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戰與孩子們的希望
當工業音樂的冰冷,遇上了黑暗中的一點光,當背景裡如鐵敲擊的聲音,貼上了標籤日耳曼,一切順理成章。來自德國的軍事氛圍工業巨頭Wappenbund,正在塑造著一場夢回戰場的快感,戰場上士兵的吶喊,坦克大炮的採樣,再輔以工業底和交響樂的進行,就好像是你坐著時光飛車,經歷一次世界大戰一樣。Wappenbund是以一戰為背景,因為它是一個德國團,所以會很容易聯想到納粹,因為他們同樣鐵血,同樣披靡所向。
專輯首推《Zeitenwende》,戰爭情緒濃烈。這張專輯從一開始情緒就在醞釀,到結束時悲壯的全軍陣亡,既工業又嚴肅,既交響又混亂,演講般的人聲絕對是總動員的態勢,所有人都準備好手中的槍。假若在腦海中想象下二戰的畫面,你會發現,戰爭兩字用音樂詮釋,肯定是這樣,有過之而無不及。磅礴的軍鼓,情緒緩慢推進,工業的敲擊聲開始將環境籠罩在黑暗之中。在戰與不戰之間,你只有一個選擇,要麼生,要麼死。在古典與工業之間,你只有一個感覺,要麼精神亢奮,要麼熱血沸騰。如同唱片封面,鮮血染紅了所有,而勛章永遠在心中長留。最後一首歌的最後部分,則像是戰爭結束後,在給戰死的士兵安魂的儀式,歌曲的編排恰到好處。
作為Wappenbund的幕後推手,Sven Bussler在軍事工業上的造詣,絕不止於描繪戰爭。另一張專輯《Kinder des Lichtes》則是工業與氛圍的完美結合,以另一種形式呈現出濃濃的新古典味道。沒有了戰爭的瘋狂,這張專輯是送給所有有陰影孩子們的希望。所有作品大氣而豐滿,且多了幾分傷感。據說這是Wappenbund的最後一張正式專輯,限量999張,或許以後Sven Bussler會玩出著新的花樣,又有誰能知道呢。
Wappenbund在軍工新古典團裡絕對是empor級別的,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所有作品的編排,所有素材的選取,對於聲音的拿捏,對於古典和工業的平衡點,在這方面上Sven確實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假設一下,如果這個世界不曾發生過一戰二戰,或許軍工音樂會少了屬於它的土壤和營養,而經歷過一戰二戰洗禮的德國,做出來的軍工音樂會是什麼樣,Wappenbund就是個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