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默读》第五季之前


广播剧里街头叫卖的,车轮喇叭的声响,群杂的人声,小人物的人生轨迹,他们离合悲欢的交织,我听到的不光是故事,还是人间烟火气。 广播剧也是有特写镜头,俯仰视角的,细心的话,你可以窥见人物在对待不同人时候的微妙区别,就连低头仰头的动作都可以捕捉得到,单凭声音来表现,它比去掉画面的电影要求还要严苛。 他们对角色的理解让人惊叹,经常让看过原著的我还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小阿天说:“费渡是一个极具魅力的充满矛盾和痛苦的病人,他受过他人无法承受过的伤和痛,这些伤痛造就了他保护自己的锋利坚硬的外壳,看似不可入侵,实则柔软得一碰就碎。他的内心上存在着无数障碍,需要别人的抚慰,他其实特别渴望那种真挚的情感。可看他的外表,他对人情对人世多么不屑一顾啊,直到骆闻舟出现才在两个人你来我往的交锋拉扯中一点点敲碎了他冰冷的外壳。” 琮爷的骆闻舟在我之前看来就是甜选之子,人物也不不像费渡那种充满冲突感,但是听剧的时候,感觉他其实对每个人的态度语气都有轻微的不同,这就让他的角色真的丰满起来了,为了配刑侦剧,他看了大量的真实资料和影视作品,因为骆队抽烟他还学着去抽烟。 开头听费渡的声线可能有些A,感觉少了一些慵懒的性感,但越听越觉得上头,费渡就该是这个样子,他用气音在耳边说话的时候,尾椎就像是过了电,这个人形撩机,真的是该死的性感呐! 表白整个剧组,《默读》真的是一部可以重复听无数遍的剧,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

『童年,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创伤...... 我们不断追溯与求索犯罪者的动机,探寻其中最幽微的喜怒哀乐,不是为了设身处地的同情、乃至于原谅他们,不是为了给罪行以开脱的理由,不是为了跪服于所谓人性的复杂,不是为了反思社会矛盾,更不是为了把自己也异化成怪物。 我们只是在给自己、给仍然对这个世界抱有期望的人,寻找一个公正的交待而已。 『可能生命对于有些人来说,就像是一个兜兜转转的圆环,从这一头走到那一头,终身都被困在里面,永远也无法挣脱。直到有一天,你遇到了一个人,一个可以共度一生的人。 费渡,你有没有觉得非常恐惧的时候? 有啊,怕你离开我的时候。 从此以后,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 —— Priest《默读》 烈日照亮深渊,心花向阳而生。 默读最终季埃德蒙·唐泰斯!22集正剧,6集番外,《默读》是猫耳目前最长的广播剧了,太良心了。整整五季,每一季写上的是25分钟左右,实际上每次都要四十分钟,不管是质量还是长度都远高于平均水准。还不算时常掉落的小剧场,还有亲妈甜总的可爱互动。 十分钟的预告仿佛回溯时光,于连,亨伯特·亨伯特,麦克白,韦尔霍文斯基,埃德蒙·唐泰斯,一个个故事,一个个存在过或存在着的生命又重新在记忆里鲜活,染上生动的颜色。 预告听过一次便不忍再听,无他,那些人物的印象都太过深刻,就像伤口在心头结痂,愈合之后再剖开,依旧是酸涩难耐。我想,《默读》着实是一个震撼灵魂的作品,也是唯一一个午夜梦回都魂牵梦萦的故事。在这里我看到的不是恶魔之手,而是一个个小人物挣扎求生中生命的闪光,是永远不曾放弃的善良与坚韧。在这里,费渡是,骆闻舟是,陶然是,小武是,顾钊是,冯斌是,赵忠义是,郭菲是……他们在善恶的分隔中一次次选择了善,哪怕代价生命与鲜血。这不是两个人或者几个人的故事,也不是群像,它真实地就像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映照出来出来的是平静生活下罪恶的暗潮,折射的却是人性的真实,丑的美的,剥离开身份的表像,直达内里。 看最后的人物关系网,如此缜密,如此庞大,故事的跨度近50年,而仅仅用八十万字的篇幅就完整写就,这份笔力与逻辑,让书经得起一次次地思考与梳理。 所以,永远不要以为它只是刑侦犯罪的故事,不要以为它里面只是鲜血和恐怖,那浅层表像之下的,内核为爱,是迎着烈日而开的心底之花。 『我心里有一簇迎着烈日而生的花,比一切美酒都要芬芳,滚烫的馨香淹没过稻草人的胸膛,草扎的精神,从此万寿无疆。』 引用了很多次,此刻终于懂得,迎着烈日而生的不仅是爱,还是生生不息的人性的光亮。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默读》请真的不要错过,它并不可怕,且让你感动感知到爱,让你警惕,让你成长,让你难忘,让你心存光明,心火不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