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rless--“飞帽杀”
聆听全新的《Fearless》,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顶巨大的粉红色宽沿遮阳帽。喜欢Swift的听众和Swift大概都有一种共性:擅长在琐碎的回忆中缔造“传奇”,不论是在脸颊泛红的午后咖啡馆,还是在大雨滂沱中,舞到车窗雨刷前,用劈叉建立一道音乐结界。
把Swift比作太刀川美美再合适不过了(在《数码宝贝大冒险》里美美的配音正是一位女歌手)。简单来说,“纯真”二字即可概括这一整张专辑。在《Fearless》里,Swift面向舞台,展现的是开朗、直率与天真烂漫。纯真意味着坚持自我并勇于表达,她在《You belong with me》大概写出无数少男少女的小心思:普通人与橄榄球队员不可告人的秘密,并且以一种非常理想化的路线发展;而《Love story》更为直接的撰写了新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流畅的旋律,甜美的唱腔,一场在梦中绽放的求婚。
纯真或许不能与冲昏头脑划上等号,但必定意味着高浓度的思考被稀释。然而,《Fearless》作为“纯真”正反两面的临界点,或多或少分解出一丝清醒。《White horse》,她第一首令我心碎一地的Track 5,诉说了她告别白马王子的故事,此时,清醒意识到绑着手跳舞的爱情应该早点结束,比傻乎乎的扎进爱里更为重要。
每个人对欧美流行乐坛都有相对应的记忆。Fearless夺得格莱美的那年,碧昂丝在唱《Single Lady》,而Lady Gaga对名誉张着血盆大口。这一整个十年间,我们见到了无数流行文化的更迭,高中女生的时尚从红色高跟鞋变成unisex,都市丽人则将接收到更多的意识形态,Swift宛如站在风暴中心位:从性别歧视到政治主张,从分手大师到“我即爱人”,从“人们只想听我聊分手的故事”到LGBTQ平权法案,从下架流媒体到重录专辑,其意识形态的觉醒伴随着大事件,佩戴着“流行女王”的勋章。这听起来太不可思议了。我们从来都没有想到一位乡村土妹会穿着卡逼裤在舞台中心高歌“Shade never made anybody less gay”
新的Fearless引导听众去进行一场重演:大雨倾盆也好,小三得意也罢,当Swift奏响本该属于她的音乐作品时,Fearless将不再仅仅被爱包围,它被赋予新的意义,重新抹上了时代色彩。“In a storm/In my best dress/Fearless”,这种史诗感并不是因为Swift总是穿着最美的裙子,而是当她无所畏惧时,风暴只会壮大她的音乐能量,她的“纯真徽章”闪闪发亮,巨大的粉红色宽沿遮阳帽不断翻转,《Fearless》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