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 《Pitchfork》评价《Promises》
一名制作人,一位萨克斯手与一支交响乐团之间的全明星合作可谓一场壮丽的天体事件(celestial event)。虽然但是,是Pharoah Sander的演奏将这三个要素凝聚在一起,这无疑是一张在生涯晚期诞生的杰作。
在2020年与《纽约客》的一场采访中,在去年十月年满八十的萨克斯手Pharoah Sanders说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好好听唱片了。“我听一些许多人也许不会听的东西,”他说。“我听水声潺潺,听火车下行。或者,我听飞机起飞时发出的声音。”在Sander作为一名即兴演奏家的职业生涯中,大部分时候他要么在录音室里,要么与其他音乐家一起在舞台上,同时他们一同实时地聆听、演奏。但他作为一名听众的素质绝对不亚于他作为演奏者的素质,他能够回应他所听到的并在各种复杂的情形下创作优美的艺术作品。他的适应性让他得以在这些年头里于各种不停的领域内进行创作:从演奏流畅无杂质(harsh free)到强律动的Spiritual Jazz再到向流行歌曲的初尝试,他都信手拈来。
在过去的一年中,Sanders和以Floating Points为名的英国制作人与创作者Sam Shepherd一同合作,完成了一张宏远的九乐章之作《Promises》。Shepherd负责作曲、演奏各类乐器、添加电子元素以及其他部分,并邀请伦敦交响乐团来负责表演。这张作品时不时显得过于安静,以至于你也许会检察音量设置以确认它是否还在播放;而在另外的一些时候,当弦乐渐次加强,你又会震撼地感到世界随之摇动了起来。Sanders潜藏在这音乐的织锦之中,他演奏出温暖的音色,运用流畅的技艺,这些都完全不因八十岁的高龄而有所削弱,他聆听他周围的乐声,并寻找到明亮的路径,从而能将这些声音缝合在一起,并因此而将其提升至新的高度。
《Promises》中有许多经典之作的影子。弦乐和即兴的萨克斯风让人想到同样是和伦敦交响乐团一同录制的Ornette Coleman在1972年发行的作品《Skies of America》——尽管这张专辑的编曲中无调性的锋利感将会破坏正在此处进行的施咒(spell cast)。同年,Alice Coltrane的《Lord of Lords》具有类似的Spiritual基础,这张唱片中的《Going Home》不约而同地与《Promises》表达了同样的感觉。年轻DJ创作的嘎吱(squelchy)的类爵士电子乐与年老的大师的不插电即兴演奏的结合让人联想到Kieran Hebden与Steve Reid 2007年合作,并由Flying Lotus助力的专辑《Tongues》,但以上都是节奏驱动的企划,而《Promises》则关于旋律,和声以及结构。在《Promises》中存一种耐心和聚焦,而这些耐心和聚焦都来自Sander对萨克斯的演奏。
在这情绪丰满的46分钟中,《Promises》搅动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我们听到的第一个音节贯穿始终——一个好像是由羽管键琴(harpsichord)发出的简短的七音节被重复弹奏,而时不时冒出来的像铃声一样的重音则可能是由钢片琴(celeste)发出的。这些声音的簇丛始于宁静,我们可以听到木头嘎吱作响与一些在录音室内被挪动的物体的声音,这些声音每9秒重复一次,一直持续到歌曲差不多结束。这一微小的闪动着的循环带给人们一种苏醒的感觉,好像曾经不甚明晰的事物现在被得以理解,而每一次循环中都有一些东西被重新发现。这一反复播放的片段让作品聚拢起来,其他的每一种声音都与它有关,即使我们并不太清楚他们是怎样咬合在一起的。
Sanders早早地加入了演奏,他的萨克斯音色透亮,优美,但却谈不上和谐,它悬停在声音的中间,却好似与其他元素没有联系。他开场的独奏与安静的背景音格格不入,仿佛在缓慢地寻找着什么,传递忧郁的音符与表达希望的短颤旋律在其中交替出现。在《Movement 3》种,弦乐进场时非常柔软,接着变得更加锐利,Sanders转化着他的演奏方式来实现不同的风格,而这支曲目也随着变得更具空间感,甚至还带有一丝迷幻的味道了。在主旋律中的弦乐、Sanders的演奏和Shepherd精妙的合成器嗡鸣让我联想到行星围绕其轴线在轨道的某处旋转的场景。接着《Movement 3》流入《Movement 4》,Sanders将他的萨克斯放在一边而开始了无声的喊叫,让人声音节的细小振动被紧密地录入麦克风中。
他不加修饰的人声效果是豁然开朗的亲密而打动人心的。在这历经精雕细琢的作曲和工程制作以及接踵而至的大师级独奏中,我们听到最基础的使得现实与梦境产生交互的单元——人类的表达发出的简单之声。Sanders在《Movement 5》中的演奏具有更高的强度,随后《Movement 6》中的大提琴独奏更让交响乐的元素汇聚起了力量。《Movement 8》的Sanders复刻Alice Coltrane式的震颤的风琴演奏,接下来的《Movement 9》则在小提琴独奏后,乐队以简短的拨弦与打击达到锋利但短暂的高潮,《Promises》就此结束了,一切又归于沉默。
《Promises》的弧度需要时间与空间来呈现,作品的时长与持续的自然感则是其成功的中心。如果它是20分钟——或是60分钟,它将不会产生相同的效果。没有什么是在匆忙间被展示的,也没有什么长而不断。在Shepherd的绚烂的作曲与编曲中,我不断回溯到Sanders的早先,他的萨克斯现在更加安静,但却一如他在25岁时与John Coltrane一同挥洒才华,发出能够剥落颜料的惊人声爆时那样情感强烈。在出版业的发展进程中,他始终保持安静,只接受很少的采访,而让他的演奏发声。在这一生涯晚期的杰作之中,有太多话语由音乐言说。
Original Source: https://pitchfork.com/reviews/albums/floating-points-pharoah-sanders-the-promises/
©才睡醒,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