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混合,基于虚拟环境录音的创作
凡工作不断求助电脑设计的人,必然懂得现实的虚拟性和可操纵性。他开始明白真实的现实是多么贫乏,且多么易于作美学的塑造。关于青年一代如何轻而易举在人工世界中塑造自身的问题,老一辈人或许依然所知甚少。
——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
我听到的是 Zafka(张安定)的新作《I• Mirror》,第一耳朵参与到的就是“创生”,这么说是因为第一轨的开头(无论是否刻意安排)你能听到水的声响,清晰可辨,层次分明。接下来就是各种混杂的层叠着的声响,他们大部分都有对应的现实中的可辨音源,他们大多都是一再重复循环出现,他们的铺设无明显逻辑可循。注意,这些素材全部都是作者从目前最火热的网络虚拟世界 Second Life(第二人生)中实地录音所得,“实地录音”这个词语在此是否适用可能需要探讨,因为这个辑子无疑具有鲜明的首要例证性,也许需要新的词语。大约半年前的时候,我已听说 Zafka 开始漫步于 SL 中,他的博客在当时也是国内最早关注 SL 的中文博客之一,尽管也好奇,我当时还是没想过那个虚拟世界中的环境声音如何,装上客户端后只听见机箱内“咔咔”作响,担心从网上掠取的大量 mp3 会随着硬盘一起玩完——这直接威胁到我的“第一人生”啦,所以匆匆卸载了它。现在好了,这个专辑作的及时而新鲜,提醒你注意——“哎~ 那里面也有一个声环境”,新世界,无法穷尽,各种面向。
按 Zafka 所说,素材基本上未经任何过深调变(不可思议),混音后的《I• Mirror》俨然如在那个世界历经一次听觉旅行,但这旅行如此不定,时空感几乎完全丧失,作者在其创作论述中也指出:在 SL 中,“人们不需要聆听空间内的声响来感知环境,辨识方位”。我们可以仔细听并分析这其中的声音种类,也可察觉出作者一再强调的“过分符号化”特征,所以明显的地方即在于此:在 SL 的世界里,空间方位的感知相对于现实世界是带有缺失性的,但有趣的是“领地确认”意识却并未随之弱化,虚拟公民们利用具有代表性的声响符号将这种意识注入到一个极度简化了的听觉系统中。可以说,这一过程偏向于一种精心、纯粹的设计,从而达成从严格的现实向虚拟幻境的透析、过渡、映像。
在我考虑,SL 里应该会涉及到很多全球化的问题,从这个专辑的解读来说,这个问题并不能让你通过具体的声响细节对之进行分析归纳或者进一步思考,它没有反映出来,或者反映出来的是“捣碎”了的全球化征声响,不得不考虑即便 SL 的采样限制机制也从中起效,换句话说,我们无法明晰那种混淆究竟是 SL 世界本有,抑或作者后期混录使然。不过其中有一个我们从感官上即可分明的事情——“具象音乐”。听者不妨将此声音专辑连同作者本人以及 SL 世界看作一个整体(或织体?),那么声音在这个整体中的流转过程和传统意义上的“具象音乐”的生成如此贴近。首先,SL 居民完成获取具象元素提取的任务,包括对音源的选择、声音的剥离、向下一环节的提供;接下来 SL 系统初步播放这些具象元素,通过循环一方面抹消了部分现实性,一方面以节奏呈现使其音乐化(按具象音乐论调分析),“虚拟声环境”就此混合而成,但其实这只是一个粗糙的具象音乐体;最后一步,作者从中二次采集,再混音的时候个人的声音观念发挥作用(包括客户端界面操作声音的介入),这个大具象音乐作品变得愈加复杂也就可想而知了。综上,两次混合的结果就是听觉上短程的可预知与长程的不可预知,有点像非晶态固体的微观结构特征,这就是我所认为的这张专辑的直接听点所在,是妙而可言的混淆、混乱、混沌。
所有现时沉迷于网络的人,尤其那些彪悍的网络音频海盗们,是不该错过这个作品的,而且得出的观点很可能与如上所述完全不符,因为时髦的话题理应带有争议性。
链接:http://youtube.com/watch?v=5vcR7OkzHkI
(曹斐拍的SL纪录片,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Zafka为此片作了一些声音采样)
——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
我听到的是 Zafka(张安定)的新作《I• Mirror》,第一耳朵参与到的就是“创生”,这么说是因为第一轨的开头(无论是否刻意安排)你能听到水的声响,清晰可辨,层次分明。接下来就是各种混杂的层叠着的声响,他们大部分都有对应的现实中的可辨音源,他们大多都是一再重复循环出现,他们的铺设无明显逻辑可循。注意,这些素材全部都是作者从目前最火热的网络虚拟世界 Second Life(第二人生)中实地录音所得,“实地录音”这个词语在此是否适用可能需要探讨,因为这个辑子无疑具有鲜明的首要例证性,也许需要新的词语。大约半年前的时候,我已听说 Zafka 开始漫步于 SL 中,他的博客在当时也是国内最早关注 SL 的中文博客之一,尽管也好奇,我当时还是没想过那个虚拟世界中的环境声音如何,装上客户端后只听见机箱内“咔咔”作响,担心从网上掠取的大量 mp3 会随着硬盘一起玩完——这直接威胁到我的“第一人生”啦,所以匆匆卸载了它。现在好了,这个专辑作的及时而新鲜,提醒你注意——“哎~ 那里面也有一个声环境”,新世界,无法穷尽,各种面向。
按 Zafka 所说,素材基本上未经任何过深调变(不可思议),混音后的《I• Mirror》俨然如在那个世界历经一次听觉旅行,但这旅行如此不定,时空感几乎完全丧失,作者在其创作论述中也指出:在 SL 中,“人们不需要聆听空间内的声响来感知环境,辨识方位”。我们可以仔细听并分析这其中的声音种类,也可察觉出作者一再强调的“过分符号化”特征,所以明显的地方即在于此:在 SL 的世界里,空间方位的感知相对于现实世界是带有缺失性的,但有趣的是“领地确认”意识却并未随之弱化,虚拟公民们利用具有代表性的声响符号将这种意识注入到一个极度简化了的听觉系统中。可以说,这一过程偏向于一种精心、纯粹的设计,从而达成从严格的现实向虚拟幻境的透析、过渡、映像。
在我考虑,SL 里应该会涉及到很多全球化的问题,从这个专辑的解读来说,这个问题并不能让你通过具体的声响细节对之进行分析归纳或者进一步思考,它没有反映出来,或者反映出来的是“捣碎”了的全球化征声响,不得不考虑即便 SL 的采样限制机制也从中起效,换句话说,我们无法明晰那种混淆究竟是 SL 世界本有,抑或作者后期混录使然。不过其中有一个我们从感官上即可分明的事情——“具象音乐”。听者不妨将此声音专辑连同作者本人以及 SL 世界看作一个整体(或织体?),那么声音在这个整体中的流转过程和传统意义上的“具象音乐”的生成如此贴近。首先,SL 居民完成获取具象元素提取的任务,包括对音源的选择、声音的剥离、向下一环节的提供;接下来 SL 系统初步播放这些具象元素,通过循环一方面抹消了部分现实性,一方面以节奏呈现使其音乐化(按具象音乐论调分析),“虚拟声环境”就此混合而成,但其实这只是一个粗糙的具象音乐体;最后一步,作者从中二次采集,再混音的时候个人的声音观念发挥作用(包括客户端界面操作声音的介入),这个大具象音乐作品变得愈加复杂也就可想而知了。综上,两次混合的结果就是听觉上短程的可预知与长程的不可预知,有点像非晶态固体的微观结构特征,这就是我所认为的这张专辑的直接听点所在,是妙而可言的混淆、混乱、混沌。
所有现时沉迷于网络的人,尤其那些彪悍的网络音频海盗们,是不该错过这个作品的,而且得出的观点很可能与如上所述完全不符,因为时髦的话题理应带有争议性。
链接:http://youtube.com/watch?v=5vcR7OkzHkI
(曹斐拍的SL纪录片,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Zafka为此片作了一些声音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