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有密林,助君出重围
忘了是哪一年,只记得那时候满街都是董小姐,因为对曲名的猎奇,听了听《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当时的感觉,怎么形容呢,真的就像一万匹脱缰的马,在一个北方工业小镇少年的脑海中奔跑。 煤炭,钢铁,水泥,纺织,我目睹过父辈们的大厦崩塌。在我放学路上,每次都要途径一座水泥厂,布满裂纹的路面上永远是尘土飞扬,每次回家洗脸脸盆里的水都会变成褐色,但这是父辈们的大厦。后来随着城市转型,水泥厂现在已经变成商住房,只留下东面一条长年断流的河和裂缝依旧的水泥路。煤炭,钢铁,水泥,纺织,夺走了父辈们的青春和健康,而后他们的大厦崩塌,真正的大厦建起来了,开始掠夺父辈们用青春换来的财富。 我记得那时还只知道海子,只读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来听到《揪心的玩笑与漫长的白日梦》那句“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 厨房与爱”,便觉得姬赓是位伟大的诗人,摇滚乐是伟大的音乐。从此便迷恋上了摇滚,万青是我的领路人,我开始听崔健,听黑豹,听皇后,听枪花,听平克弗洛伊德,听鲍勃迪伦,听大卫鲍伊,也跟风听涅槃,绿洲,新裤子和痛仰。越听越觉得《万能青年旅店》是张伟大的专辑,像崔健的《一块红布》,是一个时代的印迹,是对千禧年伊始的风起云涌的迷茫与不适从。后来听到草东的《丑奴儿》,听到了我们这一代的迷惘,质疑与愤怒。后来慢慢年纪大了,开始体会到正站在分割世界的桥,但还是看不清,在那些时刻,遮蔽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距离《万青》这张专辑发行已经10年了,看着朋友圈里今天凌晨万青新专辑首发时朋友们的打卡,我甚至羞于在这里说是万青的粉丝了。听了两遍《冀西南林路行》,这次北方工业小镇少年的脑海里没有一万匹马奔腾,但在《采石》最后的轰鸣里还是体会到了那“开采 我血肉的火光 发动 新世界的前进的泡影”,有人说那轰鸣采样自火箭发射,想到最近的“嫦娥”,便觉得十分应景了,“我却乌云遮目”。而后听到《山雀》,依旧觉得姬赓是位伟大的诗人。 读过的文字越多,越觉得羞于动笔,大学时还大言不惭地写些东西,每次洋洋洒洒写完恨不得读给全世界听,后来书读的多了,想法便不好意思跟别人表露了,总觉得我所说的,前人们都说过,这次不知不觉絮絮叨叨写了这么多,是因为美好事物的出现产生了与大家分享的冲动吧。希望你能听一听《采石》,读一读《山雀》。 ——纪念上一个十年,迎接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