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OLAND – I'm So Hot

评分:5.8/10
评分人数:13/20
PUTA扑姐 1.5
开出的低分不带丝毫犹豫,更确信自己将会以草率的几句涂抹敷衍掉一期推送。只因了解,自己评的曲子出自一支被早嘲到麻木的女团,评论本身也不会引起超过两位数的转发。
戳不痛,更搔不痒一枚老茧,终是无价值的文字。
但再转念,其实自己也深知,批评才真正举足轻重,只有否定才能引发思考、推动革新。但我们又太惯于借直觉去否定,依赖直觉到了,被要求给予更充分的论据时,往往支支吾吾。不信你瞧,我们的长篇大论向来只奉给所谓“经典”,何曾有平庸之作的属地?
难道批评是注定武断的吗?难道不屑是不必经过推敲的吗?我们难道不是在诡辩直觉的合理吗?
对于自己的鄙夷,我想更斟酌些。
一、因何而土
通过对豆瓣、微博等不同平台随机选取的100条关于I’m So Hot的评论的统计,我提取出出现频度最高的一组形容词,分别为“蹦迪”“廉价”和“口水”。
进行归纳的话,其实这些词无不指向同一个意义,即“俗”。
而“俗”的能指范围是极大的,其所形成的光谱可涵盖多层感情色彩,在使用上也有显著的不准确性。
在我看来,该曲的俗主要涉及三方面。
其一,在于音乐客体本身的简陋。其有着粗糙的管乐器音色和过时的陷阱音乐节奏,和弦和旋律也全然流俗。当然,在主歌部分有灵光一现的、水珠般的钢琴滴落,只是很快就被随之而来的粗笨副歌完全吞没。
其二,在于歌曲给人的体验。显然I’m So Hot有着浓郁的讨巧色彩,它所用的元素都是在流行音乐中被反复验证出,容易引发听众下意识快感的元素。但这些通常出现在社会摇、溜冰场背景音乐中的元素,很容易勾连起我们对低俗文化制品的厌恶情绪,因而是种自讨苦吃的弄巧成拙。
其三,该曲子的浅薄是其致命伤。当然,通俗始终是流行乐最本质的特征。但如今的观众更追求一种更具回味空间的体验,即歌曲最好可以提供一些解读和讨论的空间。而Momoland的音乐往往缺乏比喻和修辞,只试图引发纯粹的愉悦感。而肤浅的娱乐太容易令人餍足,乃至招人生厌。
不过正如第二点所说,Momoland的音乐有着讨巧的成分,换言之,音乐的缺乏内涵和肤浅或许是一种刻意为之。她们正以一种缺憾的、不完满的姿态来完成自己的个性。
如果其他团体都在试图创造一套自己的“美学”,那么Momoland可以说是在构建一种“丑学”。
二、“丑学”
Momoland有一种因同行的衬托而呈现的不完美。
她们的音乐俗气,舞蹈笨拙,外貌也并非普世意义中的精致。而这些元素的组合赋予了她们一种,在流行工业中另类的幽默感。
她们的“丑”也并不是再现鲜活的世俗声色,因为再现的丑与艺术的美的本质是相悖的。Momoland反以一种精明的、刻意的手段在吸纳丑态,将其变成了一种有戏谑气息的滑稽。
因而,无论愿不愿意承认,俗到与乐坛格格不入的Momoland,曾经是新鲜的。
比如BBoom BBoom,有着俗而简陋的外壳,却极有秩序,音乐推进十分有力高效,是经过精心编排的,理想化的“丑”。在提供娱乐性这方面,这首歌曲无疑达到了其目的。这种表面上的粗暴路数,在Kpop日益精致化的今天,已经很少见。
但如今,她们的个性渐渐变成一种模式,被纳入到商业逻辑中。由于BBoom BBoom的成功,散发铜腥气的管弦乐被大量复制到她们每首主打里,愈发呈现出一种机械化的复制状态,外在于它的对象。歌曲的思路越来越固化,而结构的严谨使得音乐如此僵硬。
这一状况,到了今年的Ready or Not,才终于改善。
须知,听众愿意审丑,是因为在直觉发现了艺术的缺陷后,可以用自己的理解去补齐这一缺陷,以达到艺术品和心灵的双重提升。但如果审美客体不仅丑,且贫瘠到没有任何解读诠释的空间,这就与将丑引入音乐的本意相悖了。
丑可以进入音乐,却应该被美收编,更突出其在刺激观众产生进一步审美思考的作用。但到了I’m So Hot,Momoland这种虽无害却日益无聊的幽默,在不断的重复中招致了听众不悦情绪的反弹。
在失去任何启发意义后,音乐的音符和节奏褪去,留在原地的只剩下丑。
三、失败的共谋
生产粗鄙作品的文化工业,试图与听众产生某种共谋的关系。其预设了听众趣味与作品质量已经断开了联结,而试图以一种更投机的心态去生产音乐。
因为简陋,所以我们在音乐中抓住的那些要素,往往只是其最粗野的方面。如流畅的旋律,鲜明的情感色彩,早已设定好的细节和惊喜。听众被最容易感知的部分引导着,成为整个工业中最卑微的一环。
这,恰恰是这场共谋愿意看到的。
只是,我始终相信,听众的解读蕴含着解放性的特征。
我拒斥这类粗糙不堪的音乐,因为精神产品已经被贬低成了功能性的产品,在商品社会中被无止境地物化。
在现在,我们仍有聆听流行音乐的需求,但更需警惕。我们自以为的对音乐的直观感受,或许来自于统治阶层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的确立,而在我们宣布理解了音乐,使音乐成为占有物的瞬间,音乐固有的批判本质就被瓦解了。
批判这类提供熟悉而安全的消费内容的音乐,要有所警醒。这场共谋的产物拒绝主体的进入,而我们要长驱直入,听到更具启发性的声音。
“我们通过艺术或思想而获得的作为一个对象站立在我们的肉眼或精神目光之前的东西,如果它在我们面前显得如此完整,以致其内容已被穷尽,所有的东西都已被展现无遗,没有再留下什么模糊不清或隐藏在内的东西,那么这一对象对我们来说就失去了一切绝对的兴趣。因为兴趣只存在于心灵的生气勃勃的活跃状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