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十日弹》有感

我愿意给这张专辑的风格界定为电子,另类/流行摇滚,艺术/另类流行——主要是我能力有限,否则我恨不得给它打十几个tags,本作音乐性的丰富度超乎想象,十日弹对应10首歌,没有任何一曲的风格与思路是重复的。接下来我就像小学生读后感一样给大家聊聊。
前两首就最有两年前的《一生所爱》的既听感。第一首《法斯瑞迪波》用电子乐循序渐进地带我们进入一个富有科技感的“太空未来幻想”,刻薄点说整首歌的手法与创作并无太多新意,但奈何音色把控与整体制作太顶了,这动态,这声场,闷棍狂锤脑壳一般的代入感还是让我大呼过瘾。
第二首《绝句》,最开始的大鼓(不知道具体是啥)和木琴扫弦彰显辽远的古韵,一分多钟后trip hop味儿的bass响起,电声乐器的空间感越推越广,一切在最后电吉他轮拨solo中走入高潮。这首歌妙就妙在,创作的意境在前后两种风格中都相当自洽,只不过但拎出来songwriting......词放在古风作品里中规中矩,词曲远没有编曲精彩。
往后的《余生》,合成器音色一响我以为这首会往阳间的Synth-Pop方向走,但整曲的氛围被很快拉回的一贯的深沉与严肃。从这首开始,《十日弹》的摇滚元素越来越按奈不住,歌曲结尾依旧是畅快的轮拨solo,撇开语言盲听,我会觉得这是一首00年代的英国另类摇滚作品哈哈。
第四首《一意孤行》,开头的架子鼓节奏型相当好听(或者说整张专辑的打击乐与beat都是有听头的!),李泉自己演奏Rhodes弹唱,从流行音乐的角度看,本作的词曲比前面的都要好,相对的,编曲的处理也做出了简化,就是很顺畅流行摇滚(些许独立的味道),单论这首歌,就足够跟国内一批(自称的)英伦/流行/另类/独立摇滚作品碰一碰。最后一句歌词“仗剑执火的人还活在市井中”,很亮眼。
接下来是本砖词曲创作个人最爱的一首,第五首《无人镜》。我再次看到李泉自省,内敛,极度感性又极度理性的一面。这首和上首解构类似,摇滚打底,先静后动,最后还有弦乐组当催化剂。(险些回忆起我是歌手弦乐PTSD哈哈)我逐渐发现这张专辑有趣的地方,偏重“情感”表达/词曲创作突出的作品,编曲不会“抢戏”,理念/氛围/意象输出为主/(个人来看词曲一般)的作品,编曲和制作就火力全开,《十日弹》不会把缺陷暴露给听众。(不对劲,这段写出来发现几乎是废话。
第六首,专辑最精彩的作品,《弹琴的人》。“茂名南路那个小孩,闻不到梧桐的香,有疤痕的钢琴,是一道黑色的围墙”,李泉就是生于上海的上海人,不确定这首歌是否是在说自己,可能是在写别人的遭遇,也有可能是结合自己近年来与病痛斗争的经历而作。开头的电子鼓点,很暗潮很工业(夸大了),故事就从茂名南路讲起,这个弹钢琴的小孩,历遍痛苦与孤独,“依然站在街角,望穿未来”。结尾杂乱诡诞钢琴独奏,横冲直撞地和贯穿始终的阴冷鼓点对话,困在密封窗内的钢琴男孩的挣扎跃然耳边,可谓神来之笔。
整张专辑的氛围与情绪在第七首缓和下来,一首唠叨中年男性工作生活琐事的《中年》,可以理解为《最近比较烦》的vocal jazz/adult contemporary版。妻子孩子工作N重大山,这类话题在我看来就像是食材中的猪大肠,稍有闪失处理不好,就满耳朵油腻与事故。但李泉不愧是李泉,这么迷醉清新的猪大肠,我还是第一次吃,干,为什么这个上海人这么有魅力!
下一首《稻草》,最贴合“普通流行歌”的作品,论词曲算全专第二喜欢。“让我像一根稻草燃烧,抱紧黑夜同归于破晓,就算狂风,也只能卷走乌云,卷不走蔚蓝”。嗯,着实是一张严肃中透露着正能量的专辑(大雾)。
第八首《如果我是莫奈》,专辑开头是电子+摇滚,后续几首摇滚渐渐占上风,到了专辑后半,电子则夺回了主导权。这首歌词甜甜的“画家妄想日记”是完全用(我不确定是什么,硬着头皮瞎说)Techno/IDM的形式呈现的,李泉还玩了一把autotune。一张专辑几起几落,在最后还能给我惊喜,够可以了。
结束曲《无间》,飞升,直接飞升。(纯胡扯)大编制的管弦乐与人声交相辉映,二十世纪古典乐的精神力量带着李泉的才华与意志飞出云霄,“一颗心,变成星,回眸人间”。至少我无法想到比这更完美的结束一张唱片的方式。
以华语流行专辑的角度来看,本作内容丰富,冷静严肃中透露着斑斓色彩,绝对值得一听。这可能是李泉《走钢索的人》以来最好的专辑,哪怕不是也能排到李泉生涯前三前四。大量的电子与摇滚乐元素都让人耳目一新,与此同时,李泉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自己的个性与音乐理念,他包揽的作曲,和声与钢琴/键盘演奏中,都不乏可圈可点的表现。
最有趣的是,十日弹同严格意义上的Prog没什么关系,也不属于Progressive Pop,但把这张专辑放在华语流行中看,它就是前卫得不得了。要说缺点,这股编曲与制作的(相对而言的)先锋与前卫并没有贯彻到底(勉强给流行让步),并非所有的词曲词曲创作都经得起推敲(甚至有一两首有点水),难两全吧。总之,《十日弹》绝对是20年华语流行不可错过的佳作!经历重重病痛,步入天命之年的李泉,依旧是那个走钢索的人,他的内省,挣扎与信念都可以从这张新作中窥探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