
可是人要吃饭啊!
可喜的是,变得有钱之后的毛不易,似乎没怎么变,至少从歌词上。
比如这张《幼鸟指南》里的某些歌,我感觉能写出这种词的歌者一般比较穷😂。这种吃惊很熟悉,好像当年知道了大院子弟从小习古典乐的汪峰,居然写出了一度在农民工中传唱度很高的那首《春天里》。
下面这几首,是这张专辑里从词到曲我都我比较喜欢的几首:
《纯净无比》的格局让人耳目一新,歌词的维度扩展到了社会对“异类”的歧视、亲子关系等等
:一个男孩包上也可以插一朵花,女孩可以随心所欲地纹身,父亲可以真情流露,被霸凌的孩子不用躲藏的纯净的世界,人与人之间不再互相推离的纯净世界,真的会到来吗?
《海上日记》是越听越喜欢,歌词说的是漂泊与别离,曲调悠扬流畅,这首和之后的《旅行家说》,就像两张暖暖的棉被,轻轻包裹着漂泊在外的旅人湿漉漉的、怅惘的心情。
回首时,云遮断归途。
这些年,我在外面飘飘荡荡,沿途见到了幼时想都不敢想的旖旎风光。可自妈妈离开,任何风景都不再能让我喜悦,我像不再能靠岸的小船,被剪断线的风筝,无处为家。
《于是没有洗头》是一篇人间观察日记,歌词诙谐又心酸:
一辈子没热血过,每天叫醒我的是闹钟不是梦想;不洗头也没人发现,想想庆幸又失落;微信上的联系人很多,可大多数我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我;看见俩人对坐会观察他俩的关系,看见马路上的校服们就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曾那样年轻过…
这首歌的词和曲调把那个写出了《变有钱》的毛不易重新带回来了!这熟悉的口哨,欢快的节奏、诙谐又丧丧的、写着你我他平凡(社畜)的生活和心境的歌词,正是我们爱上毛不易的原因之一。
来到我最爱的一首:《或者我拥抱你》是我第一次听就爱上的、又一首关于孤独这一主题的歌。副歌里的hook琅琅上口,歌曲一开始流行民谣的调调将我们缓缓带入歌者的内心世界,中部萨克斯风和和爵士鼓的交融令人惊喜,这首歌让我仿佛置身一个JAZZ BAND LIVE BAR。这是我会点一杯玛格丽特,看着台上戴眼镜、高高的爵士乐队主唱,听着回顾着我的前半生听到落泪的那种歌。
歌词丧得令人到中年的我感同身受:
这世界尽是虚无,什么都带不走,到头来只有一个怀抱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如果早晚都是要走的,那有人同行,这一路并不孤单。
这张的总体基调还是悲伤,比如这首《或者我拥抱你》,其实甚至比他最悲伤那几首成名曲基调还要悲。
这张的名字叫幼鸟指南,可我不忍心哪一只“幼鸟”听到这种歌词,这种只属于成年人的颓丧,属于一事无成、在城市的一隅独自存活着的大人的哀伤。
全专第九首《若有缘由》我认为是毛不易作为创作者的初衷:
很多人说毛不易不会写情歌,《爱啊》无疑是驳斥了这种说法。词作将那种苦涩、无疾而终、刻骨铭心的爱恋跃然纸上,也写到所有对过往感情带着遗憾的我们的心上:
这张诗性的词作还有很多,毛不易完全没有被曝光率过高的综艺磨掉的棱角和灵气令人刮目相看:
有人说毛不易现在没灵气了,并非如此。他的灵气并没有褪去,而是曾经喜欢他的看客们浮躁了散了。他到今天还是没有变,继续写着、唱着这些哀伤而锋利的歌儿,他的歌依旧有着唱到每个普通人心里的力量。
可以说,到了这第三专,毛不易遣词造句和谱曲都有了相当令人刮目相看的提高。
到目前为止,毛不易依旧是我可以每一张专辑都期待的创作者,he is a very very talented singer-songwriter。
—————————————
我写这篇的初衷:
看到一个打一星的高赞短评,打分原因是因为哇唧唧哇的营销手段,而不是真的听了这张专辑(打分日期6月1日当时这张专辑只出了一支歌)。
这是个浮躁的年代,浮躁的不仅是这个打分的人,还有点赞的也是。
他们错过了很多。
不过,听不懂和不喜欢这些歌的人,其实是极其幸运的一群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