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版商最爱的周杰伦“替身”
台湾流行音乐百佳专辑(1993-2005)No.7。
让80后或90后给华语男歌手排序,前两位多半是周杰伦和王力宏,第三、四位基本上就是林俊杰和被很多人冠以“华语R&B教父”的陶喆,以上即是新时代四天王。
在那个物质和精神都相对贫瘠的年代,初识陶喆是在校门口报刊亭淘到的一本音(ba)乐(gua)杂志附带的光盘上,上面有7到8首歌的MV,我是奔着《回到过去》买下的,但里面有一首《黑色柳丁》给当时的我留下深刻印象。
没过多久,在音像店角落发现了《黑色柳丁》的卡带,灰色基调的封面仔细才能看出来是一只眼睛,跟周边各种花花绿绿的妖艳封面形成鲜明对比。3块钱买下,听后深深折服,给跪,《melody》也成了我之后KTV必唱之一。当时一直以为这位小哥是周杰伦之后又一位冉冉升起的R&B新星,《黑色柳丁》是其首张作品。直到《乐之路》,才知道这个男人唱过的歌已经可以出精选了。
后来才买到了这第一张专辑的卡带,听到最初的陶喆,可惜内地版删掉了《bas-tard》,也没有最后的《Ansering Machine》,最难以接受的是,竟然用了这样一个封面,出版商你是跟陶喆有多大仇???
对比周杰伦,陶喆的第一张作品比《JAY》的完成度更高,层次更丰富,首首经典,绝对是超前时代的作品。处子作即拿下了金曲奖最佳制作人,足以体现陶喆深厚的音乐底蕴,整张专辑一手包办作曲编曲混音和制作,实力甚至超越《范特西》时期的周杰伦。
最著名的陶氏情歌《爱 很简单》
淡淡忧郁和哀愁的only blue《沙滩》
老歌新唱的《望春风》,惊艳
还有我最喜欢的《十七岁》。十五岁时听《十七岁》,为赋新词强说愁。十七岁时已在大学,内心一片迷茫。毕业前和一帮二十一二岁的小伙伴疯狂唱《二十二》,畅想改变世界非我莫属。如今三十二岁,只想过舒(躺)适(平)的生活。
纵然有极高的音乐造诣,且给华语乐坛带来开天辟地的创新,但由于种种原因此处不表,陶喆在内地的知名度却是新时代四天王中最低的。
由于早期和周杰伦曲风的相似,以及当时周杰伦火爆到不行不行的人气,无良盗版商动起了歪脑筋,把陶喆的歌和周杰伦的一些歌组在一起,名曰周杰伦新专辑。这张作品中就有好几首歌如此张冠李戴,《是是非非》变成《说谎的眼睛》,《再见以前先说再见》变成《给我一个拥抱》,《流沙》依然是《流沙》。加上之后作品中的《找自己》《普通朋友》《说走就走》《蝴蝶》等,陶喆绝对是盗版商最爱的杰伦“替身”。周杰伦替身作品中比较著名的还有胡彦斌《和尚》、许嵩《玫瑰花的葬礼》、后弦《西厢》、钟耀发《烟圈》等等。如此奇葩现象也算那个时代特殊的印记了。
附《台湾流行音乐200最佳专辑1975-2005》推荐词:
这是全世界华人真正认识陶喆的开始。之前他虽然也有过一些音乐制作和作曲给其他歌手唱的经验,也担任过编曲或和声,不过一直到这张同名专辑问世之后,陶喆才开始被认为是华语流行乐坛R&B风格的开创者。陶喆把受过的音乐教育,自然而充分地呈现在他创作的歌曲里。
最初在听这张专辑时,就非常喜欢,因为听起来很流畅,听了一次又一次也不觉得腻。流畅是因为陶喆把对音乐的认识与热情,都举重若轻地呈现在每首歌曲里,好像那些歌都只是他与一群同样热爱音乐的人一起“玩”出来的。可是一张专辑能一再聆听而不膩,就不是光“玩”就能做得到的,需要好的技术与态度,就像要画泼墨画前先要把工笔画学好一样,否则就只是像小孩子使尽全力地唱着热情,要引起共鸣绝非易事。
陶喆在接受访问时曾谈到,在美国一起长大的朋友中有不少是喜欢R&B的,所以这类的音乐元素早在他们身上酝酿多时,可见他在一开始创作就能做出这样成熟的音乐,不是没有原因的。我相信这也是他的音乐能那样流畅无碍、丝毫不感勉强的主因。
除了音乐外,娃娃(陈玉贞)的词几乎是天衣无缝地跟曲子有绝佳的契合,同样功不可没。娃娃说她根据陶喆的英文原词,填出来的中文词不但要能符合原意,而且还要顾虑到演唱时能否适切地表达出真实的情感,对她来说是极大的挑战。
这张专辑推出时,除了主打歌《飞机场的10:30》,还有不少歌曲都引发讨论。《沙滩》一曲的两个版本,有人说只有钢琴伴奏的版本迷死人了,也有人更喜欢完整乐队的编曲。《望春风》用 A Cappella 的单纯人声演唱方式呈现,除了原来的台语,还有重写的国语词,让整首歌有了新的样貌。《bas-tard》则是让人惊艳的作品,生动地呈现了愤怒却不会太过火的情感。《再见以前先说再见》则唱出了处理感情问题的一种健康态度。
陶喆提到他写歌时的理念,说他很在意每一首歌的“情绪顔色”,并提到“歌词要具体”的词作要求,是要一听就知道在讲些什么。但即使如此,他也希望听歌的人在只听旋律的状况下,也能够感受到歌曲本身想传达的情绪,对做音乐一事所抱持的态度毫不马虎。
陶喆从不讳言他的ZJ信仰,也几乎在每张专辑中皆收录一两首歌表达他对目前世界的关怀之心。他曾经说起对许多前辈艺术家的感激,因为从他们的作品中,让他有更开阔的眼界,所以他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够成为别人的肩膀,让更多人看见不同的世界。(陶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