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洁的物质,无谓的担心?
最近在论坛上,豆瓣,天涯.90后的小孩们多了起来渐渐开始反攻了.必经过了成人礼了.
想当初我是最讨厌什么年代划分的.可是最近80后的怀旧回潮还真让我想了很多.昨天在报纸上看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80后的这种回忆并不能称之为怀旧,而只是对于自己经历的分享","他们的怀旧带着浓重的自我意识,而不是'我们'".
往回看看,我们这代人还真是过得孤独,"当找到别人跟自己经历的重合点以后,就非常有认同感,"不是完全怀旧.上大学的时候,写过一篇关于麦当娜的论文,现在看来,也只是自己熟悉了一遍80年代MV历史而已.这些天还在听麦姐的meterial girl,带着商业世界最初繁荣时的纯真,"我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里,我是个物质女孩",这句话现在看来一点"意义"都没有,TNND,这世界早就是个物质世界了,还用你放在歌词里显摆个什么劲啊.
10来岁的时候,70后还是个新鲜词,别的印象没有,印象最深的就是身体写作的女作家,老作家吓得目瞪口呆,评论中带着故作镇定和所谓客观的否定.现在20来岁的人换成了80后,的确咱这代人无论褒贬吧,更加突出"我".
这么说来,80人似乎继承了70人对于自我的追寻,可能还是小时候太孤单的缘故.想当初70后一直往"成人"方向靠,80后却越来越"怀旧",怀念小时候, 在很多70后文艺女中年还没嫁人的今天,80后早婚的倒特别多.尽管我以前一直不适应按年代化分的人群分类,现在看来,一个年代对一代人的某些影响的确是固定的.
一直认为人是"一个一个的,"而不是"一群一群的" .如今看到网络上的90后小孩,给出最多的概括词竟然是"脑残".我一直觉得人年轻的时候,大都是怀疑的,反叛的,我很想把他们分成一个一个的,他们却自己要凑成一堆一堆的,象老头子一样,'"教条"比斑马还多',只要是xx说得,都要拥护,错也要拥护.不爱讨论,拒绝异类.
是不是网络时代带来弊端,不好说.以前别人问,看希特勒的讲演视频,简直就是个疯子,为什么当时有那么多人支持,在底下拥护他.有人回答,当很多人凑在一起,是最容易受煽动,最容易失去判断力的时候.90后的人,可能就是网络一代,就好像一大群人一起长大.10几岁正是确定自己世界观的时候,心理却很脆弱.正在这个时候,却较少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因为一切只要睁开眼睛就有.小孩子需要用选择偶像来证明自己的品位,或者有小群体证明自己的存在.于是现在就好像看到一个个小老头,小老太太,照一样的非主流照片,说一样的大话,骂他偶像就好象骂他自己.别人提出异议,就好像改了他们的条纹,急得跳脚.
也许是我多虑,我不觉得会说两句英文,写几句古诗,数学物理得了几个奖就令人钦佩.小孩子应该干大人们不敢干的事,让大人瞠目结舌,而不是重复前人的作为,还自以为独一无二.
不过说来,前面瞎写的,也是自己胡乱总结,自己当初也有SB的时候,谁人不SB,谁人不曾幼稚过……~咱干过的事前人也都干过,只是没网络,可以到处乱写.而且90后最大也就是18岁.以后时间还长,谁知道他们20多岁的时候怎么样呢,没准真的盛产天才呢...
想当初我是最讨厌什么年代划分的.可是最近80后的怀旧回潮还真让我想了很多.昨天在报纸上看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80后的这种回忆并不能称之为怀旧,而只是对于自己经历的分享","他们的怀旧带着浓重的自我意识,而不是'我们'".
往回看看,我们这代人还真是过得孤独,"当找到别人跟自己经历的重合点以后,就非常有认同感,"不是完全怀旧.上大学的时候,写过一篇关于麦当娜的论文,现在看来,也只是自己熟悉了一遍80年代MV历史而已.这些天还在听麦姐的meterial girl,带着商业世界最初繁荣时的纯真,"我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里,我是个物质女孩",这句话现在看来一点"意义"都没有,TNND,这世界早就是个物质世界了,还用你放在歌词里显摆个什么劲啊.
10来岁的时候,70后还是个新鲜词,别的印象没有,印象最深的就是身体写作的女作家,老作家吓得目瞪口呆,评论中带着故作镇定和所谓客观的否定.现在20来岁的人换成了80后,的确咱这代人无论褒贬吧,更加突出"我".
这么说来,80人似乎继承了70人对于自我的追寻,可能还是小时候太孤单的缘故.想当初70后一直往"成人"方向靠,80后却越来越"怀旧",怀念小时候, 在很多70后文艺女中年还没嫁人的今天,80后早婚的倒特别多.尽管我以前一直不适应按年代化分的人群分类,现在看来,一个年代对一代人的某些影响的确是固定的.
一直认为人是"一个一个的,"而不是"一群一群的" .如今看到网络上的90后小孩,给出最多的概括词竟然是"脑残".我一直觉得人年轻的时候,大都是怀疑的,反叛的,我很想把他们分成一个一个的,他们却自己要凑成一堆一堆的,象老头子一样,'"教条"比斑马还多',只要是xx说得,都要拥护,错也要拥护.不爱讨论,拒绝异类.
是不是网络时代带来弊端,不好说.以前别人问,看希特勒的讲演视频,简直就是个疯子,为什么当时有那么多人支持,在底下拥护他.有人回答,当很多人凑在一起,是最容易受煽动,最容易失去判断力的时候.90后的人,可能就是网络一代,就好像一大群人一起长大.10几岁正是确定自己世界观的时候,心理却很脆弱.正在这个时候,却较少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因为一切只要睁开眼睛就有.小孩子需要用选择偶像来证明自己的品位,或者有小群体证明自己的存在.于是现在就好像看到一个个小老头,小老太太,照一样的非主流照片,说一样的大话,骂他偶像就好象骂他自己.别人提出异议,就好像改了他们的条纹,急得跳脚.
也许是我多虑,我不觉得会说两句英文,写几句古诗,数学物理得了几个奖就令人钦佩.小孩子应该干大人们不敢干的事,让大人瞠目结舌,而不是重复前人的作为,还自以为独一无二.
不过说来,前面瞎写的,也是自己胡乱总结,自己当初也有SB的时候,谁人不SB,谁人不曾幼稚过……~咱干过的事前人也都干过,只是没网络,可以到处乱写.而且90后最大也就是18岁.以后时间还长,谁知道他们20多岁的时候怎么样呢,没准真的盛产天才呢...